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三兄弟
⑴ 潮汕話有多少年的歷史
潮汕話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CCTV大國人文紀錄片稱:「潮州話是唐以前可以追朔至先秦的中國古代漢語的遺存之一,是中國最古老的官方語言之一,是秦統一之後不斷被改造被吞噬的語言正宗」 。
潮州話源自古閩南語莆田話,在唐朝中後期,北宋期間、南宋末期,元朝後期的亦思法杭兵亂,明朝時、清朝的嚴酷的沿海遷界時陸續有福建莆田人移民如今的潮州地區,移民原因是福建莆田人口過多和逃避因逃避外軍入侵導致戰亂,南宋末期,因逃避外軍入侵導致的戰亂,南宋末年那一次規模最大,十幾萬福建莆田人移民到如今的潮州地區。
福建古莆田話屬於閩語,現在莆仙話則已因受省城福州話不少影響。事實上,莆田移民是非常著名的事件。
(1)莆田三兄弟擴展閱讀:
據有關史料載,潮語初始於秦、漢時期,成型於唐、宋,到了明末清初,才形成自己獨立的語言體系。主體是中原的古漢語,混雜問方言,音韻與現今的其他閩南話大體相同。如今的潮州人與泉漳人仍可用一些簡單的生活方言交流。
閩南語方言的一種,潮州話,也是現今全國最古遠、最特殊的方言之一。對潮州人來說,潮州話是維系感情的紐帶,有巨大凝聚力。尤其在異域他鄉,鄉音相同,就是「家己人(ga¹ gi⁷ nang⁵)」。
語言特點:
潮州話的特點概括起來就是語法特殊、詞彙豐富、音韻獨特、古語義多等。
古「平」、「上」、「去」、「入」四聲,潮州話分化成陰陽兩類為「陰平」、「陰上」、「陰去」、「陰入」、「陽平」、「陽上」、「陽去」、「陽入」八聲。
客人叫人客,母雞叫雞母,台風叫風台,步行叫行路,鐵鍋叫鼎,瓶子叫樽。潮州話中保留著古漢語特徵,潮語一字多義,一個「食」字,幾乎包括了喝、吃、飲、吮、吸等所有的口腔飲食動作,如食(吸)煙、食(喝)酒、食(啃)蔗、食(飲)水等。
⑵ 莆仙文化的地方特色
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版圖中,位於福建東南一隅的莆田市(古稱興化軍、興化府),似乎是個並不顯眼的小地方。然而,在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寶庫中,莆田「文獻名幫」不但能以其光輝燦爛的累累文化碩果為世人所稱頌,而且能以其求真、向善、重教、崇德的文化特色,在各地域文化中獨領風騷,並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本文就文獻名邦四大特色的成因及其現實意義,進行初步的探討。
求真——名邦之支柱
按照宋代大思想家朱熹的解釋,「文」為賢者,「獻」即典籍。也就是說,莆田是個盛出賢人和文章著述的好地方。一般來說,能獲此殊榮的地方,必定具備悠久的文化歷史和豐富的文化積淀為先決條件。但據考證,莆田的文化歷史並不長,自唐末開發至今,總共才1300多年,這與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原文化相比,莆田文化的起步,至少要落後2000多年。然而,就在這方落後貧窮卻又充滿神奇色彩的土地上,自唐朝中葉以來,莆田文壇人才輩出,涌現出如黃滔、徐寅、蔡襄、鄭樵、林光朝、劉克庄、黃仲昭、鄭紀、柯維騏、林兆恩等一大批在福建、全國乃至世界上有影響的著作家。尤為可觀的是,莆仙人(莆田仙游)著書立說的勢頭,從剛起步就呈現出與眾不同的強勁勢頭:唐末25部,宋朝即高達2632部,其中《全宋詩》精選(第七三四二頁)作者黃中庸(1030-1110),字長行,號軍城居士,北宋文學家,政治家。)《紅樓夢》四大家族中生活原型黃氏先祖由鞏溪徙軍城始祖西驛前街府西巷(即今莆田城西雷山巷110號其黃太常寺卿第故居尚存)。北宋景佑甲戌進士大理寺評事黃寵之子。黃中庸從小受到其父宋進士寶文閣大理寺評事黃寵的熏陶,學習刻苦,勤奮上進,皇佑四年(1052)中福建鄉試舉人,次年,赴京會試第一,即會元;經殿試中進士二甲第一名,即傳臚。