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重組 » 2008感動中國人物

2008感動中國人物

發布時間: 2021-04-19 01:23:46

A. 2008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

一、大愛至朴 奔忙在冰雪地震災害前線的志願者---唐山十三農民;

頒獎辭:不是歸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鄰里,是素不相識,出手相援。他們用純朴、善良和倔強的行動,告訴了我們「兄弟」的含義。

二、死的光榮 累死在救災前線的青年戰士-武文斌
頒獎辭:山崩地裂之時,綠色的迷彩撐起了生命的希望,他豎起了旗幟,自己卻悄然倒下,在那災難的黑色背景下,他26歲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三、中流砥柱 臨危不亂帶領群眾抗震救災的北川縣長---經大忠;

頒獎辭:千鈞一發時,他振聾發聵,當機立斷;四面危機時,他忍住悲傷,力挽狂瀾!他和同志們雙肩擔起一城信心,萬千生命。心繫百姓、忠於職守,凸顯共產黨人的本色。

四、男兒榜樣 冒著生命危險在救災前線搶險的消防隊員---李隆;

頒獎辭:火場、廢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離不棄。他用希望擴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

五、驚世華彩 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張藝謀奧運導演團隊;
頒獎辭:長卷舒展,活字跳躍;聖火激盪,情感噴放。他們用人類共通的語言,讓五千年文明躍然呈現,那一夜,中國驚艷世界。

六、大寫尊嚴 維護奧運聖火尊嚴的殘疾人火炬手---金晶;
頒獎辭:那是光榮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軀擋住殘暴,她用美麗的微笑,傳遞力量。她讓全世界讀懂了奧運的神聖和中國人的驕傲。

七、點燃生命 把聖火送上地球最高點的藏族火炬手---吉吉;
頒獎辭:白的雪,紅的火,刺骨的風,激盪的心。鷹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呼喚讓她飛得更高,她,是高山上綻放的雪蓮.

八、傲拓天疆 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太空行走---「神舟七號」航天員團隊;
頒獎辭:中國人的足跡,從此印進寥廓而深邃的星空,當他們問候世界的時候,給未來留下了深遠的回聲。

九、燭照深山 紮根懸崖小學18年的支教夫妻-- 李桂林;陸建芬
頒獎辭: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19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澱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

十、這就是愛 照顧癱瘓女友34年的蘇州市民---韓惠民

頒獎辭:他用百姓最樸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為深奧的問題:有比愛情更堅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偉的殿堂,34年的光陰,青絲轉成白發,不變的是真情。

特別獎:全體中國人
2008年的中國經歷了太多悲愴和喜悅,在抗擊暴風雪、抗震救災、舉辦奧運會、神七航天員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國人用堅韌、勇敢、智慧向中國和世界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B. 2008感動中國人物事跡

1、錢學森: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

這位科技界巨擘,歷經艱難於1955年回到祖國後,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他為組織領導新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的研究發展工作發揮了巨大作用,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迅速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頒獎詞】

在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

2、閔恩澤:為中國製造了催化劑

上世紀60年代,閔恩澤為中國自主開發了微球硅鋁裂化催化劑,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也為我國煉油催化劑製造技術奠定了基礎。近年來,閔恩澤進入綠色化學的研究領域,把催化劑科學技術擴展到了應用於生物質資源的加工利用。2001年起,他指導的生物柴油生產和應用的研究已經取得長足進展。

【頒獎詞】

在國家需要的時候,他站出來!燃燒自己,照亮能源產業。把創新當成快樂,讓混沌變得清澈,他為中國製造了催化劑。點石成金,引領變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國科學的催化劑!

3、胡鴻烈 鍾期榮:散盡家產培養人才

這是兩位均已89歲高齡的老人,香港樹仁大學創辦人。
胡鴻烈及鍾期榮夫婦1953年學成回香港後,一直是執業律師。因感於許多年輕人沒錢上大學,1971年他們出資創辦樹仁學院,培養數以萬計的人才。兩人創立樹仁學院,奉上畢生積蓄估計至少4至5億元。

【頒獎詞】

獅子山下的愚公,香江邊上的夫子。賢者伉儷,本可錦衣玉食,卻偏偏散盡家產,一生奔波。為了學生,甘為駱駝。與人有益,牛馬也做。我們相信教育能改變社會,而他們為教育做出楷模。

4、李劍英:16秒內的選擇是犧牲

2006年,李劍英完成訓練任務駕機返航途中,遭遇鴿群撞擊。此時,飛機高度194米,跳傘就能保住生命。從鴿群撞擊點到飛機墜毀點2300米跑道延長線的兩側680米范圍內,分布7個自然村。如果跳傘後飛機失去控制,墜入村莊,後果不堪設想。16秒的時間內,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迫降,壯烈犧牲。

【頒獎詞】

煙籠大地,聲震藍天。星隕大地,魂歸長天,他有22年飛行生涯,可命運只給他16秒!他是一名軍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傾斜。飛機無法轉彎,他只能讓自己的生命改變航向。5、孟祥斌:年輕軍人捨己救人

2007年11月30日,孟祥斌帶著妻子和女兒到金華市區購物。在經過通濟橋時,一名輕生女青年從10多米高的橋上跳下,孟祥斌一邊沖向橋邊,一邊脫掉身上的衣服,跳水救人。10分鍾後,前來救援的摩托艇漸漸靠近了他們,孟祥斌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將女青年托出水面,交到救援人員的手中,自己卻沉入水中,28歲的年輕生命隕落了。

【頒獎詞】

他用一次輝煌的隕落,挽回另外一個生命。別去問值還是不值,生命的價值從來不是用交換體現。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給我們一個溫暖的啟示。

6、李麗:用輪椅畫出愛心軌跡

李麗在1歲時患小兒麻痹症,童年從未站起來過;40歲時再遭厄運,車禍讓她下半身完全癱瘓,從此與輪椅為伴。
她沒有怨天尤人,而是選擇了一條向社會傳播愛心之路。她創辦了「李麗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網站「麗愛天空」,長期從事公益事業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她還成了很多服刑人員的「偶像」。

【頒獎詞】

殘疾打不垮、貧困磨不壞、災難撞不倒,堅強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長。身體被命運拋棄,心靈卻唱出強者的歌。5年時間,溫暖8萬個冰冷的心靈,接受、回報、延伸,她用輪椅為愛心畫出最美的軌跡。

