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勝文則野
⑴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什麼意思
意思是質朴多於文采,就像個鄉下人,流於粗俗;文采多於質朴,就流於虛偽、浮誇。只有質朴和文采配合恰當,才是個君子。原句出自於《論語·雍也篇》。
句中部分字詞解釋:
①質:朴實、自然,無修飾的。
②文:文采,經過修飾的。
③野:此處指粗魯、鄙野,缺乏文采。
④史:言辭華麗,這里有虛偽、浮誇的意思。
⑤彬彬:指文與質的配合很恰當。
(1)質勝文則野擴展閱讀:
《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在編排上,《論語》沒有嚴格的編纂體例,每一條就是一章,集章為篇,篇、章之間並無緊密聯系。
《論語·雍也篇》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學說、「文質」思想,同時,還包括如何培養「仁德」的一些主張。
⑵ 「質勝文則野,
質朴勝過文采,就顯得粗野,文采勝過質朴,就顯得虛浮.文采和質朴兼備,然後才能成為君子.這是孔子語錄之一.常被用來形容文章的好壞.
⑶ 孔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說:性情過於直率就顯得粗魯,禮儀過於恭敬就顯得虛浮,恰當的性情與禮儀,才是成熟的人該有的樣子。
出自《論語》,請看「雍也第六」第十八章: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這是孔子教導我們『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質」是本質,「文」是文采,「野」按包鹹的批註,包咸是東漢的經學家,他注為「如野人」。因為野在《說文解字》裡面是指郊外,就是鄉下人,我們現在俗話講「鄉巴佬」,這是野。
「文勝質則史」,史有兩個意思,根據古注有兩個說法,一個是史書,一個是史官,兩種說法意思其實都是相似。「質勝文」,勝,包咸注為多的意思,所以就是「質多於文,則如野人」。因為他有很好的本質,可能他孝悌忠信的品德挺好的,但是比較欠缺於禮文的修飾,就顯得樸素無華,甚至看起來比較粗鄙,這種人叫野人。這類人,當然他首先要有質,有質而無文,至少他不至於虛浮、虛偽。
如果是「文勝質則史」,因為在古代除了少數的史官非常的講究誠信,春秋那個時代的史官大部分都沒有誠信,就是歪曲歷史,所以這種人是誠不足。他可以舞文弄墨,在表面文章上做得很好,但是內心本質沒有真誠,那是講「史」的意思。也有的是說史書,史書就是記錄得非常的精彩,或者是對某人可能有很多的渲染,但是流於不真實,這個屬於史。總之,如果是文多於質,這就顯得有虛偽,不誠的味道。
所以孔子後面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彬彬」,就是文跟質,他的表面是文,內心的本質是質,內在的和外在的都要平衡,這個叫彬彬,它是融合之相。文和質均衡交融,言行既文雅又真實,這合乎中道,這才能夠稱為君子。所以可見得我們的品性、本質非常的重要,但是光有品性而不學文也不行。對人要懂得禮貌,懂得進退應對,講話也要有文明、文采,不能夠粗言,這才能夠合乎君子之道。
⑷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的解釋
譯文:朴實多於文采,就未免粗野;文才多於朴實,又未免虛浮。文采和朴實,配合適當,這才是個君子。
引用:
百無一用是書生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質」是樸素的文質;「文」是人類自己加上去的許多經驗、見解,累積起來
的這些人文文化。但主要的還是人的本質。原始的人與文明的人,在本質上沒有兩
樣。餓了就要吃飯,冷了便要穿衣,不但人類本質如此,萬物的本質也是一樣。飲
食男女,人獸並無不同。但本質必須加上文化的修養,才能離開野蠻的時代,走進
文明社會的軌道。
所以孔子提出「質勝文則野」,完全順著原始人的本質那樣發展,文化淺薄,
則流於落後、野蠻。「文勝質則史」,如果是文化進步的社會,文化知識掩飾了人
的本質,好不好呢?孔子並沒有認為這樣就好,偏差了還是不對。文如勝過質,沒
有保持人的本質,「則史」。這個「史」,如果當作歷史的史來看,就是太斯文、
太酸了。我們要拿歷史來對證:中外歷史都是一樣,一個國家太平了一百多年以後,
國勢一定漸漸衰弱,而藝術文化,卻特別發達。藝術文化特別發達的時代,也就是
人類社會趨向衰落的時候。如羅馬鼎盛時期,建築、藝術、歌舞等等隨之漸漸發展,
到了巔峰時期,國運即轉衰微了。所以孔子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兩樣
要均衡的發展。後天文化的熏陶與人性本有的敦厚、原始的樸素氣質互相均衡了,
那才是君子之人。
整個國家文化如此,我們個人也是如此。所以我有時也不大歡喜讀書太過用功
的學生,這也許是我的不對。但我看到很多功課好的學生,戴了深度的近視眼鏡,
除了讀書之外,一無用處。據我的發現是如此,也是我幾十年的經驗所知,至於對
或不對,我還不敢下定論。可是社會上有才具的人,能乾的人,將來對社會有貢獻
的人,並不一定在學校里就是書讀得很好的人。所以功課好的學生,並不一定將來
到社會上做事會有偉大的成就。前天在×大考一個研究生,拿碩士學位,很慚愧的,
我忝為指導老師。還好最後以八十五分的高分通過了。這個孩子書讀得非常好,但
是我看他做事,一點也不行,連一個車子都叫不好。書讀得好的,一定能救國嗎?
