股票有商譽好還是沒有商譽好
⑴ 如果有商譽有質押我都不選,選股條件如何寫
可以編寫公式選沒有商譽的股票,但無法選沒有質押的股票,因為沒有獲取質押的數據。
例下圖中的股票沒有商譽(選股時間2020年8月1日)
⑵ 為什麼有的股票有商譽規模有的沒有
商譽是溢價購買子公司產生的。
⑶ 商譽很高的股票但業績不錯,值得買嗎
商譽很高的公司有一定風險,商譽的估值誰也說不出個標准,但上市公司可以用它來調解利潤。
⑷ 商譽高好還是低好
商譽就是前些年,公司買了高溢價的資產(公司),這幾年出現了經營不善或者是導致存貨積壓過多,同時較多的外債無法收回,這樣的一筆名為虧損的資金,就放到了商譽里邊,有的公司沒有商譽,有的公司高達幾十個億的商譽。
從投資者角度,商譽是過去並購事件形成的後遺症,一直留在賬面成為沒有價值的資產才更有欺騙性;公司主動計提減值,反而是對股民更負責的一種做法。
收購的目的是為了未來創造更多的盈利,所有商譽會隨著合並後B公司新創造的現金流和利潤,逐漸減少。在2018年,減少多少是通過減值測試來完成的。但因為減值測試是財務估計的藝術里,隨機性很大的一個事項,審計事務所換一個測試方法,能得出完全不一樣的結論,所有,很多上市公司的商譽,很可能很多年都沒有減值,一直掛在資產上,那就變成了一項虛增的資產,而實際可能並購帶來的收益並不明顯。這對投資者而言就可能是一種欺騙。
總之,看上市公司資產負債表,最需要關注的就是資產的質量,商譽是資產中最容易有爭議,也最難估值的一項資產吧。類似的還有無形資產,有些公司為了避開很明顯的「商譽」,可能會考慮把溢價收購體現在無形資產中。所以,巨額的無形資產賬面余額,同樣是需要仔細甄別的。
⑸ 股市裡面的商譽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如何產生的呢
商譽通常是指企業在同等條件下,能獲得高於正常投資報酬率所形成的價值。這是由於企業所處地理位置的優勢、或是由於經營效率高、歷史悠久、人員素質高等多種原因,與同行股票企業比較,可以獲得超額利潤。當一家公司被收購之後,能夠給收購方帶來潛在價值或者預期利益的時候,就會產生價值。帶來的價值和利益越大,商譽就越高,帶來的價值和利益越小,那麼商譽就越低。
還可以參考它過去3-5年的一個平均盈利能力,然後對比行業內平均水平,算出一個未來的盈利預估,最後計算出這比商譽到底值不值得。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添加關注,好運常伴!
⑹ 我公司商譽的評定是不是越大越好
1、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2006)第11條規定,企業自創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2、公司對商譽的評定,不能確認為無形資產,也就不存在無形資產的攤銷問題。
(6)股票有商譽好還是沒有商譽好擴展閱讀:
一、商譽的評估方式:
1、割差法,割差法是用企業的總體價值扣除各項有形資產和可辨認的無形資產價值後的差額,以之來確定企業商譽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具體步驟為:
(1)、通過整體評估的方法評估出企業整體資產的價值;
(2)、通過單項評估的方法分別評估出各類有形資產的價值和各項可確指的無形資產的價值;
(3)、在企業整體資產評估價值中扣減掉各單項有形資產及單項可確指的無形資產的價值之和,其剩餘即是企業商譽的評估值。
2、超額收益法,是以改組企業的超額收益為基礎,以之評估企業商譽的方法,分作兩種方法:
(1)、超額收益資本化法。在對經營狀況好,收入穩定的永續性企業商譽進行評估時,可採用此方法。步驟是:
①、分別評估出企業各單項有形資產與單項可指無形資產的價值,並求出它們的加總值;
②、合理確定行業平均收益率
③、將企業單項資產加總值與行業平均收益率相乘,求出按行業平均的收益水平計算的企業各單項資產之和可取得的收益;
④、詳細預測企業未來的年平均收益值;
⑤、用企業未來收益值扣減各單項資產按行業平均水平取得的收益值,從而得到企業的年超收益值;
⑥、選擇適當的本金化率將企業的年超額收益值本金化處理,得出商譽評估值
2、超額收益折現法。當企業的超額收益只能維持有限年度時,應運用此方法來評估商譽價值,其主要步驟如下:
①、合理確定商譽的剩餘經濟壽命;
②、詳細預測企業在剩餘期內年度收益以及按行業平均收益率和企業各項資產評估總值相乘得出的收益額,差額即為企業每年預期超額收益;
③、測定合理折現率,企業剩餘經濟壽命期間預期超額收益的折現額之和,便是企業的商譽評估值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商譽評估
財政部——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
⑺ 一支股票2季度商譽是3億,3季度商譽是2.5億,相比是好還是壞
當然是不好啦,說明商譽有損失,那麼反應到報表上,凈利潤會減少,甚至虧損,對股價產生負面影響。
⑻ 股票商譽多少合適
股票和商譽沒有一點關系,商譽只是在收購公司的時候的溢價部分計入商譽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