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重組實際人變更
❶ 股權轉讓變更控制人與資產重組一樣嗎
您好,二者是不同的。資產重組側重資產關系的變化,而股權轉讓則側重於股權、公司控制權的轉移。對於公司來說,即使公司的控股權發生了變化,只要不發生資產的注入或剝離,公司所擁有的資產未發生變化,只是公司的所有權結構發生變化,發生了控股權的轉移。例如,A公司收購了B公司的股權,取得了對B公司的控股地位後,可能用B公司的股權進行抵押融資,或利用B公司進行擔保貸款,而B公司本身並沒有重大資產收購或出售行為,那麼,對A公司而言,其資產進行了重組,而對B公司而言,僅是更換了股東而已,可以稱其被收購了,卻與資產重組無關。
《公司法》規定股東有權通過法定方式轉讓其全部出資或者部分出資。股權轉讓是重組方式中的一種。股權重組是指股份制企業的股東(投資者)或股東持有的股份發生變更。它是企業重組的一種重要類型,是現實經濟生活中最為經常發生的重組事項。股權重組主要包括股權轉讓和增資擴股兩種形式。股權轉讓是指企業的股東將其擁有的股權或股份,部分或全部轉讓給他人;增資擴股是指企業向社會募集股份、發行股票、新股東投資入股或原股東增加投資擴大股權,從而增加企業的資本金。股權重組一般不需經清算程序,其債權、債務關系在股權重組後繼續有效。
公司股權變更會導致法人財產的所有權整體轉移,但卻與法人財產權毫不相干。企業及其財產整體轉讓的形式就是企業股權的全部轉讓。全部股權的轉讓意味著股東大會成員的大換血,企業財產的易主。但股權全部轉讓不會影響企業注冊資本的變化,不會影響企業使用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不會妨礙法人以其財產承擔民事責任。所以法人財產權不會因為公司股權變更而發生改變。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❷ 股票裡面借殼上市和投資實際控制人變更是什麼意思啊
借殼上市指的是一個上市公司嚴重虧損,甚至已經進入三板,一般來說,這樣的上市公司只有一個上市資源,其餘的,如,資本、業務和利潤基本上已經沒有了,甚至停止運營了的公司。這樣的公司就是殼公司。如果有一家優質的公司為了盡快上市,而不用通過嚴格的上市審批流程,就會直接把自己的優質資產完全注入這個殼公司實現上市。這樣,公司的一切資產與業務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變成了一個成長性公司。所以,一般這樣的股票就會在上市後大漲,因為,他已經代表了注資公司的一切特性了。投資實際控制人一般是指控制公司資產的大股東,一般來說,這個最大的股東至少要擁有30%以上的股份才能成為實際控制人。如果進行股份轉讓後,讓別的股東成為了公司股份的控制人了,就是投資實際控制人變更,這是通過股權轉讓來完成的。
❸ 股票重組都需要什麼條件
想重組就要滿足這些條件
一、上市公司因涉嫌犯罪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或涉嫌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擬實施重大資產重組並向本所公司管理部申請重大資產重組停牌的,應當滿足下列條件:
1、重組方應當提出切實可行的重組方案,在公司經營管理等方面應當發生實質性改變,即「脫胎換骨,更名改姓」,重組完成有助於減輕或消除違法違規行為造成的不良後果。
2、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達到《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標准;
3、涉嫌違法違規行為發生時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已經變更,或者將因發行股份導致其變更;
4、因涉嫌違法違規正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已經離任;
5、已經停止違法違規行為或者做出必要的補救,並且發行股份將有助於減輕或者消除違法違規行為造成的不良後果;
6、不存在可能讓涉嫌違法違規行為發生時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取得不合理的利益,或者可能進一步損害上市公司、其他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重大問題。
二、符合上述「脫胎換骨,更名改姓」重組條件的公司在進入重大資產重組程序,股票停牌後,應在五個工作日內向本所公司管理部和上市公司所在地證監局提交關於公司申請實施重大資產重組的報告,說明以下幾個方面的情況:
1、公司被立案稽查的原因及基本情況,公司立案稽查至今重大事項說明;
