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機構 » 股票剛買進比成本價多了好多

股票剛買進比成本價多了好多

發布時間: 2021-09-02 05:55:19

⑴ 今天賣了股票又買回來,可是看成本價時怎麼比我下單時的價格低了一塊多,這是怎麼回事

今天賣出的股票你是有賺的才賣的,比如你賣出1000股,每股賺了1元,當天又買回1000股,就會把賣出的每股賺的錢折算進買入的成本。所以看成本價就會比你的買入價低一元。如果你今天全部賣光,當天不買回來,過幾天買回來,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還有一種是你沒全部賣出,留了一部分,那麼會把今天賣出部分的利潤算到留下的那些股票裡面。這種情況,你就是今天不買回來,過幾天買回來,也會把剩下的股票的成本價和買入的價格平均處理,看到的成本價也會低於你的買入價。

⑵ 為何我買股票的成本價會比購買時的價格高

今年的A股市場專治各種不服。

從1200元的貴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恆瑞醫葯,再到3000億市值的醬油股。

什麼樣的白馬股都可能會辜負你,只有消費行業的核心資產才是穩穩的幸福。

不過從傳統意義上的估值情況來看,大消費板塊無論市盈率(PE)還是市凈率(PB),都已經不便宜了:

① 食品飲料行業的PE為32.17倍,達到歷史百分位68%,PB為6.5倍,達到歷史百分位的81%;

② 細分白酒板塊市盈率更是高達32.17倍,遠高於歷史均值水平。

消費股的估值,過高了嗎?

國泰君安零售團隊最新發布《堅守消費龍頭,分享中國成長》,詳細地分析了消費股估值邏輯正在發生的轉變。

本文共2303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鍾,拉至本文底部可閱讀本文核心觀點。

還記得美國「漂亮50」嗎?

探討消費白馬股估值是否過高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下美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謂「漂亮50」,指的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備受追捧的50隻大盤股,它們當中有很多我們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的消費品牌,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等。

「漂亮50」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盈利、高PE同時存在,直譯為「很貴的好股票」。

自1971年開始,「漂亮50」股價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數超過40倍,最高的寶麗來公司估值甚至超過了90倍,而同期標普500估值中位數僅為12倍。

縱觀市場,我們不難發現,消費股尤其受到大資金的重點青睞。分析其背後原因,我們認為有兩點:

1、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 2、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消費股抱團行情何時會結束?

仍舊以美國「漂亮50」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終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國大幅的財政赤字和信貸擴張積聚高通脹泡沫,糧食危機觸發CPI上行,美聯儲不得不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導致通脹進一步惡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蝕企業盈利,企業毛利率和盈利增速雙雙下行,股市由牛轉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開始回落,盈利穩定性受到市場質疑。

我們認為,A股機構「抱團取暖」的現象只可能在兩種情況下被打破:

1)消費龍頭業績持續低於預期,但目前而言,貴州茅台、五糧液、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白馬股營收和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2)像美國「漂亮50」那樣,A股遭遇大的外部變動,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級或全球經濟斷崖式衰退,但目前來看概率很小。

兩種情況在目前來看可能性都很小。

後續如何配置?

後續配置上,我們建議從兩條主線主線挖掘投資機會。

1)供給看效率:經營效率高、業績增長穩健、競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將會持續通過擠壓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獲得成長,值得重點關注。

2)需求看紅利:三四線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紅利,看好所處賽道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尤其是戰略重心向低線級市場擴張、能夠通過自身管理及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的龍頭公司。

本文觀點總結:

1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大消費板塊現在已經不便宜了。

2 但消費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龍頭股不應簡單按照市盈率(PE)判斷估值水平高低。

3消費行業的估值體系正在從PE模型向DDM模型轉變。消費龍頭一旦建立起足夠深的「護城河」,穩健增長、市佔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續分紅等就足以支撐其估值水平。

4 國內資金和海外資金在大消費行業保持了較高的配置熱情。消費股受到大資金青睞的原因是其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且在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5 消費股抱團行情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打破。後續配置上,從供給看,關注龍頭企業;從需求看,關注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

⑶ 我剛剛進入股市 我買的股票的成本價怎麼比市價高那麼多

那是屬於低開。
開盤前半個小時,有公開競價。
決定開盤價。
可能你倒霉吧。!
例如你買股票,看它現在價位是15塊,但是你買進去以後成本變成15.3塊。
這是因為手續費的原因。所以提高了你的成本價。
第一天收盤15塊,第二天開盤14.5塊,屬於低開。
這個是公開競價的結果。
你可以去網路裡面找資料。我就不詳細說了