7、方永剛:生命保持在沖鋒姿態

入伍20多年來,方永剛先後出版16部政治理論專著,完成10項國家和軍隊重點科研項目,被譽為「平民教授」「大眾學者」和「科普專家」。2006年11月,方永剛被確診為晚期結腸癌,他從醫院回到學院,堅持為學生上完最後兩節課,還躺在病床上完成了對3名研究生的學期教學和畢業論文寫作輔導任務。

【頒獎詞】

一個真正的戰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一個忠誠的戰士,在垂危的時候,不會忘記自己的使命。他是一位滿懷激情的理論家,更是敢於奉獻生命的實踐者。在信仰的戰場上,他把生命保持在沖鋒的姿態。

8、陳曉蘭:無私無畏堅守醫德

陳曉蘭曾是上海一家地段醫院的理療科醫生。近年來她一直從事醫療器械行業打假,被她揭露的各種醫療器械超過20種,其中8種假劣醫療器械被查處。
在與假劣醫療器械10年的斗爭中,為了取得一手證據,陳曉蘭曾假扮病人,冒著危險「以身試針」。【頒獎詞】

曾經艱難險阻,她十年不輟,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對生命負責。在這個神聖的崗位上,良心遠比技巧重要得多。

9、謝延信:侍奉亡妻家人33年

55歲的謝延信是河南焦作的一名普通工人。1973年,劉延信(後改姓為謝)與同村姑娘謝蘭娥喜結良緣。第二年7月,謝蘭娥去世前,囑咐丈夫要好好照顧自己的爹媽和智障兄弟。此後,劉延信付出了33年的忠貞與孝心,成就了一個大孝至愛、感天動地的謝延信。1979年岳父患重度腦中風,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在了謝延信的肩上。

【頒獎詞】

當命運的暴風雨襲來時,他橫豎不說一句話,生活的重擔壓在肩膀上,他的頭卻從沒有低下!用33年辛勞,延展愛心,信守承諾。他就像是一匹老馬,沒有馳騁千里,卻一步一步地到達了善良的峰頂。

10、羅映珍:用愛喚醒「沉睡」丈夫

2005年10月1日,羅映珍和在雲南省永德縣公安局當民警的丈夫羅金勇回家探望父母,途中羅金勇與3名毒販殊死搏鬥,身受重傷,成了「植物人」。從那以後,羅映珍每天守候在丈夫身旁,含淚寫下了600多篇愛的日記。現在,羅金勇已從深度昏迷的植物人狀態中蘇醒過來。

【頒獎詞】

她用一個傳統中國女人最樸素的方法詮釋了對愛人不離不棄的忠貞。甜蜜不是愛情的標尺,艱難才能映照愛情的珍貴。

●集體獎:「嫦娥一號」研發團隊

這是一支年輕的隊伍,平均年齡僅30歲。副總指揮34歲,副總設計師37歲,總體主任設計師36歲。這是一群航天才俊,3年多來先後攻克了軌道設計、月食問題、數傳定向天線研製、衛星熱設計、導航與控制分系統設計、測控數傳分系統設計、紫外月球敏感器、數管分系統設計等一系列技術難題,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2007年11月7日,當「嫦娥一號」衛星以超出設計預期的精準度進入環月工作軌道的那一刻,舉國歡慶、全民振奮,中國人千年奔月的願望終於夢想成真。

C. 2008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有哪些

還沒評出來,只有候選人名單: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潘作良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李隆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卧龍熊貓人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淶源三姐妹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星星港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韓惠民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何智霞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珠峰火炬隊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羅斌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李元成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余法海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鈕核齡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王燕娜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孫春龍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丁大衛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任菲莉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肖愛國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申其軍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李錫全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高純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蓋起章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黃濤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沈慧俐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李月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蔡麗萍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吳忠紅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高敬德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謝晉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黃久生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簡光洲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馬鵬飛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傅寶珠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杜廣雲,李正潔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1+1工作室"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章鑄、羅鳳仙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汪瑞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吳蘭玉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李桂林、陸建芬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王永慶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神舟七號」航天員團隊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周蘇紅 湯淼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劉德華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侯斌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何軍權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楊威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陸松芳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陳岩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邱光華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嚴情勇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葉志平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袁文婷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湯鴻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瞿萬容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張米亞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譚千秋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楊雲芬母女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王洪發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李林國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蔣小娟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熊寧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導演團隊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金晶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李端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杜麗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鄭廣明 賀晨曦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陳游標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林浩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武文斌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許勇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譚國強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苟曉超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張輝兵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杜正香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向倩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龔天秀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劉向陽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經大忠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李躍進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蔣敏 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唐山十三位農民

D. 感動中國2008年度人物

點燃生命吉吉 2008年5月8日上午9時17分,中國登山隊19名隊員成功登上珠峰之巔並進行了奧運火炬接力,首次實現了奧運聖火在世界之巔的傳遞。中國兌現了7年前的諾言,書寫了奧運史上的一個奇跡!那一刻,全世界的中國人都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請記住造就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逾百年歷史上一道奇觀的5名英雄和他們所在的珠峰火炬隊:第一棒火炬手吉吉,西藏登山隊運動員;第二棒火炬手王勇峰,中國登山隊隊長;第三棒火炬手尼瑪次仁,西藏登山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第四棒火炬手黃春貴,中國農業大學學生;第五棒火炬手次仁旺姆,西藏自治區登山學校學生。
頒獎詞:白的雪,紅的火,刺骨的風,激盪的心。鷹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呼喚讓她飛得更高,她,是高山上綻放的雪蓮。
華彩驚世:張藝謀奧運團隊
開幕式是北京奧運會呈獻給世界的「第一印象」,經過一千多個日夜的努力,奧運開幕式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精彩闡述了中華文明的演進和世界文明的交融,用中國文化打動了世界。總導演張藝謀說,電影做了20多年,從來沒有這種感受。這種機會一生只有一次,當你有幸從事了這樣一個偉大的工作,這是你一生的財富,值了,值了!這是一群太懂得自己民族歷史和文化的人,也是一個知道如何用世界通用的語言介紹中華民族驕傲的團隊,金牌授給他們,現在還不晚。
頒獎詞:長卷舒展,活字跳躍;聖火激盪,情感噴放。他們用人類共通的語言,讓五千年文明躍然呈現,那一夜,中國驚艷世界。

