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東爵士
❶ 賭王何鴻燊的家族,為何這兩年人丁如此興旺
賭王家族四房之間的故事,一直都是娛樂圈所關注的事情。幾房太太爭風吃醋,登上頭條,家產如何分配也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四房在事業上爭相表現,互不相讓。這兩年來,個人感情生活上也接連傳出喜訊。
這一場財產爭奪戰註定會早日打響,看最後到底誰是贏家。
❷ 請問這六個人是香港何氏家族的什麼人說清排列還有什麼名字他們分別是什麼職位
找到的資料只有三人的名字,其餘三人不詳:
何東(中坐)何福(左站)及何甘堂(右坐)
何東、何福、何甘堂都是英國人何仕文和中國女子施氏所生的兒子
何東(何啟東)爵士曾大力推動割據的軍閥和睦共處,也資助孫中山先生推翻滿清的革命活動,是當時人所共知的香港首富。
何福(何啟福)做過怡和洋行、沙宣洋行買辦,任過定例局(立法局)議員,他也是澳門賭王何鴻燊的祖父
何甘堂是李小龍的外祖父。
❸ 請問何東公館的前世今生是怎樣的
位於陝西北路457號,是何東舊居,又稱何東公館。這是一座典型的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房子,房子的原主人何東爵士,是香港太平紳士,著名慈善家、實業家。20世紀初,他先後擔任時候多家公司的主要股東,致力開拓上海建設。1958年,房子成為中華書局辭海編輯所,現為上海辭書出版社。
❹ 賭王長子何猷光:賭王原定接班人,33歲意外離世,後來怎樣了
置信對賭王家故事略有理解的朋友們一定都曉得,雖然賭王家兒子眾多,但真正意義上的接班人卻是賭王的大女兒何超瓊,但實踐上,賭王原定的接班人並不是何超瓊而是大房家的長子何猷光,但是,一場不測卻讓何猷光錯失了接班人的身份,這一期,讓我們一同來看一看何猷光的故事。
何猷光出生的時分,何鴻燊還只要黎婉華一個太太,何猷光作為長房長子,自然從小就被父親當作接班人來培育,就連英文名也是跟賭王最尊崇的叔叔,何氏家族的掌門人、香港第一任首富何東爵士同名。
要不是後來發作不測,何氏家族如今的首領人應該就是他了吧。父親是四國混血,母親是澳門街第一美人,有著這樣強大的基因,何猷光自然也差不到哪裡去,看著何猷光年輕時的照片,誰看了不得說上一聲好帥。
作為長房長子,何猷光經常被父親帶在身邊列席各種商業活動和酒會,為他引見人脈和資源。而何猷光也非常爭氣,不光長得最像賭王,做事作風也和賭王非常類似,固然年歲悄悄,但做起事來聞風而動,更是賭王不可多得的得力助手。事業上順風順水,愛情也悄無聲息地來到了何猷光的身邊。
在倫敦大學念書的時分,何猷光結識了英國女孩波捷,固然波捷的出身和長相都普普統統,但何猷光還是被她深深吸收了,雖然父親並不支持這段愛情,何猷光還是義無反顧跟波捷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婚後兩個人還生下了兩個心愛的混血女兒,而何猷光也開端正式進入何鴻燊的生意,家庭美滿事業順利,讓人好生羨慕。但是,命運就是喜歡欣怒無常,你基本不曉得眼前的快樂到底能持續多久。
1981年,何猷光和妻子波捷驅車前往何鴻燊在葡萄牙的豪宅聚餐,沒想到這頓飯也成了這家人的最後一頓飯。晚飯過後,何猷光和妻子驅車回家,路上卻忽然遭遇了嚴重的車禍,何猷光和妻子倒在了血泊之中,一切發作的太過忽然,連句遺言都還沒來得及說,一時之間,本來幸福的四口之家就只生下了兩個年幼的孩子。
不論何猷光離世的真實緣由到底是什麼,不可承認的是,何猷光的離世改動了這個家族的命運,也擊垮了長房家族,黎婉華承受不了打擊一病不起,長女何超英在重重打擊之下變得瘋癲,何超雄和何超賢也從曾經的姐妹變成了老死不相往來的仇敵,兩個長孫女也從此變成了孤兒,但是,到頭來也只能感慨一句造化弄人而已。
❺ 賭王何鴻燊到底是澳門居民還是香港居民
都不是,賭王何鴻燊是廣東寶安人。
何鴻燊(1921年11月25日—2020年5月26日),廣東寶安人,出生於香港,港澳著名企業家,港澳地區知名愛國工商界人士,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信德集團有限公司、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