歷官江西安福知縣、縣令,北宋治平四年(1067)後,司馬光溫國公薦其才任太常博士擢廣西北海通判,旋任邵武知府,後召入朝為太常卿,入值總理太常院,主持修撰皇帝起居禮賓司廟會,起草禮儀詔誥。 與歐陽修、包拯、趙拚、劉敞、文彥博、富弼、王堯臣、韓琦等齊名,天性渾厚,為人仁惠。溫國公司馬遷薦其才,授浙江提刑。為官寬惠,能斷奇獄,所活甚眾,浙人德之。去日,士民乞留,以溫公論薦累官至太常寺卿、侍中兼樞密院副使。後蔡京惡之,貶為太常博士,辭之,名入元佑黨禁而致仕焉。元朝雖有些下降,為60部,但到明朝又升至944部,至清朝也仍有470部之多。單就乾隆時修撰的《四庫全書》,莆仙人的著作就有43部831卷被收入其書,還有37部345卷被當作存目收錄。在如此眾多的作品中,有不少是皇宮巨著和傳世佳作,其中北宋蔡襄所著的《茶錄》、《荔枝譜》等園藝名著,已被翻譯為英、法文流傳國外;南宋鄭樵著述的《通志》200卷,是莆田自古以來一部影響最大和最為久遠的網路全書式巨著,學術界把《文獻通考》尊稱為《三通》,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南宋著名文學家劉克庄所著的《後村先生大全集》,也是一部具有廣泛影響的文學巨著。
莆仙人的文章著述之所以能在中國文化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最主要的原因,即是這些作品的字里行間,無不浸透著「求真」兩字,也就是說,追求真理和追求科學,是千百年來莆仙仁人志士的最高追求,因而才使得這些作品不但能名重一時,而且流傳百世。其中最具代表必性的人物為鄭樵。
鄭樵(1104~1162),字漁仲,世稱夾漈先生。他的一生幾乎全都是困居在莆田西北萬山之中的夾漈山間。然而,就是這位山林窮儒,不但為中國文化奉獻出一部繼《史記》之後的紀傳體通史,而且為莆田「文獻名邦」作出了六個重要的貢獻:一是以山林窮儒之身在高山虛谷中以一人之力完成一部劃時代的史學世著;二是有志於建設科學;三是提出「《詩》、《書》為可信,然不必字字可信」的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科學論斷;四是力倡知識分子要與廣大勞動人民交換知識;五是強調學習翻譯學以吸取外來文明和傳播中華文化。可以說,鄭樵和他著述的《通志》,對莆田「文獻名邦」地位的確定和得到社會公認,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鄭樵之所以民為一位千古傳頌的偉大史學家和科學思想家,是因為其作品和學術思想無不充滿著「求真」的氣息.因此,「求真」是鄭樵生命力之所在,也正是由於有鄭樵這樣一大批仁人志士以「求真」的精神,創作出許許多多的優秀作品,才支撐起莆田「文獻名邦」這座巍巍於八閩大地的文化大廈。一方水士養一方人。因此,我們必須看到,鄭樵之所以能在高山虛谷中著出一部「集天下書為一書「(《夾漈遺稿·上宰相書》)的《通志》,他的科學精神之所以能走在中世紀的最前頭,這除了鄭樵本身的特殊天賦和超凡智慧外,還與鄭樵家鄉莆田的人文條件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為,鄭樵從小就是一個窮困潦倒之人,他自己曾說過「家貧無文籍,聞人家有書,直造其門求讀,不問其容否,讀已則罷」(《夾漈遺稿·與景韋史投宇文樞密書》);「伏念臣樵幼而孤苦,長而窮困,視屋漏以無愧,聞雞鳴而不已。所賴閩中無兵火之厄,可以見天下之書」(《夾漈遺稿·上殿〈通志〉表》。可以想像出,如果當時莆田沒有特別豐富的民間藏書讓鄭樵借讀參考,鄭樵是很難讀盡天下八分階段書和著出《通志》的;更重要的是,鄭樵科學思想的形成,與他的從兄鄭厚和林霆、林光朝、方翥等一批也是富有求真精神的好友們的影響是分不開的。特別是鄭厚對鄭樵的成長和思想形成過程,有相當大的關系。鄭厚(1100~1160),字景韋,莆田縣新縣鎮鞏溪村人,他不僅是鄭樵小時候的良師,也是一個「厚仰視韓愈如有及」和「使厚入司台諫,則世無豺狼跡」(《夾漈遺稿·與景韋投宇文樞密書》的一代名儒,南宋名相龔茂良把鄭厚視為「莆田文章的開山祖「。鄭樵也在《夾漈遺稿·與景韋投宇文樞密書》中明確提及自己與鄭厚的學術關系是「厚失之易,得樵而後峻;樵失之紛,得厚而後理。厚得樵而城壁固;樵得厚而朱紫分」。