太空中的第一步傲拓天疆「神七」航天員
去年9月25日晚,搭載著3名宇航員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執行中國第3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在72小時的飛行過程中出色地完成了所有任務,9月27日16時43分24秒,翟志剛開始出艙,他在太空邁出第一步,成為中國「太空行走」第一人。楊利偉、費俊龍和聶海勝、「嫦娥一號」研發團隊,他們無一例外地成為當年「感動中國」評選的入圍者,「神舟七號」航天員團隊的當選,更是眾望所歸。飛天的渴望在中華民族的脈搏里流淌了數千年,如今「神七」發射的圓滿成功,再一次復活了一個古老民族關於「飛天夢」的記憶和影像。3名航天英雄用近乎完美的方式舉步量天,將一個古老的人類巡天願景變成了現實。「神七」的成功發射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一個新的里程碑。繼北京奧運會後,「神七」在中國民眾心中激起了新一輪民族自豪感。
頒獎詞:中國人的足跡,從此印進寥廓而深邃的星空,當他們問候世界的時候,給未來留下了深遠的回聲。
普通人的大愛韓惠民
34年前,一場飛來橫禍,把韓惠民和初戀情人吳月瑛分開,吳月瑛癱瘓了。照顧吳月瑛3年多後,韓惠民認識了徐敏芳,而他答應交友的前提是,對方必須同意與他一起照顧吳月瑛。當徐敏芳了解到韓惠民堅持多年不談戀愛只是為了照顧過去的情人,她被韓惠民的一片痴情所打動。1980年,韓惠民與徐敏芳結為伉儷,從此,守護在吳月瑛身邊的又多了一個人。韓惠民和徐敏芳告訴吳月瑛:「我們一定會守護你,照顧你到老!」吳月瑛被深深地感動了,她流下的不再是悲傷的淚水,而是幸福的淚水,更堅定地活下去的淚水…… 一段相知帶來一個漢子34年的照顧,一聲承諾變成一對夫婦共同的看護,一個特殊的傳奇連起兩個普通的家庭。
頒獎詞:他用百姓最樸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為深奧的問題:有比愛情更堅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偉的殿堂,34年的光陰,青絲轉成白發,不變的是真情。
燭照深山李桂林、陸建芬
甘洛縣烏史大橋鄉二坪村是涼山北部峽谷絕壁上的彝寨,海拔2800米,進出極為艱難,村民一年難得下絕壁一次。從漢族地區來的李桂林、陸建芬夫妻紮根這里18年,把知識的種子播種在彝寨。 18年如一日,李桂林、陸建芬夫婦教書育人,共培養了6屆共149名學生。陸建芬現在還是代課老師,1個月的工資才230元。夫婦倆第一次來到北京,連照相機也沒有。是他們,為偏遠山區的教育事業撐起了一片藍天。
頒獎詞: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19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澱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

E. 2008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我要事跡和頒獎詞

感動中國2008年度人物評選揭曉 張藝謀金晶等當選

CCTV.com 2009年02月05日 22:0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專題:2008感動中國

組委會認為,2008年的中國經歷了太多悲愴和喜悅,在抗擊暴風雪、抗震救災、舉辦奧運會、神七航天員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國人用堅韌、勇敢、智慧向中國和世界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組圖<<<

央視網消息:由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感動中國2008年度人物"評選活動今天揭曉,頒獎晚會於2月5日晚20:00在央視一套首播。

經過三個月的評選,《感動中國》活動組委會參考觀眾投票意見,綜合評定出2008年度《感動中國》的人物是:奔忙在冰雪地震災害前線的志願者唐山十三農民,累死在救災前線的青年戰士武文斌,臨危不亂帶領群眾抗震救災的北川縣長經大忠,冒著生命危險在救災前線搶險的消防隊員李隆,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張藝謀奧運導演團隊,維護奧運聖火尊嚴的殘疾人火炬手金晶,把聖火送上地球最高點的藏族火炬手吉吉,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太空行走「神舟七號」航天員團隊,紮根懸崖小學18年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陸建芬,照顧癱瘓女友34年的蘇州市民韓惠民。特別獎的結果出人意料,授予給全體「中國人」。組委會認為,2008年的中國經歷了太多悲愴和喜悅,在抗擊暴風雪、抗震救災、舉辦奧運會、神七航天員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國人用堅韌、勇敢、智慧向中國和世界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感動中國》是中央電視台台年終重頭節目之一,已經舉辦了六年,《感動中國2008年度人物評選》是第七次舉辦,活動從去年10月份啟動,《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推薦的24名候選事跡從12月10日起在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陸續播出,央視網、新浪網舉行的相關網路投票也即時展開,並受到網民追捧,吸引大批網民參與,《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被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

十三農民兄弟:不是歸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鄰里,是素不相識,出手相援。他們用純朴、善良和倔強的行動,告訴了我們「兄弟」的含義。 >>>詳細

李桂林陸建芬: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19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澱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 >>>詳細

武文斌:山崩地裂之時,綠色的迷彩撐起了生命的希望,他豎起了旗幟,自己卻悄然倒下,在那災難的黑色背景下,他26歲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詳細

韓惠民:他用百姓最樸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為深奧的問題:有比愛情更堅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偉的殿堂,34年的光陰,青絲轉成白發,不變的是真情。 >>>詳細

張藝謀奧運團隊:長卷舒展,活字跳躍;聖火激盪,情感噴放。他們用人類共通的語言,讓五千年文明躍然呈現,那一夜,中國驚艷世界。 >>>詳細

金晶:那是光榮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軀擋住殘暴,她用美麗的微笑,傳遞力量。她讓全世界讀懂了奧運的神聖和中國人的驕傲。 >>>詳細

吉吉:白的雪,紅的火,刺骨的風,激盪的心。鷹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呼喚讓她飛得更高,她,是高山上綻放的雪蓮。 >>>詳細

神七航天員:中國人的足跡,從此印進寥廓而深邃的星空,當他們問候世界的時候,給未來留下了深遠的回聲。 >>>詳細

李隆:火場、廢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離不棄。他用希望擴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 >>>詳細

經大忠:千鈞一發時,他振聾發聵,當機立斷;四面危機時,他忍住悲傷,力挽狂瀾!他和同志們雙肩擔起一城信心,萬千生命。心繫百姓、忠於職守,凸顯共產黨人的本色。 >>>詳細