能救國、救世的人,不一定書讀得好。假定一個人書讀得好,學問好,才具好,品
德也好那才叫做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算是一個人才。所以我常勸家長們不要
把子弟造就成書獃子,書獃子者無用之代名詞也。試看清代中葉以來,中西文化交
流以後,有幾個第一名的狀元是對國家有貢獻的?再查查看歷史上有幾個第一名狀
元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宋朝有一個文天祥,唐朝有一個武進士出身的郭子儀。只
有一兩個比較有名的而已。近幾十年大學第一名畢業的有多少人?對社會貢獻在哪
里?對國家貢獻在哪裡?一個人知識雖高,但才具不一定相當;而才具又不一定與
品德相當。才具、學識、品德三者兼備,這就是孔子所講的「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不但學校教育要注意,家庭教育也要對此多加註意。
人性的基本問題
關於「文質彬彬」一節,再深入就要進入個人具體的修養,和人性本質問題。
人性究竟是善還是惡?這是哲學上一大問題。中國哲學的基本,幾千年來討論這個
問題,都無法下定論,西方哲學也討論這個問題。我們根據孔孟思想,認為人性的
本質,本來是善良的。最有名的《三字經》,第一句話就引用孔子「人之初,性本
善。」不善都是後天學壞了的惡習氣。所謂:「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孟子也曾
舉例,說明人性基本是善的。他說,我們走在路上,看見一個小孩子掉下井裡去,
第一個念頭,第一件事一定是救人,不管這個孩子是誰,是仇人的孩子,或是自己
的孩子,一定只要救人,所以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仁愛、慈悲的心各個都有。其
次,人看到悲慘可憐的人,心裡一定為他難過。由此可見人心是好的。
相反的,如荀子主張人性天生是惡的。舉例來說,如果一個母親生了雙胞胎,
當其中一個孩子要吃奶的時候,另一個孩子又哭、又鬧,把奶搶過來自己吃,可見
人性是惡的。荀子認為人之為善,是後天的教化慢慢塑造而成。在孔子、孟子和荀
子之外的另外一說,便是與孟子同時的告子,他認為人的本性,既不好也不壞。他
說人性好比木頭,以圓規一量可做成圓形,用矩一量又可做成方形。墨子也是這種
主張:他說人性像白絲布一樣,要把他染成黑的就是黑色,染成紅的就是紅色。人
性無所謂善惡,善惡都是後來的染色。現在教育上「可塑性」的觀念,便和此相近。
於是,人性是善是惡,或不善不惡,哲學上幾千年來都在爭論。中國如此,外國也
如此。
但是這些學理到今天還沒有給人類以公認的定論,至少在學術思想上是如此。
所以我們常常提到人類的文化非常滑稽。中國人五千年文化歷史,西方人也有幾千
年,同樣的吹牛認為人類最偉大,最了不起——自吹是萬物之靈。但在萬物的心目
中,如豬、牛、雞、鴨來看人類,說不定認為人是萬物中最可惡的東西,既狡詐又
兇殘,因為人類專門殺害它們,吃它們。可是我們萬物之靈的人類,雖然有了幾千
年文化,但對幾個基本問題,卻仍然都沒有肯定的答案。例如:我們的生命究竟從
哪裡來?人性究竟是善的或是惡的?人類自己認為哲學、宗教、科學等累積的文明,
已經征服了太空,這也是吹牛。嚴格說來,人類今天的文明,只能說開始向太空進
軍,太空並沒有被我們征服。雖然進到了太空,人類自己切身的問題,仍如幾千年
來一樣,還是沒有解決。科學上為什麼要到太空去?主要目的還是要追求生命的來
源。今日科學的物質文明雖然發達,但科學的基本精神還是在追究這種問題的根源。
不過這個問題的答案沒有追出來,卻把這套探討的技術,發展到物質文明上去了,
因此便形成今天文化的趨勢。
我們不要把問題扯遠了,人性的形上形下問題,以後再討論。以上所謂正反雙
方的理由都不太充分,而且有問題。現在我們回來單單討論人類本性的這個「質」
究竟怎樣?這個問題也很難講。不過人類原始的本性——質——是比較直爽的,我
們看一個小孩子所表露的動作,縱然打破了東西,做錯了事,他那個樣子都蠻可愛
的,因為他沒有加上後天的顏色,還是人性的本質。假使人長大了,都還是這樣,
好不好呢?且看我們流傳的一兩則哲學性的笑話,供給大家做研究性的參考。
還是老虎可愛
有一個老和尚,收養了一個很小的孤兒,才兩三歲就帶到山上。關著門不使他
與外界任何人接觸,也不教他任何事,到撫養成人了,有一次老和尚下山去,一個
朋友來訪,問這個小和尚,師父哪裡去了?這個小孩傻傻地說師父下山了。來客奇
怪地問,你是他的徒弟,怎麼什麼事都不會?小和尚說,什麼叫做「會」呢?客人
就教他見了人,要怎麼講禮,要怎樣講話,師父回來時應該怎樣對師父行禮。客人
把這許多事都教給了小和尚,這小和尚已經是二十多歲的青年了,越學越會。客人