2、涉案人員名單、涉案時公司董監高人員名單和現任董監高人員名單對照表,若涉案時公司董監高仍留任的,應當說明理由;
3、本次重組方案基本概要、重組方案實施前後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涉案時原控股股東持股數量和持股比例的變化情況;
4、本次重組行為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三、此類公司提出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中,涉及上市公司收購的,收購人還應當符合《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六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收購上市公司:
(一) 收購人負有數額較大債務,到期未清償,且處於持續狀態;
(二) 收購人最近3年有重大違法行為或者涉嫌有重大違法行為;
(三) 收購人最近3年有嚴重的證券市場失信行為;
(四) 收購人為自然人的,存在《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條規定情形;
(五)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以及中國證監會認定的不得收購上市公司的其他情形。
❹ 公司重組後原法人代表無法將股權變更到新股東名下該承擔什麼責任
你好,分析: 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與股權轉讓的生效是有區別的。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是指對合同當事人產生法律約束力的問題,股權轉讓的生效是指股權何時發生轉移的問題,即受讓方何時取得股東身份的問題。股權轉讓合同無效或不生效,股權轉讓肯定不生效。生效的股權轉讓合同僅產生轉讓方將其股權交付給受讓方的合同義務,並不會導致股權的自動變動,還需當事人的適當履行,股權轉讓才能實現。適當履行就是指需要辦理股東名冊變更登記和工商變更登記。股東名冊變更登記與工商變更登記都屬於商事登記。商事登記以其目的可分為兩類:一是設權性登記,該登記具有創設權利主體或法律關系的效果;二是宣示性登記,該登記具有宣示權利的效果,未經登記並不會導致整個商事行為無效。而宣示性登記事項一經登記,則能產生對抗第三人的效果,並且宣示性登記事項還有公示力,第三人可據此對抗登記申請人,即第三人有權信賴登記事項的真實性,如果登記有瑕疵,按照商事外觀主義原則,第三人仍可以登記是真實的,市場主體必須以登記內容對外承擔責任。 是否進行公司股東名冊變更登記與工商變更登記,影響的是股東能否取得股東權和轉讓行為能否對抗善意第三人,並不影響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股東名冊變更登記屬於設權性登記,標志著受讓人取得股權。而工商變更登記屬於宣示性登記,是對已經得到履行的股權轉讓合同予以公示。 股權轉讓合同生效之後,當事人應當通知公司變更股東名冊和辦理工商變更登記。如果公司拒絕辦理股東名冊變更登記,意味著受讓人沒有取得股東地位,受讓人可以主張合同履行不能,追究轉讓人的違約責任。如果公司拒絕或者怠於辦理工商變更登記,轉讓人和受讓人均可要求公司辦理,並追究公司侵權責任。 當事人經常發生誤解,在合同生效之後,認為股權就當然轉讓,受讓人就已經成為公司的股東。但實際上,合同的生效只是確定了當事人轉讓股權的權利和義務,股權的實際轉讓和股東資格的繼受仍需要當事人的履約行為。在股權轉讓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可能依約履行,將股權交付受讓方,也可能一方或雙方違反合同而拒不交付股權或拒絕接受。在這種情況下,股權的轉讓就處於合同生效而未實際履行的狀態,受讓方享有的只是股權交付和違約賠償的請求權。而只有股權實際交付後,受讓方才能取得公司的股東資格。由於股權是無形財產,不可能象有體物一樣進行物理形態的移轉,其交付轉讓與有體物的交付轉讓不同。 根據《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股東對公司的股權(出資)是通過出資證明書、公司股東名冊、工商登記文件這三種形式表現的。究竟股權的變動以何者為准,理論和實踐均有爭議。 出資證明書只是股東對抗公司證明自己已經履行對公司出資義務的內部憑證,不是法律所承認的可流通證券形式,並不能像股權證券化的股票一樣具有設權證券的功能,不能通過交付出資證明書或背書方式產生股權變動的效果。 工商登記機關股東登記變更也不能被看作股權轉移的標志。因為,工商登記是通過對企業已發生的事實的合法性、真實性加以審查、確認,向社會公眾公示的一種行政管理手段。