特別獎——全體「中國人」 >>>詳細

F. 2008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唐山13農民自費赴湘抗雪災 大地震曾受南方幫助
「三十年前唐山大地震時,全國人民都在支援我們,現在南方遭了雪災,我們也應該去支援他們。」唐山市玉田縣東八里鋪村村民宋志永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2月6日,也就是大年三十下午,宋志永與同村的12位普通農民一起,自費包車奔赴湖南,去幫助當地人民抗雪救災,重建電網。
於是在湖南省受災最嚴重的郴州市搶險救災第一線,便有了一支由13位唐山農民組成的救災小分隊。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王加祥62歲,年齡最小的王金龍只有19歲。
昨天上午,燕趙都市報記者在東八里鋪村見到了這13位村民的家人,也電話聯繫到了正在湖南省郴州市救災的英雄。
南方雪災牽動唐山農民心
2007年入冬以來,我國南方發生的罕見雪災牽動著唐山眾多老百姓的心。得知那裡受災嚴重,唐山市玉田縣東八里鋪村村民宋志永再也坐不住了,他想親手幫助南方人民抗擊雪災。「我也琢磨了好長時間,一直想怎麼支援南方。臘月二十八那天我才決定,要自費到湖南去幫助救災。」宋志永在電話中告訴記者,在他的倡議下,同村王保國、王加祥等12位村民也都決定和宋志永一起趕往湖南。
於是,他們租了一輛麵包車,准備好了鍬、鎬等工具,准備大年三十齣發奔赴湖南。
家人成為堅強後盾
2月5日,宋志永將自己的決定告訴了妻子張寧。
一聽宋志永說這件事,張寧心裡便咯噔一下。馬上就要過年了,誰不想一家人團團圓圓地過個大年,張寧當然不願意丈夫大年三十遠行。
「我一看她不太願意讓我去,就趕緊勸她」,宋志永告訴記者,「我和她說,三十年前唐山大地震的時候,全國人民都支援我們,現在南方遭了災,我們當然要去支援他們。」張寧很快被說服了,開始精心地為宋志永收拾行囊。
「大年三十,從來都是一家人過團圓年,今年就少了一個,心裡不好受。」宋志永的母親汪淑珍說,「可是想到大地震時,自己的病還是上海醫療隊醫生治好的,今天兒子去搶險救災,我不能拖他的後腿。」
13位農民年三十赴湖南
2月6日下午,宋志永拿著家裡的3萬多元錢和一封村裡開的介紹信,與其他人一起奔赴湖南。
「一開始我們還在考慮怎麼去,因為鐵路和公路都不好走。後來看了新聞才知道,高速公路已經通車了,可以開車去。」宋志永說,經過25個小時的奔波,大年初一,宋志永一行13人來到了湖南長沙。
令他們沒想到的是,長沙附近的搶險救災工作已基本結束。於是,13個人在當地救災指揮部門安排下,連夜趕路,大年初二趕到了受災最嚴重的郴州市,被當地抗災指揮部編入一個由40餘人組成的抗災先鋒隊,幫當地重建幾乎陷於癱瘓狀態的電網。
小分隊趕赴郴州搶險救災
昨天上午11時55分,記者電話聯系宋志永時,他正在距離郴州市100餘公里的一座山上維修損壞的高壓電塔。
小分隊的主要任務就是深入山區清理通往山頂電塔的山路上的積雪,並且將准備替換的設備運上山,將損壞的設備從山上背下來,平均每個人都要背二三十公斤的重量,一個小時打個來回。
宋志永告訴記者,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野外的山上工作,每天早晨5時30分起床,要一直工作到晚上7時許才能收工。最讓13位農民不習慣的是,湖南所有的菜裡面都要放辣椒。「太辣了,我們根本適應不了,有時候就自己買點方便麵、火腿腸充飢。」宋志永笑著說。
為救災8天花了近3萬元
由於此次活動是自發自願的,所以全部費用都由宋志永一人承擔。雖然在出發前,宋志永從家裡拿了3萬多元錢,可是短短8天里,3萬元已所剩無幾,其中包括租車的費用,外加汽油錢、一行人的吃穿住用以及用葯等。
13位農民義舉感動郴州
昨天晚上7時許,記者又一次聯系了宋志永,他們剛剛從山上下來,准備回去休息。
提起現在的工作,宋志永顯得十分自豪。「整個郴州只有我們這么一支志願者隊伍。不論走到哪兒,老百姓都特別感謝我們,不停地對我們說謝謝,我們聽了心裡暖烘烘的,幹活更起勁了。」宋志永說,「我們一定不辜負家鄉父老對我們的希望,不會給唐山丟臉,要干到最好。」
宋志永說,如果不出意外,在正月十五以前,郴州市90%的用電將會恢復,到那時,他們一行13人就會趕回唐山過元宵節,與家人團聚。

G. 2008感動中國人物是

每個中國人對剛剛過去的2008年的記憶肯定是復雜的,震撼、悲慟、溫暖、自豪,強烈的情感,交織、充盈著我們的心田,催人淚下。昨晚8時,中央電視台在第一套節目播出2008年感動中國人物的頒獎儀式,再次觸動了我們內心中最柔軟的一處。頒獎儀式此次打破常規,將年度特別獎授予了全體中國人。 「2008年的中國經歷了太多悲愴和喜悅,在抗擊暴風雪、抗震救災、舉辦奧運會、『神七』航天員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國人用堅韌、勇敢、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力量。」評獎組委會在頒獎詞中提到。 央視《感動中國》製片人朱波說:「但在年度特別獎上,我們今年卻難以取捨。整個2008年帶給我們震撼、感動、驚喜和痛愴。最終我們決定將這個獎項授予全體中國人,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08年大事的感受者、親歷者、受害者、拯救者。我們希望感動不是一件奢侈品,它是能夠與我們相伴的生活常態。能感動中國的人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就是我們自己。」據《北京青年報》 沒有你我,就不會有這樣的2008 央視昨晚特別獎頒獎時的解說詞如下:穿過2008這平凡而又偉大的一年,我們由衷地從心底里發出一個聲音:「中國加油!」是災難,也是力量的凝聚。生死相依,生死相助,我們在一起;是歡樂,也是精神的檢閱,微笑相連,激情相遞,我們在一起;這是一張又一張陌生的面孔,在這個瞬間被我們記住,這是一個又一個無言的身影,在這樣的場景被我們銘記,這是一個又一個感動的聲音,在這樣的時刻被我們傳遞,因為他就是我和你。 2008,為什麼我們眼中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們的心在2008緊緊地與祖國貼在一起,在2008,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人。 2008,咱們中國人真是同悲同喜,咱們曾經那麼深情地互相凝視,曾經那麼信賴地彼此溫暖。在2008年,中國人不是一個又一個個體,而是一個團結在一起的整體。如果沒有你,沒有他,沒有你們,沒有他們,沒有我們,沒有咱們,就不會有這樣的2008,就不會有這樣的中國。我們完全有理由為我們自己感到驕傲。所以感動中國特別獎的獲得者是中國人。據央視 新聞鏈接 往年特別獎給了誰 2002年,《感動中國》將特別大獎授予了「舍小家為大家的三峽移民」;