有「澳門賭王」之稱,是何東爵士弟何福的孫兒之一,何世光兒子,在家中排行第九。何鴻燊擁有猶太、荷蘭、英國、中國多個民族血統,按照何東家族的傳統祖籍跟隨母系的廣東寶安。
(5)何東爵士擴展閱讀:
簡歷
何鴻燊是歐亞混血兒,出身於香港何東家族,是何東爵士弟弟何福的孫兒,是何東爵士的侄孫,家族背景顯赫。
祖父何福有中國和猶太血統,何鴻燊父親何世光是中英混血,家中排行第九(昵稱九爺)。曾祖母是中國廣東寶安縣人施娣,祖母羅絮才(LucyRothwell),中英混血,母親是冼慶雲(FloraSin),也是中英混血。父親何世光為知名沙遜洋行買辦,母親冼德芬來自豪門世家。
❻ 有幾位華人獲得英國爵位
英國的爵位是身份和榮耀的象徵獲得過英國爵位的華人屈指可數,基本都是在英國統治香港期間頒發的,具體人數難以統計,有關被授予過英國爵位的華人舉例介紹如下:
一、英國爵位的等級:
嚴格的來說爵士不是爵位,而是一種封號的統稱。騎士爵位的授予分兩種,一種是獲得爵士級的騎士勛章,成為「受勛騎士團」 成員;另一種就是受封下級勛位爵士。騎士勛章共分5個級別:爵級大十字勛章 (男女皆簡稱「GBE」)、爵級司令勛章 (男性簡稱「KBE」,女性簡稱「DBE」)、司令勛章 (簡稱「CBE」)、官佐勛章 (簡稱「OBE」)、員佐勛章 (簡稱「MBE」),只有獲最上兩等的授勛才算取得騎士爵位。
二、簡介被授予低級爵位的華人代表:
在英國管理香港的年代,英國皇室向香港華人頒發了不少榮譽頭銜,但是能夠成為爵士的香港人也算得上屈指可數。除了下文詳細介紹的幾位,獲得爵級司令勛章(KBE)而成為爵士的還包括民國時代的海軍中將陳策、香港富商何東、香港中文大學創校校長李卓敏、前任香港特別行政區長官曾蔭權,而著名武俠小說師金庸大師因其膾炙人口的武俠作品,獲得英國皇室頒發的官佐勛章(OBE),這個級別就夠不上爵士了,影視演員成龍則獲得過更低一級的員佐勛章(MBE),這也是英國騎士勛章中最低的一級。
三、重點介紹被授予爵一級爵位的代表人物:
1. 簡悅強爵士——第一位獲得爵級大十字勛章的華人
簡悅強爵士(GBE,JP,Sir Yuet-keung Kan),1913年7月26日-2012年9月14日,廣東順德人。1957年被委任為市政局議員。1961年晉升為立法局議員,又出任交通咨詢委員會主席。1966年任行政局議員。1968年任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1974年,港府委任他為消費者委員會主席。1979年3月,他隨港督麥理浩與鄧小平會面,返港後辭去行政局議員職位,從此淡出政治舞台。
簡悅強在兩局供職期間深得港府信任,並獲兩度封爵,首先在1972年,他獲英廷封為下級勛位爵士,同年7月在白金漢宮由英女皇親自主持授勛。後來在1979年,簡悅強爵士再獲授GBE勛銜,GBE勛銜是英帝國勛章中最高等第的一款,除他以外,眾香港華人之中就只有鍾士元爵士於1989年獲同一殊榮。
2. 鍾士元爵士——擁有騎士最高榮銜的「政壇教父」
鍾士元爵士,1917年11月3日生,大紫荊勛賢,GBE,JP,畢業於香港大學(學士學位)和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博士學位),祖籍廣東佛山。他是幾十年在港華人的最高代表,既獲得過英女王冊封的騎士最高榮銜GBE爵位,人稱「大Sir」。自從1990年代起,鄧蓮如勛爵退休返回英國定居之後,他一直都是香港政壇的第一號人物行政立法兩局首席非官守議員,直到香港總督彭定康上台為止。主權移交後,他再度得到香港特首董建華的倚重。在他的身上,體現出一個殖民地老牌精英的復雜身份。
3. 李嘉誠爵士——白手起家的亞洲首席富豪
李嘉誠爵士(Sir Ka-shing Li),大紫荊勛賢(KBE,JP),1928年7月29日出生,香港企業家。12歲前生長及居住於廣東潮州。1940年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壓迫,12歲的李嘉誠隨全家移民到香港,成為香港人。他不論說粵語還是普通話皆帶有非常濃烈的潮州口音。
20世紀50年代末期,李嘉誠開始投資地產市場。如今,他創立的企業長江集團已成為香港最大的企業,李現在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經營范圍包括房地產、能源業、網路業、電訊業以及傳媒業。是現在香港、大中華地區首富並且占據著亞洲首富的位置,綽號「李超人」,當之無愧地成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據2013年3月《福布斯》雜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排名,李嘉誠的凈資產總值高達310億美元,摺合約2401億港元,排名第八。