辦理工商變更登記僅對當事人已發生的股權轉讓事實加以確認。這種確認的法律意義在於:與公司進行交易的不特定的第三人可以通過查閱股東的工商登記內容,了解公司的股東構成情況,以其作為判斷公司的能力與信譽的參考因素,在公司的債權人需要追索股東承擔責任時,就可根據工商登記的內容追究責任人。即使登記有瑕疵,也不能對抗善意的第三人。《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規定,未辦理登記變更的法律責任僅是行政罰款,並不否認新股東享有股權。《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35條第1款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轉讓股權的,應當自轉讓股權之日起三十日內申請變更登記,並應當提交新股東的主體資格證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證明。」可見,工商變更登記是以「股東變動」為條件的,而股東變動顯然是以股權發生轉移為基礎的。所以,工商登記只是具有公示意義,屬於宣示性登記,即有關事項未經登記不會導致整個商事行為無效,只是該事項本身不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果。 所以,公司股東名冊的記載才是股權取得的標志。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名冊的登記是設權性登記,未經登記,是不能產生創設權利或法律關系的效力。一份有效的股權轉讓合同是股權轉讓的基礎,沒有這份具備法律效力的合同,就沒有要求變更登記的依據,基於這份股權轉讓合同,當事人有權根據《公司法》第74條規定,要求公司進行股東名冊變更。股權的取得是股權轉讓合同行為與公司變更登記行為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是,根據工商登記行政管理的要求,公司還需要去工商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但這也是向社會公示的過程。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公司法律制度創建時間不長,股東對公司法重視不夠,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名冊的管理、變更並不規范,甚至很多公司並不設置股東名冊。因此,審判實踐中應根據實際情況,擴大對「股東名冊」的解釋,只要有關的公司文件,如公司章程、會議紀要等能夠證明公司對股東的認可的,
❺ 股權轉讓和重組是一回事嗎
您好,股權重組是指股份制企業的股東(投資者)或股東持有的股份發生變更。它是企業重組的一種重要類型,是現實經濟生活中最為經常發生的重組事項。
股權重組主要包括股權轉讓和增資擴股兩種形式。股權轉讓是指企業的股東將其擁有的股權或股份,部分或全部轉讓給他人;增資擴股是指企業向社會募集股份、發行股票、新股東投資入股或原股東增加投資擴大股權,從而增加企業的資本金。股權重組一般不需經清算程序,其債權、債務關系在股權重組後繼續有效。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❻ 股票重組或摘牌以後,持股人怎麼辦啊
一、企業重組後原來的股票就可以正常交易,按照協議,置換股票。對股民來說,如果手中的股票重組成功,那麼相當於只是用低廉的價格買進了重組的優質資產,能獲得巨大的收益。
資產重組是指企業改組為上市公司時將原企業的資產和負債進行合理劃分和結構調整,經過合並、分立等方式,將企業資產和組織重新組合和設置。狹義的資產重組僅僅指對企業的資產和負債的劃分和重組,廣義的資產重組還包括企業機構和人員的設置與重組、業務機構和管理體制的調整。目前所指的資產重組一般都是指廣義的資產重組。
二、摘牌後股票只能在三板上流通,還是可以買賣股票的,但要重新開戶的,交易時間也變少了。
三板市場的全稱是「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於2001年7月16日正式開辦。三板市場一方面為退市後的上市公司股份提供繼續流通的場所,另一方面解決原STAQ、NET系統歷史遺留的數家公司法人股流通問題。
投資者如要參與股份轉讓交易,必須開立專門的「非上市公司股份轉讓賬戶」。開戶時需要攜帶本人身份證及復印件,到具有代辦轉讓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營業網點開立賬戶,並與證券公司簽訂股份轉讓委託協議書。持有已退市公司股票的投資者要進入三板市場轉讓股份,也要開立此賬戶。
❼ 企業重組後原來的股票怎麼辦