H. 感動中國2008年度人物特別獎為什麼授予全體「中國人」

因為2008年的中國經歷了太多悲愴和喜悅,在抗擊暴風雪、抗震救災、舉辦奧運會、「神七」航天員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國人用堅韌、勇敢、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力量。

央視《感動中國》製片人朱波說:「在年度特別獎上,我們今年卻難以取捨。整個2008年帶給我們震撼、感動、驚喜和痛愴。最終我們決定將這個獎項授予全體中國人,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08年大事的感受者、親歷者、受害者、拯救者。我們希望感動不是一件奢侈品,它是能夠與我們相伴的生活常態。能感動中國的人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就是我們自己。」

(8)2008感動中國人物擴展閱讀:

央視特別獎頒獎時的解說詞如下:

穿過2008這平凡而又偉大的一年,我們由衷地從心底里發出一個聲音:「中國加油!」是災難,也是力量的凝聚。生死相依,生死相助,我們在一起;是歡樂,也是精神的檢閱,微笑相連,激情相遞,我們在一起。

這是一張又一張陌生的面孔,在這個瞬間被我們記住,這是一個又一個無言的身影,在這樣的場景被我們銘記,這是一個又一個感動的聲音,在這樣的時刻被我們傳遞,因為他就是我和你。

2008,為什麼我們眼中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們的心在2008緊緊地與祖國貼在一起,在2008,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人。

2008,咱們中國人真是同悲同喜,咱們曾經那麼深情地互相凝視,曾經那麼信賴地彼此溫暖。在2008年,中國人不是一個又一個個體,而是一個團結在一起的整體。如果沒有你,沒有他,沒有你們,沒有他們,沒有我們,沒有咱們,就不會有這樣的2008,就不會有這樣的中國。我們完全有理由為我們自己感到驕傲。所以感動中國特別獎的獲得者是中國人。

I. 2008年的感動中國人物都有哪些他們分別是哪裡的

大愛至朴 十三農民兄弟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唐山十三農民兄弟的頒獎詞:不是歸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鄰里,是素不相識,出手相援。他們用純朴、善良和倔強的行動,告訴了我們「兄弟」的含義。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劉姝威: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正是他們及無數個他們這樣的人,在2008年撐起了中國的脊樑。

王振耀:在國家巨大災難面前,他們以無聲有力的行動,宣告了民間志願救災時代的來臨。

唐山十三位農民 (自發去災區救災的農民兄弟)

宋志永、楊國明、楊東、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寶國、王寶中、曹秀軍、尹福、宋久富、楊國平、王金龍。均為男,河北唐山人 年齡最大62歲、最小19歲 農民

2008年初,特大雪災襲擊了華南地區,湖南郴州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沒有上級號召,也沒有組織要求,河北唐山13個農民除夕那天租了輛中巴車出發,頂風冒雪來到那裡參與救災。

這13個來自唐山市玉田縣東八里鋪村二組的農民,自己准備了工具,初二上午趕到郴州電力搶險指揮部,成了湖南電力安裝工程公司一支編外「搬運隊」,每天起早貪黑、踏雪履冰為搶修工地扛器材、搬材料、抬電桿。 2月23日,在工作了16天之後,這13位農民兄弟離郴返鄉,許多郴州市民在得知這一消息後,自發趕來為他們送行。他們還被郴州市授予「榮譽市民」的稱號。

5月12日下午,在得知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後,宋志永和12位兄弟商量後,幾經輾轉來到災情最重的北川縣城,成為最早進入北川的志願者之一。他們用最原始的方法——鐵錘砸、鋼釺撬、徒手刨,不斷尋找倖存者。只要哪裡需要,他們就到哪裡。他們與解放軍、武警戰士一起,搶救出25名倖存者,刨出近60名遇難者遺體。

燭照深山 李桂林、陸建芬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李桂林、陸建芬的頒獎詞: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19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澱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阿來:鄉村教育是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鄉村教師是偉大的,卻不應該被遺忘。

閻肅寫下這樣深情的評價: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陽和溫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

李桂林、陸建芬 (懸崖小學的支教夫妻)

男,42歲,彝族村寨甘洛縣烏史大橋鄉二坪村教師。

女,41歲,彝族村寨甘洛縣烏史大橋鄉二坪村代課教師。

甘洛縣烏史大橋鄉二坪村,是涼山北部峽谷絕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絕壁都要攀爬5架木製的雲梯,進出極為艱難,村民一年難得下絕壁一次。就是在如此艱險的環境下,從漢族地區來的李桂林、陸建芬夫妻紮根這里18年,把知識的種子播種在彝寨,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雲梯"。

1990年,李桂林夫妻來到這里,村民的落後與貧苦深深的震撼了這對彝族夫妻。強烈的同情心和民族感使李桂林堅定了紮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他與妻子18年如一日地教書育人,共培養了六屆學生共149人,其中有22人是從外村慕名而來的。李桂林本人還兩度被評為縣優秀教師。

二坪--這個過去的"文盲村窮山村",現在成了"文化村"。昔日的荒涼到今天的精神巨變,與這兩位老師付出的心血是分不開的。他們為偏遠山區的教育事業撐起了一片藍天。

死的光榮 武文斌(圖為武文斌之父)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武文斌的頒獎詞:山崩地裂之時,綠色的迷彩撐起了生命的希望,他豎起了旗幟,自己卻悄然倒下,在那災難的黑色背景下,他26歲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於丹:「犧牲」在今天的語境中已經有些陌生,武文斌是一個英雄主義漸行漸遠時代下真正的英雄。

