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買入成本和買入均價
Ⅰ 股票裡面的持倉成本價和買入均價是什麼意思股票的盈虧是以哪個為標準的
成本就是加了傭金,過戶費,印花稅。成交價格的平均,因為有時候不一定是以你的委託價格成交,有可能低於你的委託價格成交的。盈虧就是扣掉了所有成本以後的盈餘【有可能是負數】
Ⅱ 股票買入價和成本價的區別
比如:某人以5.38買入100股某股票,為什麼成本價是5.47?
你一筆交易涉及到的費用有:傭金、過戶費、印花稅和證券交易所手續費以及證券交易監管費等,接下來再給你詳細解釋:
你的買入價就是你的限價買入時的申報價,而成本價則為當你賣出股票時在支付了以上的費用後,和你買入價時的總金額相當的價格。用公式說明就是:成本價*股票數量=買入價*股票數量+各項費用合計
現在給你說說各項費用的計算
1、傭金 是你所在證券公司收取的,是浮動的在證券交易所手續費以及證券交易監管費之上在千分之三以下,如果你的交易金額太小以致傭金不足5元的,按5元收取。一般證券交易所手續費以及證券交易監管費由券商所收傭金支付即你交的傭金裡麵包含了這兩項費用。
2、過戶費 上交所過戶費為成交面額的千分之一,不足一元的收取一元,成交面額簡單地說等於你的股數。深交所不收過戶費。
3、印花稅 自2008年9月19日起千分之一收取,只在你賣出時收取。
Ⅲ 股票成本價,和買入均價,有什麼區別,最後的盈利是按哪個值算
股票成本價和買入價是有區別的成本價是根據立式買完之後累計的成本價而買入均價則是在買入時的平均均價最後的盈利是按照成本價算
Ⅳ 持倉成本價和買入均價,賣出時是按哪個計算的
1、賣出股票的利潤是按持倉成本來計算的,持倉均價是昨天結算價格,賣出的股票盈利=賣出價格-持倉成本。
2、持倉成本是指:在一個時期內連續分批(買入、賣出)交易某金融產品或衍生品(例如股票或期貨)後的交易總成本減去浮動盈虧的數額除以現持有數量得到的數值,即(單位)持倉成本。持倉成本價,有的只算買進的手續費,也有的是算上全部雙向的手續費。
3、買入成本價:即買進的掛單價格。比如股民想在10元買進一個股票,那麼買入成本就是10元。 持倉成本價:在買入成本上加上手續費(有的軟體只計算買進手續費,有的軟體計算買賣2次的手術費)之後平攤得到的價格。
Ⅳ 為什麼我買的股票成本價與買入均價會不一樣
你好,根據你所在的證券公司
這個是要收取一定的手續費的,所以買入價和成本不一樣
你可以咨詢代理,詢問手續費百分百比
記得採納哦
Ⅵ 買入均價、成本價、市價分別是什麼意思
一、市價
即市場價格。現行市價法也稱市場比較法,是根據目前公開市場上與被評估資產相似的或可比的參照物的價格來確定被評估資產的價格。
現行市價法是一種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因為評估過程中的資料直接來源於市場,同時又為即將發生的資產行為估價。
但是,現行市價法的應用,與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資產的市場化程度密切相關。在中國,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為現行市價法提供了有效的應用空間,現行市價法日益成為一種重要的資產評估方法。
二、買入均價
買入均價,是股票交易成本價的一種計算方式。
1、原始買入均價
買入均價=(Σ買入價格×買入數量–Σ凈分紅所得)/Σ買入數量
實際盈虧=Σ(賣出價格-買入均價)×賣出數量
賬面盈虧=(最新價-買入均價)×持倉量
實際盈虧率=實際盈虧/(買入均價×賣出數量)
賬面盈虧率=賬面盈虧/(買入均價×持倉量)
2、期間收益分析買入均價
買入均價=(期初市價×期初數量+Σ期間買入價格×期間買入數量–Σ凈分紅所得)/(期初數量+Σ期間買入數量)
本期盈餘=Σ(賣出價格–買入均價)×賣出數量
浮動盈虧=(期末市價-買入均價)×期末數量
本期盈虧率=本期盈虧/(買入均價×賣出數量)
浮動盈虧率=浮動盈虧/(買入均價×期末數量)
上文公式中買入股票包括配股買入(以配股價格和數量計算)、增發買入(以增發價格和數量計算)和送股與轉增(以0價格與送股數量計算)。
買入價格和賣出價格為包括手續費用的價格,凈分紅所得是指稅後分紅所得,其中A股股票分紅中需剔除紅利和紅股的所得稅,B股股票和基金分紅則無需上繳所得稅。
三、成本價
成本價就是商品取得的價值。如果是自己生產的商品,其成本價包括轉移到商品里的原材料、工人工資、應該分攤的折舊費、生產管理人員工資、水電費、維修費等;如果是購進的商品,成本價即商品的購進價值。某些時候也稱出廠價。
(6)股票的買入成本和買入均價擴展閱讀:
市價計算方法
現行市價法的計算方法
①直接比較法。是以同樣資產在全新情況下的市場價格為基礎,減去按現行市價計算的已使用年限的累計折舊額,估算資產的價值。它的使用條件是在設備交易市場上能找到與評估對象幾乎一樣的參照物。這種方法簡單,對市場的反映最為客觀,能最精確地反映設備的市場價值。