為表揚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對英國的企業、教育及醫療事業作出的貢獻,2000年6月17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授予其KBE爵士勛銜。
4. 包玉剛爵士——具有探險精神的華人世界船王
包玉剛爵士(CBE,JP,Sir Yue-Kong Pao),1918年11月10日-1991年9月23日,名起然,世人公推的華人世界船王,1978年,包玉剛的海上王國達到了頂峰,穩坐世界十大船王的第一把交椅,香港十大財團之一,創立了「環球航運集團」。第一個進入英資匯豐銀行的華人董事。1976年,他被英國女王封為爵士。他熱情支持祖國建設,除捐獻巨資為家鄉興建兆龍學校、中興中學、寧波大學外,還建造北京兆龍飯店、上海交通大學包兆龍圖書館,設立包兆龍、包玉剛留學生獎學金等。
諸多的華人企業家中,從事海運的可謂少之又少,畢竟中國不是海的國度,在陸地上生長出來的人,喜歡土地那種厚實、安穩的感覺,提到大海,第一個感覺就是波詭雲譎,難以捉摸,本來商海就更變化莫測了,更何況是海上商戰,其中的變數誰也無法預料,有「人和」已經難能可貴,更何況還得看老天的臉色,可是竟真的有這樣的冒險家、這樣的成功者,而他就是舉世聞名的華人船王——包玉剛!
❼ 賭王何鴻燊逝世享年98歲,他有什麼傳奇故事
何鴻燊於1921年11月25日在香港出生,祖籍廣東。他家庭背景顯赫,是香港商人何東爵士的侄孫。其旗下的主要企業包括:澳門博彩控股有限公司、香港新濠國際集團、香港信德集團有限公司、澳門國際機場專營公司、澳門誠興銀行等。
何鴻燊是澳門舉足輕重的人物,曾任第9至11屆全國政協常委,多次受到中國國家領導人接見,曾參與見證中英、中葡談判及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他生前積極參與對祖國內地的經濟建設,文化慈善等事業,為澳門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作為一名愛國的港澳同胞,他對國家建設的支持也體現在實際行動上。2001年,當時身為奧申委顧問的何鴻燊在得知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後,隨即捐資用於興建奧運場館——國家游泳中心。
2003年9月,何鴻燊先生把價值600多萬元的圓明園豬首銅像捐贈給保利藝術博物館。2007年9月,何鴻燊再次以6910萬港幣購得圓明園馬首銅像,並在港澳地區公開展示,希望藉此帶動更多人參與保護中國文物的工作,共同宣揚愛國愛民族意識。
2007年9月,何鴻燊將5件紀念香港回歸的珍貴藝術品捐贈給國家博物館,包括油畫《南京條約》《世紀大典》《毛澤東會見希思》,青銅雕塑《毛澤東》《鄧小平像》。他在捐贈儀式上表示,作為港澳同胞,他親眼目睹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在港澳的成功實踐。作為中國人,他期盼祖國盡快實現和平統一。
2019年11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20周年,何鴻燊決定將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給國家文物局,為其百年回歸之路畫上圓滿句號。
何鴻燊曾表示,自己大半生在澳門度過,從事博彩業近50年,見證博彩業由專營走到開放,最值得欣慰的是他一直堅持自己的信念,通過發展博彩業,積極參與建設澳門,相信施比受更為有福。
❽ 《算死草》中何西爵士的原形是
香港第一代首富何東
❾ 何啟東家族的家族成員
1、何仕文
何仕文,荷蘭猶太人,生於1839年8月29日荷蘭鹿特丹。卒於1892年11月10日英國倫敦。
是香港、澳門望族之首,何東(何啟東改名何東)家族的始祖。其子何東是香港開埠後的首富,其曾孫何鴻燊是澳門首富。
2、何啟福