任衛新:雖然他只是一名士官學員,還沒有建立功勛, 這片土地永遠珍存著他的汗漬、體溫和靈魂。

武文斌 (為救災活活累死的小戰士)

男,26歲,濟南軍區鐵軍某師炮指連士官學員。

一個戰士倒在了抗戰救災的第一線,上萬民眾為他哭別。所有參加弔唁的人都與武文斌素昧平生,他們只聽說:一位解放軍戰士在抗震救災中活活累死了!僅這一句話,已經讓人們淚流滿面。13萬子弟兵在抗震救災中捨生忘死的表現,留給人們太多太多的感動……

這個戰士,就是濟南軍區鐵軍某師炮指連士官學員武文斌。

6月17日晚,他和戰友們冒著大雨將8車50噸重的活動板房建材全部卸載完後,累得癱倒在泥水地上。就在這個夜晚,他因勞累過度,引起肺部大出血而停止了年輕的生命。

5月13日,當部隊接到急赴災區的命令時,武文斌被告知後留,一向脾氣溫和的他急了眼,堅決要求上前線。

「我們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對得起身上的這身軍裝。」武文斌對戰友們說。在他參與抗震救災的32個日子裡,他總是找活干、搶活干,幹完份內的事,就去幫著其他班排干,別人攔也攔不住。他身上的迷彩服總是濕了又干,幹了又濕。戰友們說,他的心裡裝的全是災區群眾。