企業重組後原來的股票就可以正常交易,按照協議,置換股票。對股民來說,如果手中的股票重組成功,那麼相當於只是用低廉的價格買進了重組的優質資產,能獲得巨大的收益。
資產重組是指企業改組為上市公司時將原企業的資產和負債進行合理劃分和結構調整,經過合並、分立等方式,將企業資產和組織重新組合和設置。狹義的資產重組僅僅指對企業的資產和負債的劃分和重組,廣義的資產重組還包括企業機構和人員的設置與重組、業務機構和管理體制的調整。目前所指的資產重組一般都是指廣義的資產重組。
❽ 股票中的重組是什麼意思意味者什麼對於持股人來說是好是壞
概念股里也有重組股 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種特別內涵的股票,而這一內涵通常會被當作一種選股和炒作題材,成為股市的熱點。其有具體的名稱,事物,題材等,例如金融股,地產股,資產重組股,券商股,奧運題材股,保險股,期貨概念等都稱之為概念股。簡單來說概念股就是對股票所在的行業經營業績增長的提前炒作。 1. 概念股是依靠某一種題材比如資產重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撐價格。中國概念股就是外資因為看好中國經濟成長而對所有在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的稱呼。也有稱中國概念股是「就是為了使人相信其謊言而編造的一切謊言」。 2.概念股是與業績股相對而言的。業績股需要有良好的業績支撐。概念股則是依靠某一種題材比如資產重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撐價格。 股市的概念,原本也是一類具有共同特徵股票的總稱。如奧運概念,指的就是與承辦奧運有商業機會的一類公司的總稱。這樣的概念還有許多,如網路概念、3G概念,WTO概念、生物醫葯概念,整體上市概念,股指期貨概念,……但是在股市上,概念的內在含義卻不僅僅是對某一股票類別的概括,其引申含義是一個市場共識。比如網路概念,在網路成為概念之前,涉及互聯網的股票充其量只能稱之為一個板塊,是一種中性的界定,但成為概念含義就變了。概念是一個更為積極、含義更為肯定的投資共識。概念類股票的產業背景、投資機會以及未來的前景,投資人會進行非常細致的分析研究並報以極大的信心。 股市概念具有非常強大的廣告效應。一隻股票自身或許沒多大吸引力,可一旦它被納入某個概念中,就會受到全體投資者的密切關注。如上海梅林(600073)這家公司早期是做罐頭食品的,後來也生產了一些礦泉水之類的產品,業績平平,產業陳舊,關注這家公司的投資者很少。1999年該公司搖身一變成為了網路概念股,它也的確開辦了個電子商務網站,主要是賣它的礦泉水。
❾ 大股東在二級市場減持導致二股東變成實際控制人,這種實際控制人變更是否需要上報證監會批准
需要。首先必須通過工商局的更名申請,然後再通過證監會的申請批准、原因很簡單,由於該公司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由證監會統一管理。
出售方的信息披露義務包括:減持比例達到5%的,應當在三個交易日內公告,並在公告後的二日內不得再行買賣;5%以上大股東因減持股份導致其持股比例低於5%的,應當在二個交易日內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因減持股份導致公司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變更的,應當公告權益變動報告書;已實施股改公司的股票,持股5%以上股東每增減1%時必須公告。
購買方的信息披露義務包括:持有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達到5%的,應當在三個交易日內公告(權益變動報告書)且不得再行買賣該公司股票;持有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5%後,每增減5%,應當在三個交易日內公告,並在公告後的二日內不得再行買賣;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持有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30%時,繼續增持的,應當進行要約收購,並應當編制要約收購報告書,並就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作提示性公告。中國證監會在15日內無異議的,收購人可以公告要約收購報告書。對符合規定條件的收購人,也可以向中國證監會申請要約豁免。
❿ 上市公司更換實際控制人是不是利空
上市公司更換實際控制人一般是利好。除非這個公司在做假。很多是實際控制人看好這個企業,或者項目。也有因為重組,整合,改變實際控制人。