⑷ 為什麼我在買賣股票時買進的價格外還有一個成本價為什麼成本價要比我買進的價格多出好幾毛呢

一看你就是一個有心人.但是你的交割單未看見之前.我不會輕意去猜的.在投資之前建議先掃盲,把學費交到專業知識上面去.建議去買了兩本書先看看.證券投資分析.證券基礎知識.記住是證券業出版的.不是什麼股神這些亂七八糟的騙錢書.專業書無味看上去.但受用一生.認真點三個月就足夠了.然後再買一本投資心理學.然後再把大盤的七大牛熊特點看一下.就不問上面任何一個問題了.買一個本子做一下學習計劃.你如果不是股盲.你進來就比90%有競爭力.因為90%的人都沒有學過一天的專業知識.都是想邊學邊賺錢.天下沒這好事.學好基礎再有不懂再問我838610496.中國股民多數是因為無知.一邊專業未學.一邊培訓未上.新兵下部隊也要三個月呢?

⑸ 為什麼我買的股票買入價比成本價高很多

首先你一筆交易涉及到的費用有:傭金、過戶費、印花稅和證券交易所手續費以及證券交易監管費等,接下來再給你詳細解釋:
你的買入價就是你的限價買入時的申報價,而成本價則為當你賣出股票時在支付了以上的費用後,和你買入價時的總金額相當的價格。用公式說明就是:成本價*股票數量=買入價*股票數量+各項費用合計
現在給你說說各項費用的計算
1、傭金
是你所在證券公司收取的,是浮動的在證券交易所手續費以及證券交易監管費之上在千分之三以下,如果你的交易金額太小以致傭金不足5元的,按5元收取。一般證券交易所手續費以及證券交易監管費由券商所收傭金支付即你交的傭金裡麵包含了這兩項費用。
2、過戶費
上交所過戶費為成交面額的千分之一,不足一元的收取一元,成交面額簡單地說等於你的股數。深交所不收過戶費。
3、印花稅
自2008年9月19日起千分之一收取,只在你賣出時收取

⑹ 股票成交後,委託買的價格和成本價相差很多,是怎麼回事

你少計算了委託費,一般按營業部不同收取1-5元每筆的委託費。

⑺ 為什麼每次我剛買股票,總是和成本價不一樣

許多人都非常的喜歡去購買股票,而且對於他們來說,購買股票也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情。他們在炒股的同時,也能夠讓他們在這樣的一件事情當中找到樂趣,但是他們也會發現自己在購買股票的時候總是和一些成本價錢不一樣這個時候其實也是由於這樣的一些手票有手續費的問題,而且對於這樣的一些股股票來說,在買入的時候也會存在著過戶費。所以對這樣的一些情況,一旦相加在一起的話,就會對於這樣的一個成本價錢是十分的不一樣的,並且對於股票來說不可能這樣的,一些股票公司就隨意的把這樣的一些股票賣出來。

而且能夠對我們自己的資金來說,持續一個幫助作用所以我們在購買股票的時候不要考慮的太多,只要這樣的一些股票,對於我們來說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時候,我們就會感覺到是十分有幫助的,而且是有必要去進行的。

⑻ 為什麼股票買進後的成本比當時買的價格低很多

說明買入的時候之前就持有該股票,而且是賺錢的;或者就是買入之後,不停的反復交易該股票,每天都能做出差價,導致成本越來越低。

⑼ 今天賣了的股票又低價買進去成本價顯示的價格怎麼比買進去的還高好多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國泰君安上海分公司給予如下解答
股票買進賣出後,成本價格會加上上一次的交易價格,所以您的交易成本上升了。

如仍有疑問,歡迎向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企業知道平台提問。

⑽ 當天買的股票成本價比買入價高很多

正常是這樣的,因為賣出股票有證券公司的手續費,還有印花稅,你股票收盤價和買入價很接近,

熱點內容
明凱照明 發布:2021-09-07 23:34:46 瀏覽:22
下跌的股票全賣還是賣一半 發布:2021-09-07 23:34:38 瀏覽:620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 發布:2021-09-07 23:33:28 瀏覽:835
通達信好股票主圖指標 發布:2021-09-07 23:33:22 瀏覽:2
今天華蘭生物股票怎麼樣 發布:2021-09-07 23:32:55 瀏覽:901
申聯生物是新上市的股票嗎 發布:2021-09-07 23:32:45 瀏覽:360
股票重組復牌首日漲跌幅限制 發布:2021-09-07 23:31:16 瀏覽:371
如何挑選長期投資的股票 發布:2021-09-07 23:31:14 瀏覽:183
機構調研最多的股票2020 發布:2021-09-07 23:29:17 瀏覽:306
股票中總成本均價線是什麼指標 發布:2021-09-07 23:29:16 瀏覽: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