沒等他師父回來就先離開了,等到師父回來時,小和尚到山門外老遠去迎接,行禮
問好。師父看見,奇怪極了,問起這一套舉動是哪裡學來的。小和尚說出經過,這
個師父氣壞了,找到那位朋友大吵一頓。他說我二十多年來,不讓他染污上任何是
非善惡的東西,保留一副人性原本的清白。結果給你這一搞就搞壞了,我二十幾年
來的心血白費了。我們聽了這個故事,其中所包括的內涵很多,不妨從各方面去理
解。
第二個故事大家都知道的,一個老和尚也是這樣收了一個小孩。到了二十幾歲,
要帶他下山,但很為他擔心。就告訴他,你沒有到人世間看過,現在我帶你去。在
城市中很熱鬧,五花八門,不過什麼都不必怕,只有一個東西——老虎,你要注意,
那是會吃人的。小和尚問老虎是什麼樣子,老和尚就把女人的樣子告訴他,說這就
是老虎。老和尚帶他走了一趟,回到山上以後問徒弟,到了鬧市裡最喜歡的是什麼?
小和尚認為一切都很好,沒有什麼特別可動心的。老和尚又問那什麼東西最可愛呢?
小和尚說,最可愛的還是老虎。
這兩個故事都涉及了人性,所以討論到《論語》上的這個質字,一定要說怎樣
才是人的本質,也是很難下定論的。
如果質勝文,缺乏文化的修養就不美。倘使文勝質便很可能成為書獃子。學識
太好的人,也很可能會令人頭大。談學問頭頭是道,談作人做事,樣樣都糟,而且
主觀特別的強。所以文與質兩個重點要平衡。
⑸ 論語中「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的意思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質朴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朴就會虛浮,質朴和文飾比例恰當,然後才可以成為君子。」
⑹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這句話怎麼翻譯
【譯文】孔子說:「質朴勝過文采,就顯得粗野,文采勝過質朴,就顯得虛浮。文采和質朴兼備,然後才
能成為
君子。」
孔子在這則語錄里提出了「文質彬彬」的說法,這為後人普遍接受,文采和質朴恰當配合是後來文論家們對詩文寫作的要求。
⑺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是什麼意思
原文是」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譯文:朴實多於文采,就未免粗野;文才多於朴實,又未免虛浮。文采和朴實,配合適當,這才是個君子。
「質」是樸素的文質;「文」是人類自己加上去的許多經驗、見解,累積起來
的這些人文文化。但主要的還是人的本質。原始的人與文明的人,在本質上沒有兩
樣。餓了就要吃飯,冷了便要穿衣,不但人類本質如此,萬物的本質也是一樣。飲
食男女,人獸並無不同。但本質必須加上文化的修養,才能離開野蠻的時代,走進
文明社會的軌道。
所以孔子提出「質勝文則野」,完全順著原始人的本質那樣發展,文化淺薄,
則流於落後、野蠻。「文勝質則史」,如果是文化進步的社會,文化知識掩飾了人
的本質,好不好呢?孔子並沒有認為這樣就好,偏差了還是不對。文如勝過質,沒
有保持人的本質,「則史」。這個「史」,如果當作歷史的史來看,就是太斯文、
太酸了。我們要拿歷史來對證:中外歷史都是一樣,一個國家太平了一百多年以後,
國勢一定漸漸衰弱,而藝術文化,卻特別發達。藝術文化特別發達的時代,也就是
人類社會趨向衰落的時候。如羅馬鼎盛時期,建築、藝術、歌舞等等隨之漸漸發展,
到了巔峰時期,國運即轉衰微了。所以孔子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兩樣
要均衡的發展。後天文化的熏陶與人性本有的敦厚、原始的樸素氣質互相均衡了,
那才是君子之人。
⑻ 孔子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文""質"如何解釋才恰當
質:本質,質朴。
文:學問,文采。
譯文:孔子說:「質朴勝於文采,人就會顯得粗俗,文采勝於質朴,人就會顯得表面浮誇,文采和質朴搭配得當,既質朴又文雅,然後才可以成為君子。」
原文: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出自春秋孔子弟子《論語·雍也篇》。
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質」,指內在的仁德,只有具備「仁」的內在品格,同時又能合乎「禮」地表現出來,方能成為「君子」。
文與質的關系,亦即禮與仁的關系。於此一則體現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則反映了其一以貫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張偏勝於文,亦不主張偏勝於質。