況且,鄭樵所以能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向天下倡題物理實學的科學思想家,是因為他「結矛夾漈山中,與田夫野老往來,與夜鶴曉猿相處,不問飛潛動植,皆欲究其情性「《通志·昆蟲草木序》如果沒有資源豐富的夾漈山為鄭樵提倡觀賞和研究動植物情性的基地,如果沒有那些田夫野老與鄭樵交換知識,那麼,即使鄭樵有多大的天賦,也是難有如此高明之見。由此,我們認為,只有在莆田這方充滿著「求真」的沃土中,才能孕育著出像關樵這樣富有科學思想的、劃時代的偉大史學家和不朽的《通志》,「求真」不但是莆田文獻名邦的擎天柱,而且是莆田文獻名邦也就失去生命力。過去是今後也必然是。
向善——名邦之靈魂
莆田文化發達,是來自原文化的輸入,所以與全國各地一樣,莆田的地域文化也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自南朝露三兄弟入莆傳授《詩》、《書》後,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一直在莆田地域文化中佔主導地位。然而,由於中國長期以來,也一直是個儒、釋、道三教相容並存的社會,所以道教和佛教的文化,也深深地影響著莆田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甚至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無不浸透著儒、釋、道三教文化的因子。為此,莆田的文人學者一方面堅持儒家的「仁愛」、自強、誠信、和諧、互讓、忠恕和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意識,一方面也紛紛從不同角度吸取佛、道兩家的精華,以豐富自己的理論。而佛教、道教也在以自己特有的宗教形式,向人們推行道德,強調積善消惡等一般民眾所喜聞樂見的觀念,因此佛、道的教化對於莆田民間社會的倫理道德秩序,也產生了一定的功能,從而在民俗文化中表現出強有力的「向善」行為准則和以「向善」為中心的信仰支柱,並產生了一種具有儒、釋、道三家為一體的,具有鮮明的「向善」特色,並且能左右人們的精神生活的靈魂。由於以上種種原因,使莆田這個文獻名邦,隨著社會的發展,形成了兩種天下奇觀的「向善」文化現象:一種是從宋代民間中自然形成的特定民俗文化——媽祖文化;一種是明朝著名學者林兆恩所創立的「三教合一」理論。盡管這兩種文化現象的表現形式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思想都是完全一致的,即「向善」。林兆恩(1517~1598),號龍江,莆田城廂人。他的「三教合一」理論從剛開始提出,便在莆田家鄉這塊「向善」的土地上得到迅速發展,之後,他的「三教合一」不但在莆田民間深深地紮下了根,而且還傳至海外。及至今日,單在馬來西亞一國,三教堂就有近千座。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和東南亞信仰三一教的人,仍不下百萬之眾。而媽祖文化隨著社會發展,更是形成了一種舉世聞無雙的,更具世界性影響的民俗文化。
媽祖原名林默,又名林默娘。她生於北宋初年,為莆田湄洲灣畔一個普通宦家之女,在世只有短短的28個春秋。但因她生前慈悲善良,能濟世救人,經常為人消災解難,特別是勇救海難,所以深受人們的尊敬和愛戴。她「羽化」後,莆田百姓信奉她,崇拜她,就把她作為救苦救難的菩薩和護海女神的形象來懷念她和神化她,從而產生了具有一種相當影響力的、具有鮮明莆田文獻名邦特色的媽祖文化。這種獨特的媽祖文化一形成,不但充盈在莆田在地的上空,成為代代相承的民魂,而且還受到歷代朝廷的認可和賜封。從南宋以來,歷代朝廷給林默的賜封,從「崇福夫人」,一直到護國庇民的「天妃」、「天後」、「天上聖母」。紀念她的廟宇,如今已遍布五洲,其數量之多,單在台灣省,就有一千多座,而信奉媽祖的海內外信徒,已多達上億人!媽祖文化因而成為當今莆田文獻名邦一道最亮麗的文化風景線。
