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安
『壹』 「苟安"什麼意思
苟且的活著
『貳』 畏難苟安,三國苟安,一邢二潘三苟安,苟安是什麼意思
拼音:gǒu'ān。苟安,指只顧眼前,暫且偷安。
苟且偷安。只顧眼前的安樂,不作長久之計。
一日之苟安,數百年之大患也。——陳亮《上孝宗皇帝第一書》
(2)苟安擴展閱讀
苟且偷安
《後漢書·西羌傳論》:「朝議憚兵力之損,情存苟安。」
宋蘇軾《乞開杭州西湖狀》:「臣以侍從,出膺寵寄,目睹西湖有必廢之漸,有五不可之憂,豈得苟安歲月,不任其責。」
《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三回:「楚大夫屈原痛懷王之死,繇子蘭、靳尚誤之;今日二人,仍舊用事,君臣貪於苟安,絕無報秦之志。」
清龔自珍《明良論二》:「作書、賦詩者,稍讀書,莫知大義,以為苟安其位一日,則一日榮。」
巴金《春》二十:「他當初誤於苟安的思想,一步走錯,就被逼著步步走錯。」
『叄』 南宋小朝廷的苟安什麼意思
大部分統治階級不思進取,政治上針對北宋弊政幾乎沒有一套完整的改革措施。軍事上對女真金國沒有強有力地進攻方略。外交上對北朝卑躬屈膝,送禮、求和、稱臣(後改稱叔)。
『肆』 苟安怎麼死的
『伍』 三國演義中,解釋一下:苟安的出身與結局
你好,
三國人物:苟安
生卒:不詳
喜好:酒
三國演義人物,正史查無此人。
此人好酒,解送糧草延誤十天,諸葛亮十分憤怒,欲斬之;楊儀求情,乃杖八十,苟安懷恨在心,投魏;後去成都散布謠言說:「孔明早晚要篡位自立為皇帝的。」,劉禪聽信謠言,下詔召回了孔明,導致第四次北伐失敗
希望可以幫到你,
『陸』 都尉 苟安 是怎麼死的
都尉苟安後來投向了魏國,具體死亡情況不明。
蜀國的都尉苟安。孔明北伐時,李嚴派苟安解送糧米。但「苟安好酒,於路怠慢,違限十日」。如此玩忽職守本該處斬,可經長史楊儀說情後打了八十大板,從輕發落。苟安被責罰後懷恨在心,回成都後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散布流言,說孔明仗著自己立了大功,以下犯上,早晚必將篡國。劉禪輕信苟安的傳言,便急詔孔明回成都。
苟安人物點評:
苟安雖然是書中一個龍套角色,卻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從書中可以看出:
1、苟安是李嚴的人,諸葛亮本欲斬之,聽楊儀說後改成杖責。
2、布散流言,導致北伐失敗。此次是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形勢一片大好,卻因此而功虧一簣,至此之後,諸葛亮再也沒有這么好的優勢。
3、從劉禪聽信謠言可以看出,蜀漢內部不是沒有矛盾。
『柒』 苟安什麼意思
【解釋】只顧眼前,暫且偷安
【拼音】[ gǒu ān ]
【出處】現代作家 巴金《春》二十:「他當初誤於苟安的思想,一步走錯,就被逼著步步走錯。」
(7)苟安擴展閱讀:
【近義詞】消沉、頹喪、偷安
【反義詞】奮發
1、消沉
【拼音】[ xiāo chén ]
【解釋】情緒低落,萎靡不振。
【出處】現代作家 葉聖陶《倪煥之》三:他聽見自己求救一般的講說的聲音,同時總伴著各種噪音,甚至自己的聲音反而消沉在噪音里。
2、頹喪
【拼音】[ tuí sàng ]
【解釋】情緒低落,精神委靡。
【出處】現代作家 碧野《沒有花的春天》第六章:「從他的頹喪的樣子看起來,他一定受過很大的磨折才逃跑回家來的。」
參考自來來源:網路-苟安
『捌』 北宋和南宋的皇帝重文輕武,靠議和苟安。其中的靠議和苟安是什麼意思
先說說宋朝戰略上不足之處:
1.失去了北方戰略要地——幽雲十六州,連長城
都不在自己手內(當然這是石敬塘造成的);
2.都城汴梁易攻難守,缺少天險,後來的靖康之
變就是攻下汴京直接導致北宋滅亡;
3.軍事指揮權分散,樞密院建設之初受皇帝領
導,然而趙匡胤有軍事才能,其餘皇帝沒有,也
就限制了北宋的作戰能力;
4.北宋的中央集權制度達到高峰,文臣知州等政
策限制了地方的軍事實力,導致邊境的軍隊作
戰能力低下不能在受到攻擊時進行有效防禦;
5.北有契丹西有西夏,被強敵環繞
有著如此多的弊端,只能依靠議和來換取一時的和平。所以從後世看來是苟且偷安。
『玖』 諸葛亮為什麼不殺苟安,苟安投魏後散布謠言說諸葛亮自立為主
諸葛亮不是神
也是人
有惻隱之心,尤其是在北伐是,他已經老了
無法在那麼果斷
在後人看來是婦人之仁
但在他看來,這就是他恪守的仁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