例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惡化、銀行緊縮、銀行利率調高、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天災人禍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價下跌的不利消息。
比如2010年1月12日,央行宣布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重大利空消息,導致13日滬指跌2.8%,深成指跌2.97%。存款准備金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
(10)股票重組實際人變更擴展閱讀
利空防範
1、迴避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來自各種因素,需要綜合運用迴避方法。
一是要掌握趨勢。對每種股票價位變動的歷史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從中了解其循環變動的規律,了解收益的持續增長能力。
例如小汽車製造業,在社會經濟比較繁榮時,其公司利潤有保證,相反在社會經濟蕭條時,人們收入減少,小汽車的消費者就會大為減少,這時期一般就不能輕易購買它的股票。
二是搭配周期股。有的企業受其自身的經營限制,一年裡總有那麼一段時間停工停產,其股價在這段時間里大多會下跌,為了避免因股價下跌而造成的損失,可策略性低地購入另一些開工、停工剛好相反的股票進行組合,互相彌補股價可能下跌所造成的損失。
三是選擇買賣時機。以股價變化的歷史數據為基礎,算出標准誤差,並以此為選則買賣時機的一般標准,當股價低於標准誤差下限時,可以購進股票,當股價高於標准誤差上限時,最好把手頭的股票賣掉。
四是注意投資期。企業的經營狀況往往呈一定的周期性,經濟氣候好時,股市交易活躍;經濟氣候不好時,股市交易必然凋零。要注意不要把股市淡季作為大宗股票投資期。在西方國家,股市得變化對經濟氣候的反映更敏感,常常是在經濟出現衰退前6個月,股價已開始回落。
比如1991年2月,美國經濟進入新的一個衰退期的前6個月,著名的道瓊斯工業指數已開始下跌,而在經濟開始復甦前半年,股價即已開始回彈。根據歷史資料分析,還可知道它的經濟繁榮期大多持續48個月。因此,有可能正確地判定當時經濟狀況在興衰循環中所處的地位,把握好投資期限。
2、分散系統風險
股市操作有句諺語: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這話道出了分散風險的哲理。辦法之一是分散投資資金單位。60年代末一些研究者發現,如果把資金平均分散到數家乃至許多家任意選出的公司股票上,總的投資風險就會大大降低。
他們發現,對任意選出的60種股票的組合群進行投資,其風險可降至11.9%左右,即如果把資金平均分散到許多家公司的股票上,總的投資收益率變動,在6個月內變動將達20.5%。如果你手中有一筆暫時不用的、金額又不算大的現金,你又能承受其投資可能帶來得損失,那你可選擇那些會又高收益的股票進行投資。
如果你掌握的是一大筆損失不得的巨額現金,那你最好採取分散投資的方法來降低風險,即使有不測風雲,也會東方不亮西方亮,不至於全軍覆沒。辦法之二是行業選擇分散。
證券投資、尤其是股票投資不僅要對不同的公司分散投資,而且這些不同的公司也不宜都是同行業的或相鄰行業的,最好是有一部分或都是不同行業的,因為共同的經濟環境會對同行業的企業和相鄰行業的企業帶來相同的影響,如果投資選擇的是同行業或相鄰行業的不同企業,也達不到分散風險的目的。
只有不同行業、不相關的企業才有可能此損彼益,從而能有效地分散風險。辦法之三是時間分散。就股票而言,只要股份公司盈利,股票持有人就會定期收到公司發放的股息與紅利,例如香港、台灣的公司通常在每年3月份舉行一次股東大會,決定每股的派息數額和一些公司的發展方針和計劃,在4月間派息。
而美國的企業則都是每半年派息一次。一般臨近發息前夕,股市得知公司得派息數後,相應得股票價格會有明顯得變動。短期投資宜在發息日之前大批購入該股票,在獲得股息和其他好處後,再將所持股票轉手;而長期投資者則不宜在這期間購買該股票。
因而,證券投資者應根據投資得不同目的而分散自己得投資時間,以將風險分散在不同階段上。辦法之四是季節分散。股票的價格,在股市的淡旺季會有較大的差異。由於股市淡季股價會下跌,將造成股票賣出者的額外損失。
同樣,如果是在股市旺季與淡季交替期貿然一次性買入某股票,由於股市價格將由高位轉向低位,也會造成購買者的成本損失。因此,在不能預測股票淡旺程度的情況下,應把投資或收回投資的時間拉長,不急於向股市注入資本或抽回資金,用數月或更長的時間來完成此項購入或賣出計劃,以降低風險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