由此可見,只有莆田文獻名邦這方充盈著濃厚「向善」氛圍的沃土,才能產生像媽祖文化這樣超越國界的民俗宗教文化奇觀。與其說「向善」是莆田媽祖文化產生的根本,不如說「向善」是莆田文獻名邦的靈魂。正是由於有了這個靈魂,莆田文獻名邦才以其舉世無雙的文化色彩而被海內外億萬人士所稱道。
重教——名邦之傳家寶
莆田自立邦之初,就形成一種比他邑更為濃厚的重教興學風氣,從而奠定了莆田文化特別繁榮發達的堅實基礎。宋代是莆田重教興學蔚然成風的時期。自北宋咸平(998~1002)初,莆田就形成了相當完善的官辦學校、民間書堂、家塾義庄「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使莆田成為當今全國並不多見的一個重要教育中心,從而營造出莆田文獻名邦又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科舉奇觀。
據載,中國封建社會處隋朝至清朝末年整個科舉時代,全國各地進士達千名以上的進士縣,只有18個縣,其中福建省佔4個。而莆田一縣的歷代進士,竟多達1433人,因而雄踞福建省進士縣的榜首,其次為晉江、閩縣(今福州)和建安(今屬南平市)。又據載,宋代所取進士中,每42人中,就有一個是莆仙人。不僅如此,單在宋代,莆仙人中狀元、榜眼、探花以及中賦魁、別試第一名的人數,也是位居福建之首。其中中狀元的有陳睦、方天若、蔡佃、李宗師、陳俊卿、黃艾等6人;中探花的有李昭遠1人;以賦魁天下者有鄭厚、劉夙、林旖、吳鑄疇、鄭從甫、葉大有等6人;為別試所第一名的有宋椿、林慮、林益嚴等3人,可謂占盡天下科舉風流。更為奇特的是,莆田行民不但創造了中國科舉史的奇觀,還留下許許多多至今還廣為流傳的科甲佳話。軍城始祖黃中庸曾在驛前街府西巷梅蘭與鞏溪宋洋創辦兩所興化郡著名的「步雲書院」,《莆陽比事》稱其軍城黃氏素有簪纓世濟「四代聯登八進士和八世十六進士」之美譽。台灣民間贊其侍中黃中庸世家閥閱「文武兩狀元、兩會元、一榜眼、二探花、三尚書、四宰相」,黃中庸宅在興化郡府西巷(今福建莆田城西雷山巷110號故居尚存)其軍城派下繁衍即稱為「軍城衍派」一門八世聯登進士之盛冠闔莆郡。還有「一家九刺史」(唐代林披的後裔,有九個官至刺史)、「一門五學士(唐黃璞進士,其四子也都同列館職)、」一科兩狀元「(1076年文武狀元分別為莆田人徐鐸和仙遊人薛奕所得)、」魁亞同榜」(1138年,莆田人黃公度、陳俊卿同時中狀元和榜眼),故有「析榆未三里,魁亞占雙標(黃公度、陳俊卿)」和「龍虎榜頭孫嗣祖(指宋徐鐸與其祖唐徐寅均為狀元)、鳳凰池上北聯兄」之類美談,如此等等。正由於莆田有如此壯觀的科舉成就,加上學術昌明,著作如林,所以早在宋朝,莆田就以「文獻名邦」(宋度宋贊語)、「閩越之地,鄒魯之邦」(宋真字敕字)、「興化多進士」(宋王安石贊語)、「莆田人物之盛」(宋朱熹贊語)、「比屋業儒,號衣冠盛處」(宋游酢贊語)、「家習詩書,多出魁人韻士,為中州冠」(宋張友贊語),「莆田,文物之邦」(宋黃公度贊語)、「莆邦文學號鄒魯」(宋黃灝贊語)等美譽著稱於世了。莆田之所以有如此輝煌的科舉和學術成就,除了具有代代相傳的、濃厚的重教興學風氣外,還有一個特別值得稱道的讀書風氣,這就是家貧子讀書的勤奮苦讀精神。南宋時莆田名儒方漸在分析家鄉儒風特盛的原因時,曾形象地說:「閩人無資產,恃以為生者,讀書一事耳。」而南宋名相陳俊卿在紹興八年(1138)中榜眼時所說的「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則一語道出了莆田作為東南一小城卻能成為名揚四海「文獻名邦」的內在原因。因此這句名言,自然也就成了千百年來莆田人民代代相傳的家訓。