(8)質勝文則野擴展閱讀
《論語》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
在表達上,《論語》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在編排上,《論語》沒有嚴格的編纂體例,每一條就是一章,集章為篇,篇、章之間並無緊密聯系,只是大致歸類,並有重復章節出現。
孔子的祖先本來是宋國的貴族,後因避宮廷禍亂而遷居魯國。孔子的父親是一名武士,雖躋身於貴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歲時,父親便死去了,他跟著母親過著貧困的生活。
孔於年輕時做過「委吏」(管理倉庫)、「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類的小官,魯定公時,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與司徒、司馬、司空三卿並列),魯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 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攝相事」,「與聞國政」(《史記·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頂峰。
由於與當時主宰魯國政權的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政治觀點不和,孔子離開魯國去周遊列國,希望在別的國家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先後到了衛、宋、陳、蔡、楚等國,都沒有受到重用。
晚年回到魯國一心一意講學和整理古代文獻資料,曾整理刪定《詩經》、《尚書》等,並根據魯國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使之成為中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孔子講學,學生多達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雍也篇》是《論語》中的一個章節,本篇共包括30章。本篇里有數章談到顏回,孔子對他的評價甚高。此外,本篇還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學說、「文質」思想,同時,還包括如何培養「仁德」的一些主張。
文質觀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孔子認為,質是學習文的前提和基礎,而文則對質有引導、規范和培育的作用,文質均衡才能更好地發展。
文質彬彬的主張是孔子提出的,它確切地說明了文與質之間的正確關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也反映了孔子的辯證思維習慣。文與質是對立的統一,互相依存,不可分割,質朴與文采同等重要。孔子的文質思想經過兩千多年的實踐,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行為和思想,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現代歷史學家余英時《儒家「君子」的理想》中說道:君子的修養有兩個部分,一是學習「詩書六藝文」;一是躬行實踐。在前一方面,他大概可以和其他的人相比,但在後一方面,他也還沒有完全成功。
關於「君子」必須兼具此兩方面,以下這一段話表示得最明白:「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此處的「文」字涵義較廣,大致相當於我們今天所說的「文化教養」,在當時即所謂「禮樂」,但其中也包括了學習詩書六藝之文。
「質」則指人的朴實本性。如果人但依其朴實的本性而行,雖然也很好,但不通過文化教養終不免會流於「粗野」(道家的「返璞歸真」,魏晉人的「率性而行」即是此一路)。相反地,如果一個人的文化雕琢掩蓋了他的朴實本性,那又會流於浮華(其極端則歸於虛偽的禮法)。
前者的流弊是有內容而無適當的表現形式;後者的毛病則是徒具外表而無內涵。所以孔子才認為真正的「君子」必須在「文」、「質」之間配合得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