J. 感動中國2008年度人物的候選人名單

主要事跡
宋志永、楊國明、楊東、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寶國、王寶中、曹秀軍、尹福、宋久富、楊國平、王金龍。均為男,河北唐山人,年齡最大62歲,最小19歲,農民。
2008年初,特大雪災襲擊了華南地區,湖南郴州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沒有上級號召,也沒有組織要求,河北唐山13個農民除夕那天租了輛中巴車出發,頂風冒雪來到那裡參與救災。
這13個來自唐山市玉田縣東八里鋪村二組的農民,自己准備了工具,初二上午趕到郴州電力搶險指揮部,成了湖南電力安裝工程公司一支編外「搬運隊」,每天起早貪黑、踏雪履冰為搶修工地扛器材、搬材料、抬電桿。 2月23日,在工作了16天之後,這13位農民兄弟離郴返鄉,許多郴州市民在得知這一消息後,自發趕來為他們送行。他們還被郴州市授予「榮譽市民」的稱號。
2008年5月12日下午,在得知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後,宋志永和12位兄弟商量後,幾經輾轉來到災情最重的北川縣城,成為最早進入北川的志願者之一。他們用最原始的方法——鐵錘砸、鋼釺撬、徒手刨,不斷尋找倖存者。只要哪裡需要,他們就到哪裡。他們與解放軍、武警戰士一起,搶救出25名倖存者,刨出近60名遇難者遺體。
頒獎辭
不是歸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鄰里,是素不相識,出手相援。他們用純朴、善良和倔強的行動,告訴了我們「兄弟」的含義。
推選理由
劉姝威: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正是他們及無數個他們這樣的人,在2008年撐起了中國的脊樑。
王振耀:在國家巨大災難面前,他們以無聲有力的行動,宣告了民間志願救災時代的來臨。 主要事跡
李桂林,男,42歲,彝族村寨甘洛縣烏史大橋鄉二坪村教師。
陸建芬,女,41歲,彝族村寨甘洛縣烏史大橋鄉二坪村代課教師。
甘洛縣烏史大橋鄉二坪村,是涼山北部峽谷絕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絕壁都要攀爬5架木製的雲梯,進出極為艱難,村民一年難得下絕壁一次。就是在如此艱險的環境下,從漢族地區來的李桂林、陸建芬夫妻紮根這里18年,把知識的種子播種在彝寨,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雲梯。
1990年,李桂林夫妻來到這里,村民的落後與貧苦深深的震撼了這對漢族夫妻。強烈的同情心和民族感使李桂林堅定了紮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他與妻子18年如一日地教書育人,共培養了六屆學生共149人,其中有22人是從外村慕名而來的。李桂林本人還兩度被評為縣優秀教師。
二坪--這個過去的文盲村窮山村,現在成了文化村。昔日的荒涼到今天的精神巨變,與這兩位老師付出的心血是分不開的。他們為偏遠山區的教育事業撐起了一片藍天。
頒獎辭
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18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澱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
推選理由
阿來:鄉村教育是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鄉村教師是偉大的,卻不應該被遺忘。
閻肅: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陽和溫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 主要事跡
武文斌,男,26歲,濟南軍區鐵軍某師炮指連士官學員。
一個戰士倒在了抗戰救災的第一線,上萬民眾為他哭別。所有參加弔唁的人都與武文斌素昧平生,他們只聽說:一位解放軍戰士在抗震救災中活活累死了!僅這一句話,已經讓人們淚流滿面。13萬子弟兵在抗震救災中捨生忘死的表現,留給人們太多太多的感動……
這個戰士,就是濟南軍區鐵軍某師炮指連士官學員武文斌。
6月17日晚,他和戰友們冒著大雨將8車50噸重的活動板房建材全部卸載完後,累得癱倒在泥水地上。就在這個夜晚,他因勞累過度,引起肺部大出血而停止了年輕的生命。
5月13日,當部隊接到急赴災區的命令時,武文斌被告知後留,一向脾氣溫和的他急了眼,堅決要求上前線。
「我們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對得起身上的這身軍裝。」武文斌對戰友們說。在他參與抗震救災的32個日子裡,他總是找活干、搶活干,幹完份內的事,就去幫著其他班排干,別人攔也攔不住。他身上的迷彩服總是濕了又干,幹了又濕。戰友們說,他的心裡裝的全是災區群眾。
頒獎辭
山崩地裂之時,綠色的迷彩撐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樹起了旗幟,自己卻悄然倒下,在那災難的黑色背景下,他26歲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推選理由
於丹:「犧牲」在今天的語境中已經有些陌生,武文斌是一個英雄主義漸行漸遠時代下真正的英雄。
任衛新:雖然他只是一名士官學員,還沒有建立功勛, 這片土地永遠珍存著他的汗漬、體溫和靈魂。 主要事跡
經大忠,男,羌族人,44歲,中共黨員,現任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
在汶川大地震中,北川縣是受災最嚴重的縣。地震發生時,北川縣長經大忠正在開會,他果斷的組織與會人員疏散,並用最快速度將縣城裡的8000多倖存群眾集中在安全區域。全面的救援工作展開以後,經大忠成為北川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副指揮長,始終戰斗在第一線。
5月14日下午,經大忠帶領工作人員在廢墟中救起了一個小女孩。當經大忠抱著孩子往擔架跑的時候,孩子一直在哭泣。經大忠摸著她的臉,安慰她:「別怕,孩子,爸爸救你來了!」這一幕讓在場的所有人動容。
地震發生後,經大忠3天3夜沒有合眼,他說,「群眾是我們的兄弟姐妹,只有我們捨命,被埋的人才有更大的希望獲救。」
震後,北川縣城大部分被埋。經大忠家中的6個親人全部遇難。
頒獎辭
千鈞一發時,他振聾發聵,當機立斷;四面危機時,他忍住悲傷,力挽狂瀾!他和同志們雙肩擔起一城信心,萬千生命。心繫百姓、忠於職守,凸顯共產黨人的本色。
推選理由
陳小川: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這捨命的縣長,是今天所有幹部的一面鏡子。
紀寶成:沒有豪言壯語,只有一馬當先的身體力行。這樣的幹部,一定能帶領災區人民看見新的希望! 主要事跡
李隆,男,31歲,中共黨員,河南省鄭州市公安消防支隊特勤大隊副大隊長。
在2008年5月赴四川抗震救災戰斗中,已擔任鄭州市公安消防支隊特勤大隊副大隊長的李隆和戰友們在異常險惡的環境下,不怕犧牲,連續作戰,在廢墟下先後救出57名群眾,其中五人生還,包括被困104個小時的李青松和被困124個小時的卞剛芬,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救援的奇跡。
李隆1995年加入公安消防隊伍,嚴格要求自己,刻苦訓練,在重大滅火搶險救援事故現場從未退縮過。鑽火場,堵泄漏,他總在最容易發生危險的位置。李隆先後參加滅火救援戰斗3170多次,搶救遇險群眾760餘人,為保衛人民群眾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
他先後榮立個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獲得 「五四青年獎章」公安消防部隊「滅火救援尖兵」, 「全國抗震救災模範」等榮譽稱號。
頒獎辭
火場、廢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離不棄。他用希望擴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
推選理由
陸小華:廢墟里與死神搏鬥,絕地助人求生;他用忠誠和勇敢書寫了消防官兵的壯麗人生。
陳小川:從淡定的表情和災區群眾的歡呼掌聲中,我感到他身上體現的公安消防戰士職業道德的高尚。 主要事跡
韓惠民,男,55歲,蘇州人。
韓惠民和妻子徐敏芳默契「配合」,共同照顧一位癱瘓病人,已經持續了整整34年。不過,讓一般人難以理解的是,這位長期卧床的病人正是韓惠民年輕時的初戀情人……
1972年,韓惠民與比他小1歲的吳月瑛同在蘇州滄浪區工業澱粉廠工作。雖然兩人彼此從未說過一個「愛」字,但兩人已是形影不離,心心相印。
1974年4月的一天,吳月瑛坐著三輪機動車回廠。機動車突然側翻,吳月瑛被拋落在人行道,當場昏迷。經搶救,昏迷多日的吳月瑛脫離了生命危險,但頸椎中樞神經斷裂,手術後用鋼板固定,再也不能站立,也不能坐,只能躺在床上。韓惠民在吳月瑛住院的日子裡,自己日夜守護在她身邊,喂飯、端尿,陪她說話解悶。出院後,韓惠民也一直悉心照顧她。
吳月瑛癱瘓後的3年多時間里,不少熱心人要給韓惠民介紹女朋友,都被他婉言謝絕。吳月瑛多次勸說韓惠民盡快成個家,但他就是不聽,他暗下決心,要一直守護著她,哪怕不結婚,也要守護她一輩子!
在吳月瑛和她父母的屢次勸說下,韓惠民終於答應找女朋友。不過他有個前提,對方必須同意與他一起照顧吳月瑛。經人介紹,韓惠民認識了徐敏芳。當徐敏芳了解到韓惠民堅持多年不談戀愛,只為照顧過去的情人,她被韓惠民的一片痴情所打動。
1980年,韓惠民與徐敏芳結為伉儷。從此,守護在吳月瑛身邊的又多了一個人。