由此可見,重教興學不僅是莆仙文化名垂天下的根源所在,而且是莆田「文獻名邦」最具特色的傳家寶。有了這個傳家寶,莆田的「文獻名邦」,必將迎來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
崇德——名邦之風范
莆田「文獻名邦」除了以上所說的求真、向善和重教這三道金光閃閃的文化風景線外,還有一道極其美麗的文化風景線——道德風范的奇觀。
莆田的道德風范奇觀表現在它是由兩個不同社會群體所開創的不同的道德風景線:一條是由士大夫和文人學者以寧死不屈、剛正不阿和身殉職書寫出來的名垂史風景線;一條是由平民百姓與天奮斗改造自然所開創出氣貫長虹的公而忘私道德風景線。這兩條風景線雖然所表現的精神有所不同,但一樣都是光照千秋。其中唐著名詩人、福建第一個狀元徐寅以「臣寧無官,賦不可改」的凜然氣節為唐代文壇傳為美談;南宋狀元陳文龍是一個高唱「未聞烈士樹降旗」堅持抗元到底的民族英雄,林則徐稱贊他與文天祥「隆名
並峙」,而「一 土松湫相望,雙懸日月照乾坤」;明末清初的南京禮部尚書朱繼祚堅持抗清,至死不屈,以身殉職,留下悲壯的一頁,可與史可法相提並論;清末御史江春霖,對fb當局嫉惡如仇,強烈抨擊奸臣權貴,直聲震朝野。這些仁人志士用他們的高風亮節為莆田文獻名邦營造出一道光彩照人的道德風景線。而由北宋民間女子錢四娘帶領莆田文獻名邦舉世矚目、氣壯山河的道德風景線。
據載,興化平原(又稱南北洋平原)在宋初仍到處是只長蒲草的鹽鹼地,要想把這萬頃荒了變成萬頃良田,只有在木蘭溪上修建一條大陂。因此,莆田百姓從唐代開始,就急切期盼早日修建木蘭陂。為此,到北宋嘉佑年間,這里的老百姓仍是飽受旱澇之苦,過著飢寒交迫和顛沛流離的生活。由於天旱人窮,所以嚴重製約著莆田的經濟和文化教育的發展。而錢四娘本是長樂縣的一個民間女子,她的祖先是浙江吳越王皇族的後裔,宋初遷居長樂,所以到錢四娘這一代時,她家仍是一個具有萬貫家資的富豪之家。長樂距莆田有兩百多里路,按一般人的看法,莆田木蘭陂建與不建,對錢四娘來說是一點關系都沒有。但她為了拯救莆田一邑生靈免遭旱澇之苦,造福於民,於是她以年輕女子之身,勇敢地承擔起修建木蘭陂的重任。為了早日築成木蘭陂,她毅然傾盡長樂老家的全部家資10萬緡(相當於10萬兩銀子)全部帶到莆田造陂。在三年時間的造陂過程中,她帶領廣大勞動人民克服千辛萬苦,任勞任怨,公而忘私,捨生忘死,直至奉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盡管錢四娘所建的木蘭陂在剛建成時就被一場突來的洪水沖毀,但她的偉大精神,卻深深地感染了林從世、李宏、馮智日和莆田廣大人民,因此,莆田木蘭陂在歷經兩次失敗後,終天在北宋元豐八年(1083)順利建成。正是有了木蘭陂,才有了興化平原「魚米之鄉「和莆田經濟的全面發展;也正是有了木蘭陂,莆田的文化和教育,才得以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嚴格地說,莆田「文獻名邦」也是在木蘭陂建成之後才真正得到社會的承認。因此,錢四娘不僅僅為莆田人民修築一座大型的水利灌溉工程木蘭陂,而且還以她年輕的生命,為莆田文獻名邦樹立起一道光照千古的道德風范豐碑。所以,自北宋至今,歷代莆田人民都把這位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治水造陂女英雄錢四娘當做莆田最優秀的兒女來紀念,並把她尊稱為「錢妃」、「錢媛」,歷代文人學者歌頌錢四良好豐功偉績和道德風范的詩文,甚至遠遠超過對莆田土生土長媽祖的歌頌。公元1962年,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郭沫若在途經莆田時,特意作詩歌頌錢四娘「清清溪水木蘭陂,千載流傳頌美詩。公而忘私誰創始,至今人道是錢妃。」
由此可見,錢四娘為莆田文獻名邦樹立了崇高的道德風范,不僅使莆田文獻名邦以更富有特色的面貌屹立在世人面前,而且必將繼續激勵300萬興化兒女為把莆田文獻名邦建設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奮斗!