何啟福(何福),何鴻燊的祖父,何啟福父親是何仕文,何仕文來到香港時的身份是荷蘭裔猶太人,入籍英國是1888年的事。
何仕文於1859年抵達香港直至1873年離開香港,在逗留香港期間結識一位祖籍廣東寶安名叫施娣女子之後,在一八六二年誕下何東(何啟東),之後誕下何東之弟何福(何啟福)、何啟佳等幾名子女。
中國歷史上的三位著名人物孫中山、康有為和蔣介石都是何東的朋友。何東曾大力推動割據的軍閥和睦共處,也資助孫中山先生推翻滿清的革命活動,是當時人所共知的香港首富。由於何東名氣太盛,使得弟弟何啟福的光彩有些黯淡。
3、何甘棠
何甘棠(1866年9月16日—1950年)本名何啟棠、字棣生,是香港開埠後的首富何啟東(何東)的同母異父之弟。
何甘棠非荷蘭裔猶太人何仕文與施娣所生的兒子,而是施娣與中國男子郭興賢所生的兒子,何甘棠是李小龍母親何愛瑜的養父。
根據何東家族後人何鴻鑾所著的英文著作"Tracing My Children's Lineage"所述」書中第7章136頁寫到「何甘棠的長子何世傑透露,何甘棠將要結婚的時候,何甘棠請求他的生父郭興賢贊助他的婚禮」。
4、何世禮
何世禮(Robbie Ho,1906年—1998年),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1949年聯勤代總司令。香港首富何東爵士之子,父系出自英籍荷蘭猶太人,母系出自廣東寶安縣。
他自幼在英、法軍事學院學炮兵,後以張學良侍從參謀起家,歷任炮兵連、營、團長,美國堪薩斯州參謀大學深造。
抗戰期間,歷任三戰區炮兵指揮官、四戰區兵站總監,駐港辦事處主任,1944為聯勤中將副司令,內戰爆發後為范漢傑兵團副司令兼葫蘆島港口司令部司令,聯勤司令部部廣州指揮所主任;
1949年任聯勤代總司令,後去台灣,任東南補給區司令,國防部次長,駐聯合國軍事代表團團長,1962年以二級上將退役,到香港接手家族產業,任《工商日報》董事長。1998年病逝。
5、何佐芝
何佐芝(1918年11月3日-2014年6月4日),香港企業家,商業電台創辦人、名譽主席。本名世義,何啟東私生子。
1959年創立商業電台;1971年創立佳訊傳呼;1975年創立佳藝電視但三年後倒閉。何佐芝一生心繫香港,熱心公益,成立「何佐芝馮月燕慈善基金」。
商台舉辦無數慈善籌款賑災活動,何佐芝多年來捐助無數獎學金給學界,培育人才。 何佐芝一生勤勞,常言做人要「忍得、挨得」,並且表示其管理哲學是「好就大家一齊好」,對員工如自己子侄,愛護有加。
香港商業廣播有限公司名譽主席何佐芝4日早上在香港養和醫院安詳離世,享年95歲。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對何佐芝辭世表示哀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何仕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何啟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何甘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何世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何佐芝
❿ 何東的人物生平
早年加入香港怡和洋行中國部任職初級助理員專責翻譯。
1882年升任怡和洋行屬下香港火險公司經理及廣東水險公司經理。
1894年升任怡和洋行華總經理。
1897年已經成為身家超過二百萬的富豪,並於同年辭去怡和洋行華總經理,由其弟何啟福接任。
1906年何啟東先生向香港總督會同行政局申請獲准在中環半山居住,成為首位在太平山山頂居住的中國籍人士。
1926年接辦工商日報,經營十分成功。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成功調停海員罷工。
1941年香港淪陷前逃離香港,至澳門避難,直至1946年元旦復往香港,繼續經商。
1952年獲受葡萄牙勛章。
1956年4月在香港逝世。 生前捐出澳門的房產給澳門政府,現設為何東圖書館。
何東爵士慈善基金是香港主要的信託基金之一,於1956年由已故何東爵士捐款50萬元成立,基金現時由匯豐信託(香港)有限公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