②相似比較法。是以相似參照物的市場銷售價格分析為基礎,即根據市場參照物的市場價格,通過比較它們在效用、能力、質量、新舊程度等方面的差異,按一定方法做出調整,從而確定評估對象的價值。
相似比較法可用整體參照物相比較進行評估,也可以分項歸類相比較進行評估。這里關鍵是選擇參照物,參照物可能一個,也可能若干個。計算公式為:
評估價值=[全新參照物市場價格-(全新參照物市場價格/預計使用年限)×資產已使用年限]×調整系數
調整系數選取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探討。例如:在應用上述計算公式評估時,經核查認為被評估設備與全新參照物(設備)相比,在產量相同時,每年消耗動力、燃料和人工費是參照物的1.2倍,則調整系數即取0.6~0.8。
例如,某廠擬將一台旋壓機投人聯營企業。該設備已使用5年,市場沒有同樣的旋壓機交易價格,但有類似的旋壓機交易價格,現行市價為每台7萬元。預計殘值為零,預計使用年限為15年。根據綜合商品的比價、原材料及人工費用等因素,確定調整系數為1.3。計算旋壓機的評估價值。
評估價值=[70000-(70000/15)×5]×1.3=60667元
Ⅶ 股票成本和買入均價不一樣
股票成本包括買入價和交易費用包括通過買賣形成的獲利或虧損。所以與股票買入均價不一樣。
Ⅷ 股票裡面的「買入價」和「成本均價」分別是什麼意思
買入價是你本人填寫的價格!
平均價是你下單時證券交易所計算機在成交撮合時瞬間出現大筆的賣單{價格比你填寫的買價}低,使你買的股票數量裡面,有一部分是低價成交的!所以才形成你買的股票有的是委託價,有的是低價,以致於形成二者的平均價格!
Ⅸ 成本價和買入均價指的是什麼
1、成本價就是商品取得的價值。如果是自己生產的商品,其成本價包括轉移到商品里的原材料、工人工資、應該分攤的折舊費、生產管理人員工資、水電費、維修費等;如果是購進的商品,成本價即商品的購進價值。某些時候也稱出廠價。
成本價是指企業取得存貨的入賬價值,企業會計准則中規定:存貨應當以其成本入賬,存貨的取得主要通過外購和自製兩種途徑。
從理論上講,企業無論從何種途徑取得存貨,凡與取得存貨有關的支出,均應計入存貨的歷史成本或實際成本之中。
《企業會計准則-存貨》中規定:存貨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其中采購成本一般包括采購價格。
進口關稅和其他稅金,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及其他可以直接歸屬到存貨采購的費用.商品流通企業的商品采購成本包括采購價格,進口關稅其他稅金等。存貨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的製造費用。
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購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所發生的其他支出,如為特定客戶設計產品所發生的設計費,生產過程中投入的其他輔助材料費用,生產過程中設備的折舊費,水電汽等其他與生產有關的費用。
2、買入均價,是股票交易成本價的一種計算方式。
原始買入均價
買入均價=(Σ買入價格×買入數量–Σ凈分紅所得)/Σ買入數量
期間收益分析買入均價
買入均價=(期初市價×期初數量+Σ期間買入價格×期間買入數量–Σ凈分紅所得)/(期初數量+Σ期間買入數量)
上文公式中買入股票包括配股買入(以配股價格和數量計算)、增發買入(以增發價格和數量計算)和送股與轉增(以0價格與送股數量計算)。
買入價格和賣出價格為包括手續費用的價格,凈分紅所得是指稅後分紅所得,其中A股股票分紅中需剔除紅利和紅股的所得稅,B股股票和基金分紅則無需上繳所得稅。
(9)股票的買入成本和買入均價擴展閱讀:
成本的影響作用:
1.成本是補償生產耗費的尺度。
2.成本是制訂產品價格的基礎。
3.成本是計算企業盈虧的依據。
4.成本是企業進行決策的依據。
5.成本是綜合反映企業工作業績的重要指標。
6、藉助成本可以反映國家和企業經濟活動中「投入」和「產出」的關系。它也是衡量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的一項綜合指標,因為它可以反映企業勞動生產率高低,原料和勞動力的消耗狀況,設備利用率,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高低。
在產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成本下降,利潤就可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就可以增加,相對的社會積累就可以增加,為逐步降低物價和提高人民生活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