⑶ 廣化寺葯師佛殿的對聯
莆田廣化寺歷代詩詞編注(上)
廣化詩詠 千古傳頌
書 堂
南朝 鄭露
附鳳凰翼,與木石居。
和樂兄弟,遊玩讀書。
作者:鄭露,字恩叟,號南湖,城廂人,祖籍河南滎陽,官太府寺卿。相傳南朝陳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名儒鄭露、鄭庄、鄭淑三兄弟從永泰遷徙來莆田鳳凰山(即南山),見此山聳翠盤拱,遂開創湖山書堂,架藏詩書,授徒講學,朝夕相誦。由是,莆人競相效法,學風漸盛。廣化寺前原有一窪水地,古稱南湖,人們因之稱鄭露三兄弟為「南湖三先生」。本詩就是寫當時三兄弟結廬講學情況的。後人為紀念其興學德行,曾於此建造鄭氏祠堂,置二石碑,分別刻有「南山樾蔭」、「倡學閩南」字句,前一碑系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所書。明末丞相朱繼祚題「報本祠」,石刻在祠之大門上。城廂拱辰還建有「開莆來學」木坊,也是為記載鄭露三兄弟來莆倡學之功績的。
註:
書堂:指湖山書堂。唐代著名學者歐陽詹、林藻、林蘊等曾就學於此。
鳳凰翼:指鳳凰山,亦稱南山。附:形容追隨先輩、名人學習,所以才出名受益,含有勉勵之意。
木石:原指樹木、山石,這里比喻專心致志授業、攻書。
遊玩:原指游覽觀賞、玩耍,這里形容對讀書求學、切磋琢磨產生濃厚興趣。
南山松柏
南朝 鄭露
千年松柏問誰栽?清水長流開學來;
鶴骨龍鱗顯佛光,南湖一鏡映天台。
徹雲洞
南朝 鄭露
延綿不可窮,寒光徹雲際;
落石早雷鳴,濺空春雨細。
註:徹雲洞,《永泰縣志》載,徹雲洞即永泰方廣岩的玉泉洞。該縣東35里的三島村,有一方廣岩,峭拔於千仞之上。岩上有十大奇景,首為玉泉沿,洞高60餘丈,長寬各30餘丈,可容千人。中設三層佛殿,殿無片瓦。洞前有瀑布,若珠簾下垂,終年不絕。本詩是作者從永泰遷徙來莆田南山時之作。人稱此詩「氣渾質厚」,後人「托手不得」。
延綿:連綿、伸展之意。
寒光:使人感覺膽寒或害怕的刀劍反射的光。此處指冷氣。
濺:飛揚、噴射。春雨細:像細密如珠的春雨一樣。
靈岩寺
唐、薛令之
草堂棲在靈岩谷,勤讀詩書向燈燭;
柴門半掩寂無人,惟有白雲相伴宿。
作者:薛令之,字君珍,自號明月先生。籍貫長溪,今福安溪潭鄉高崔村。唐中宗神龍二年(706)進士,是福建最早的一位進士。官左補闕兼太子侍講。著有《明月先生集》。
靈岩寺,即廣化寺。本詩描述當年靈岩草舍書堂及莘莘學子刻苦攻讀詩書的情況,是第一位為莆田廣化寺題詩的古人。《全唐詩》收錄了他的詩,有《靈岩詩》和《自悼》兩首。
據《高岑三廉薛氏宗譜》載:《靈岩詩》原是其古詩《草堂吟》的前四句,其下為「……春日溪頭垂釣歸,花笑鶯啼芳草綠。猿鶴寥寥愁轉深,攜琴獨理仙家曲。曲中哀怨誰知妙,子期能識宮庭調。魚未成龍劍未飛,家貧耽學人多笑。君不見蘇秦與韓信,獨步誰知是黃俊?一朝得遇聖明君,腰間多佩黃金印。男兒立志當稽古,莫厭燈前讀書苦。自古公侯未遇時,蕭條長閉山中戶。「後因唐李林甫為相,不愜於太子,從而影響東宮的官仔們仕途進展,薛令之為此寫一首《自悼》詩在壁上,玄宗看見大為惱怒,就親筆判道:「啄木嘴距長,鳳凰羽毛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於是令之只好推病辭官,回鄉過隱林生活了。
寄林蘊詩
唐 歐陽詹
村步如延壽,川原似福平。
無人相與識,獨自故鄉情。
作者:歐陽詹,字行周,南安詩山人,唐貞元八年(792)進士。年少時與林藻、林蘊兄弟一起在莆田廣化寺的湖山書堂讀書5年,為林披婿。後來就在福平山建一座書舍,同居住在延壽村的林蘊等經常一起講學,又一起北上長安應試。25歲時,他以第二銘與韓愈、李觀等同登「龍虎榜「,授國子四門助教。著有《歐陽行周集》,收入《四庫全書》。據說,歐陽詹自幼讀書於高蓋山白雲室,題詩山上,琳琅滿目,故被朱熹稱為「詩山」,詩山地名,即由此而起。他是福建第一個走向全國的名人,也是中唐時著名文學家。其逝後,他的家人以死者對莆田南山存有特別情感,就把他葬在此西平洋山上。