34年傾情照料,如今韓惠民與吳月瑛兩家人早已成了自家人。韓惠民的女兒認了吳月瑛當干媽,退休在家的徐敏芳只要一有空,就來到吳月瑛家裡坐坐,跟她講講家長里短的事情。
徐敏芳感慨地告訴記者,這么多年走過來,丈夫早已成了吳月瑛的精神支柱,從年輕時的愛情到親人般的依賴,她能理解也非常支持。韓惠民和徐敏芳告訴吳月瑛:「有我們在,一定會守護你,照顧你一直到老!」吳月瑛被深深地感動了,這次她流下的不再是悲傷的淚水,而是幸福的淚水,更堅定地活下去的淚水……
頒獎辭
他用百姓最樸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為深奧的問題:有比愛情更堅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偉的殿堂,34年的光陰,青絲轉成白發,不變的是真情。
推選理由
陸小華:一段相知帶來一個漢子34年的照顧,一聲承諾變成一對夫婦共同的看護,一個特殊的傳奇連起兩個普通的家庭。
陳淮:啥叫愛?愛就是一生的承諾,就是性命相托。 主要事跡
金晶,女,27歲,殘疾人擊劍隊員,29屆奧運會境外火炬手。
法國當地時間4月7日中午,北京奧運火炬傳遞在法國巴黎開始環球傳遞第5站,當天,幾名藏獨分子試圖從中國火炬手金晶手中搶走火炬,干擾北京奧運聖火的傳遞。坐在輪椅上的金晶面對暴行,毫不畏懼,用雙手緊緊抱著火炬,同時臉上流露出驕傲的神情。雖然她被威脅、被毆打,但她手中的火炬始終沒有被搶走。
金晶用她那殘弱的身軀捍衛了奧運精神。這個情景打動了在場所有的人。
頒獎辭
那是光榮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軀擋住殘暴,她用美麗的微笑,傳遞力量。她讓全世界讀懂了奧運的神聖和中國人的驕傲。
推選理由
張瑞敏:金晶勇敢地用殘缺的身體保護奧運火炬,這勇敢源自深深的愛國情。
閻肅:柔弱的你面對那環伺的猙獰。不屈的尊嚴寫進斑斕青史,是金子,始終亮晶晶! 主要事跡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電影導演張藝謀
副總導演: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舞團團長張繼鋼、國家歌舞團副團長陳維亞
開幕式是北京奧運會呈獻給世界的「第一印象」,在整個奧運會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水平如何,直接決定著我們能否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2005年,張藝謀、張繼鋼、陳維亞等人被任命為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總導演,負責整個開閉幕式的創作和實現。
為更好地展現「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主題口號的深刻內涵,體現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突出「文明」、「和諧」兩大主題,張藝謀和他的團隊推掉了高昂報酬的商業合作,帶領他的團隊夜以繼日的工作。經過一千多個日夜的努力,奧運開幕式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精彩闡述了以中華文明的演進和世界文明的交融,用中國文化打動了世界。
頒獎辭
長卷舒展,活字跳躍;聖火激盪,情感噴放。他們用人類共通的語言,讓五千年文明躍然呈現,那一夜,中國驚艷世界。
推選理由
於丹:他們的中國式的寫意圓了世界一份夢想,這不是中國的展示,而是世界的融通。
朱玉:這是一群太懂得自己民族歷史和文化的人,也是一個知道如何展示中華民族驕傲的團隊,金牌授給他們,現在還不晚。 主要事跡
把聖火送上最高的地方,書寫奧運史上的奇跡。
第一棒火炬手:吉吉,女,西藏登山隊運動員。
第二棒火炬手:王勇峰,中國登山隊隊長。
第三棒火炬手:尼瑪次仁 西藏登山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
第四棒火炬手:黃春貴,中國農業大學學生。
第五棒火炬手:次仁旺姆,女,西藏自治區登山學校學生。
2008年5月8日上午九時十七分,中國登山隊十九名隊員成功登上珠峰之巔並進行了奧運火炬接力,首次實現了奧運聖火在世界之巔的傳遞。2008北京奧運聖火終於在海拔8844.43的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點燃!來自奧林匹亞的聖火終於登上了世界最高峰!聖火耀珠峰的盛景終於呈現在世人面前!中國兌現了2001年的諾言,書寫了奧運史上的一個奇跡!
珠峰火炬隊當天凌晨3點出發。登頂的激情和傳遞奧運聖火的動力激發著隊員們神速前進。隊員們的前進速度甚至超過了事前的預估,9點10分,來自奧林匹亞的聖火第一次在珠峰燃燒,第一棒火炬手吉吉高舉的祥雲火炬與聖火在珠峰實現完美融合。經過王勇峰、尼瑪次仁、黃春貴三位火炬手的傳遞之後,站在珠峰頂的次仁旺姆高舉火炬,奧運聖火在珠峰躍動!
那一刻全世界的中國人都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而這五名英雄和他們所在的珠峰火炬隊克服了重重困難,實現了所有中國人的夢想。
頒獎辭
白的雪,紅的火,刺骨的風,激盪的心。鷹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呼喚讓她飛得更高,她,是高山上綻放的雪蓮。
推選理由
杜玉波:把最純潔的奧林匹克聖火送到最神聖的人類之巔,完成的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百年期盼,更有她對心愛之人深深地懷念。
王曉暉:在高山上,每走一步路,吉吉都用愛和夢想在把溫暖催燃,所以吉吉踏出的是人類最強之音。 主要事跡
翟志剛,男,漢族,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二級航天員,上校軍銜。
劉伯明,男,漢族,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二級航天員,上校軍銜。
景海鵬,男,漢族,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二級航天員,上校軍銜。
北京時間9月25日晚,搭載著3名宇航員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執行中國第三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任務的主要內容是實施中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突破和掌握出艙活動相關技術,同時開展衛星伴飛、衛星數據中繼等空間科學和技術實驗。
這三位航天員是經過艱苦的訓練從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翟志剛曾入選神五梯隊;三人都曾入選神六梯隊。
他們在72小時的飛行過程中出色的完成了所有任務,航天員翟志剛成為了中國太空行走第一人。
2008年9月27日16點43分24秒,翟志剛開始出艙,他在太空邁出第一步。16點59分,他結束太空行走,返回軌道艙。
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號飛船成功返回地球。
神舟七號飛船順利著陸後,翟志剛出艙後發表講話:中國航天員進行了首次出艙活動,使命光榮,充滿挑戰,結果圓滿,我為祖國感到驕傲!
神七的成功發射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一個新的里程碑。繼奧運後,神七在中國民眾心中激起了新一輪民族自豪感。
頒獎辭
中國人的足跡,從此印進寥廓而深邃的星空,當他們問候世界的時候,給未來留下了深遠的回聲。
推選理由
杜玉波:炎黃子孫留在浩渺太空中的這一小步,豁然自信、腳步穩健,展現的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姿態與力量源泉。
陳章良:翱翔太空的三位勇士,掀起了中國民眾新一輪的民族自豪感,向世人表明了夢想與航空共起飛的豪邁與快意。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組委會認為,2008年的中國經歷了太多悲愴和喜悅,在抗擊暴風雪、抗震救災、舉辦奧運會、「神七」航天員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國人用堅韌、勇敢、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力量。

熱點內容
明凱照明 發布:2021-09-07 23:34:46 瀏覽:22
下跌的股票全賣還是賣一半 發布:2021-09-07 23:34:38 瀏覽:620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 發布:2021-09-07 23:33:28 瀏覽:835
通達信好股票主圖指標 發布:2021-09-07 23:33:22 瀏覽:2
今天華蘭生物股票怎麼樣 發布:2021-09-07 23:32:55 瀏覽:901
申聯生物是新上市的股票嗎 發布:2021-09-07 23:32:45 瀏覽:360
股票重組復牌首日漲跌幅限制 發布:2021-09-07 23:31:16 瀏覽:371
如何挑選長期投資的股票 發布:2021-09-07 23:31:14 瀏覽:183
機構調研最多的股票2020 發布:2021-09-07 23:29:17 瀏覽:306
股票中總成本均價線是什麼指標 發布:2021-09-07 23:29:16 瀏覽: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