他的詩賦均有名篇傳世。《新唐書·藝文志》著錄《歐陽詹集》十卷,《全唐詩》卷349錄其詩一卷,卷883補詩一首。《全唐詩補編·續拾》又補詩一首。《全唐文》錄其文四卷,《全唐文拾遺》卷25補錄其文一篇。計88首(篇)。
與從兄黃朴詩
唐 黃滔
縱徵終不起,相與避煙塵。
待到中興日,同看上國春。
作者:黃滔(840—913),字文江,城廂東里巷人。他出身貧寒,仕途坎坷,數試不第,先後應試了24個年頭,才於唐昭宗乾寧二年(895)登進士第。此時他已56歲,4年後才授個四門博士的閑職。正如他所著的《黃御史集》所說「豪貴塞龍門之路,平人藝士,十攻九敗」。可見唐末,讀書人要從科舉中求出身,是很難的。「安史之亂」後,唐王朝進入衰敗,民不聊生,黃滔家境寒微,生活艱難,一直是「窮居歲抄雨,孤坐夜深風」,「菜腸終日餒,霜鬂度年秋」的困境。但他自幼聰明好學,在靈岩寺書堂苦讀十年,為其創作打下堅實之基。《全唐詩》收錄他的詩100多首。他輯錄唐代福建人詩作的《泉山秀句集》三十卷,為閩人第一部詩歌總集。專著《黃御史集》八卷,被收錄在《四庫全書》中,文集四卷,見《全唐文》卷823—826。因而被時人稱為「福建文壇盟主」「閩中文章初祖」。
他政治上懷才不遇,眼看政局動盪,內有宦官擅權,外有藩鎮相爭,公元901年,他憤然離京返閩。返閩後被王審知薦用,任監察御史,為王審知治閩提了許多有益建議。勸王審知「為開門節度,不為閉門天子」,崇節儉,減賦役,與民生息;開港路,興海上貿易;建學堂,發展地方文教。故閩境30年免受兵禍。其功績為世人傳頌。
註:徵:古代五音之一。相當於簡譜的「5」。
棲湖山精舍
唐 鄭良士
鳳翼平分萬仞峰,峰頭禪堂瞰寒空;
噴煙一帶香泉白,倚雲千株古樹紅。
宿客語來岩谷應,真僧游去虎狼同;
先公和樂讀書處,蘚碧苔青檜影中。
作者:鄭良士(856—930),初名昌士,字君夢,仙游賴店聖泉人,晚唐詩人。唐景福二年(893),他以詩500篇獻朝廷,昭宗賞識其才華,授國子四門博士,官御史中丞,遷任康州、思州剌史、建州判官。901年棄官回閩,閩王王審知任之左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等職。晚年隱居故鄉白岩山,其教子嚴謹,八子均好學上進、官居要職,時稱「鄭家八虎」。著《白岩集》等。其詩多寄情山水,流露超脫凡塵的清高思想。
註:湖山精舍,指鄭露三兄弟在風物具佳的南湖、鳳凰山創辦的湖山書堂。精舍,即學舍。
⑷ 正榮集團總部在哪裡是不是莆田的房產大亨
是莆田的房地產大佬 一家三兄弟每個人一個房地產公司~~~
⑸ 莆田人供奉哪些神
莆田人供奉田公元帥
田公元帥又稱田都元帥、相公爺,田公元帥的信仰,不僅存在福建,尤其是莆田、閩南一帶,台港澳、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華人華僑的民俗信仰也以媽祖娘娘和田公元帥為主。福建大多地方劇種,供奉田公元帥為戲神,稱他相公爺;同時,田公元帥也是民俗藝陣宋江陣的祖師爺,所以又被稱為「宋江爺」;民間傳言的田公元帥是個消災解厄、扶正祛邪的神仙,而畲族還把田公元帥奉為自己的族神。
多數意見認為,田公元帥是福建南安羅東鎮坑口人。據悉田公元帥生母蘇氏是個富家千金,蘇氏一次在郊外誤食「春社」谷乳,意外懷孕,家人認為不祥,遺棄野外。
被坑口村一畲族雷阿公的戲班收養,該戲班祖孫三代自成家庭班社,常在莆田、閩南等地活動,人稱「雷家班」。據悉當時嬰兒被棄竹林間,有一隻毛蟹在嬰兒的嘴角邊吐出唾沫讓他吮吸。需要說明的是蘇氏家族正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為避戰火,從杭州遷往福建。
⑹ 閩南語的由來
閩南語發源於黃河、洛水流域,由於為了躲避戰亂,中原的漢人分別在西晉時期、唐朝和北宋末年分三次大規模南遷至福建閩南,這樣也就把河洛語帶到福建,閩南以外的閩南語則是後來閩南人向外遷徙形成的結果。
當今的閩南方言是在夷狄人(古代閩越土著人群)與歷代多次北方漢人南遷入閩,特別是唐、宋兩朝時期北方人入閩的基礎上,由八閩遠古語音與歷代外來語言進行交流、結合而逐漸形成的方言。閩南語的發音主要特點有:1、多數古濁可平聲字,今讀音時不吐氣;2、念知、登等,有時保留破裂音,成[t]、[I];3、無輕唇音[v]、[f];4、有韻尾[-m]、[-p]、[-t]、[-k];5、聲調七類,以上為主,與古代聲調系統不盡相當。此外,在閩南語中,文、白語言區別較大。白讀音代表本地方言比較久遠的源頭,據研究,它是秦漢及其以前中原漢人南遷所帶來的漢語與當地閩越土著(少數民族)的語言相結合就開始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語音體系;文讀音則是本地方言與本民族權威的方言(古代的雅言、通語、近代的官話、現代的漢語、詞彙、語法等方面向權威的共同語靠攏的表現)。閩南語保留了相當成分的中國古代特別是唐、宋時期語言的語音、詞彙,被海內外語言學者稱為中國古代漢語的活化石。因此,研究探索閩南語的發展,對保護、弘揚中國古代語言遺產,研究中國其他語種以及古代閩越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有著積極的作用。使用閩南語的區域,主要以福建閩南地區的廈門、漳州、泉州等閩南區域以及閩西龍岩地區為主。另外,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的是台灣,台灣島上,除了高山族地區外,差不多通行著近乎於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閩南話。其中,通行有於台中、台北的閩南語,稍偏於泉州腔;流行於台南、高雄的閩南語,則稍偏於漳州腔。除了台灣省以外,廣東省的潮汕、雷州半島、海南島等地區以及東南亞各國的新加坡、菲律賓、馬來、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等地區也使用的語言也屬於閩南方言。知道閩南語是唐朝和北宋官方語言的人很多,但知道閩南語還是商朝官話的人就不多了。漢民族的文化是三千年前,即商代(B.C.1765~B.C.1122)時發展出來的,商朝是甲骨文的開始,也是漢字的開始,更是漢文化的開始,換句話說是中國歷史的開始。今日的閩南語,即是河洛話所延伸發展出來的,河洛話原本是商朝時的官話,商傳至紂王為周武王所滅,留在河洛一帶的商民,上階層者被迫遷至洛邑當奴工,營建新都「成周」,下階層者被分配至衛、魯、齊國當農奴,在東方尚存的幾支頑強商族只好退回原籍江南,利用豐富的資源發展工商業,而居東南沿海者則形成越族後裔。
⑺ 莆田鄭氏對聯
莆田鄭氏對聯:
其一:上聯:夾漈家聲大;下聯:南湖世澤長。
其二:上聯:夾漈草堂春不老;下聯:南湖勝地福綿長。
【注】:
1、「夾漈」,指的是莆田大史學家鄭樵著書處——夾漈山。
2、「南湖」,即鄭露來莆倡學事。唐永泰元年,鄭露與弟庄、淑來莆田南山倡學,當時此處有一泓水澤,叫南湖,故稱鄭氏三兄弟為「南湖三先生」。
⑻ 莆田秀嶼區十大首富
莆田十大富豪 第1名:秀嶼區東嶠鎮汀塘村歐氏三兄弟 60億 歐宗榮(正榮集團)最有錢的,最厲害的,排老二,在江西、福建投資開發了大...秀嶼區忠門鎮鄭金雲家族32億(艾力艾集團)巴西福建同鄉會名譽會長,艾力艾集團董事長 第7名:東嶠的土車友-泰安建築公司總經理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