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觀而約取
『壹』 博觀而約取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廣泛地閱覽而簡要地吸取。
出處:宋·蘇軾《稼說送張琥》
選段:
嗚呼!吾子其去此,而務學也哉!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吾告子止於此矣。
譯文:
唉!你應當去掉這些而專心致志地去學習。廣泛地閱覽而簡要地吸取,豐富地積累而精當地表達。我能告訴你的,就只有這些了。
文本解讀
文章以種莊稼作比論述治學修業之道。先提出「富人」種莊稼因「田美而多」,收種及時,耕田得以輪作,所以獲得「美稼」。而自家種地耕地不得閑,地力枯竭,所以沒有「美稼」。
然後說到古人之所以超過今人,主要在於他們經過長期的自我修養,不輕易使用才能和成果,在才情充分成熟後才應用於世。同時說明人之才學,並非天生,而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由弱到剛,逐漸達到「至足」、「持滿」的程度。
最後提出今人「有志於學」的重要,而「務學」之理,在方法上,「博觀而約取」;在使用上,「厚積而薄發」。這是作者對朋友的勸告也是自我治學修養的經驗總結。文章採用比喻和對比手法說理論事,理隨文而成,自然得體,章法嚴密。
『貳』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什麼意思
出自:《稼說送張琥》
博觀:指大量的看書,多多閱讀,了解事物;約取:指少量的慢慢的拿出來。
厚積:指大量地、充分地積蓄;薄發: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積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準備充分才能辦好事情。
其實上面兩句話的意思差不多,總的意思就是指要經過長時間有準備的積累即將大有可為,施展作為。
.
【稼說(送張琥)】
曷嘗觀於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餘。其田美而多,則可以更
休,而地方得完。其食足而有餘,則種之常不後時,而斂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
稼常美,少秕而多實,久藏而不腐。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畝之田,寸寸而取之,
日夜以望之,鋤耰銍艾,相尋於其上者如魚鱗,而地力竭矣。種之常不及時,
而斂之常不待其熟,此豈能復有美稼哉?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過今之人也,其
平居所以自養而不敢輕用以待其成者,閔閔焉如嬰兒之望長也。弱者養之以至於
剛,虛者養之以至於充。三十而後仕,五十而後爵,信於久屈之中,而用於至足
之後;流於既溢之餘,而發於持滿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而今之君子所以
不及也。吾少也有志於學,不幸而早得與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謂不早也。
吾今雖欲自以為不足,而眾且妄推之矣。嗚呼!吾子其去此而務學也哉。博觀而
約取,厚積而薄發,吾告子止於此矣。子歸過京師而問焉,有曰轍子由者,吾弟
也,其亦以是語之。
『叄』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的意思
意思:在廣博讀書而簡約審慎地取用,在深厚積累之後慢慢地釋放出來。
出處:《稼說送張琥》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雜說。
原文節選:吾今雖欲自以為不足,而眾已妄推之矣。嗚呼!吾子其去此,而務學也哉!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吾告子止於此矣。
譯文;我現在雖然想到自以為還很不夠,但眾人卻已經胡亂地稱頌我了。唉,您要擺脫這種狀況而致力於學習啊。
在廣博讀書而簡約審慎地取用,在深厚積累之後慢慢地釋放出來,我能告誡您的也就到此為止了。
(3)博觀而約取擴展閱讀
《稼說送張琥》此文是作者寫給好友的,也是一篇贈序。全文以種莊稼開篇,以窮富兩種人的耕種環境、耕種方法以及收獲成果作比,為下文的治學之道做了鋪墊;下文則著重闡釋了治學與種莊稼的聯系,進而揭示文章的主旨:種莊稼要等到成熟才能收割;學習要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此文以「稼」作喻,使人於形象的事物中感受到抽象的事理,生動形象,說理明晰透徹,又暗含作者的親身之感,勸勉他人,感嘆自己,至誠動人。
『肆』 請問「博觀約取」是什麼意思請舉例詳細解釋和說明。
博觀:指大量的看書,多多閱讀,了解事物;約取:指少量的慢慢的拿出來。
有「博觀約取,由博返約」一說。這句話是闡述閱讀的道理的:博觀約取,就是說讀書要博覽群書,篩選出有用的精華來吸收;由博反約是說,讀書讀的多了,思想境界就會得到一個升華,「簡約而不簡單」,深入淺出,就是通常所說的書越讀越薄。
典故:【稼說(送張琥)】
曷嘗觀於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餘。其田美而多,則可以更
休,而地方得完。其食足而有餘,則種之常不後時,而斂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
稼常美,少秕而多實,久藏而不腐。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畝之田,寸寸而取之,
日夜以望之,鋤耰銍艾,相尋於其上者如魚鱗,而地力竭矣。種之常不及時,
而斂之常不待其熟,此豈能復有美稼哉?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過今之人也,其
平居所以自養而不敢輕用以待其成者,閔閔焉如嬰兒之望長也。弱者養之以至於
剛,虛者養之以至於充。三十而後仕,五十而後爵,信於久屈之中,而用於至足
之後;流於既溢之餘,而發於持滿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而今之君子所以
不及也。吾少也有志於學,不幸而早得與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謂不早也。
吾今雖欲自以為不足,而眾且妄推之矣。嗚呼!吾子其去此而務學也哉。博觀而
約取,厚積而薄發,吾告子止於此矣。子歸過京師而問焉,有曰轍子由者,吾弟
也,其亦以是語之。
『伍』 "博觀而約取"是什麼意思
"博觀而約取"的意思是廣博讀書而簡約審慎地取用。
『陸』 博觀而約取的詳細意思是什麼
原句是: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意思是廣泛地涉獵學習,審慎選擇。
『柒』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出處及具體含義!
【意思】在廣博讀書而簡約審慎地取用,在深厚積累之後慢慢地釋放出來。
【出處】《稼說送張琥》
【節選】
吾少也有志於學,不幸而早得與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謂不早也。吾今雖欲自以為不足,而眾已妄推之矣。嗚呼!吾子其去此,而務學也哉!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吾告子止於此矣。
(7)博觀而約取擴展閱讀:
《稼說送張琥》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雜說。此文是作者寫給好友的,也是一篇贈序。全文以種莊稼開篇,以窮富兩種人的耕種環境、耕種方法以及收獲成果作比,為下文的治學之道做了鋪墊;下文則著重闡釋了治學與種莊稼的聯系,進而揭示文章的主旨:種莊稼要等到成熟才能收割;學習要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此文以「稼」作喻,使人於形象的事物中感受到抽象的事理,生動形象,說理明晰透徹,又暗含作者的親身之感,勸勉他人,感嘆自己,至誠動人。
你曾經觀察過富人是怎樣種莊稼的嗎?他們的田地肥沃而且多,他們的糧食富足而且有餘。他們的田地肥沃而且多,便可以輪作而使地力得到保全;他們的糧食富足而且有餘,便能及時種植而不會誤農時,而收獲莊稼也能等到莊稼成熟。
所以,富人的莊稼常常非常好,籽粒飽滿而很少空秕,可以貯藏很久而不腐爛。現在,我全家有十口人,而一共只有一百畝田地,每一點土地都不能讓它空閑,日夜盼望著得到收獲,耕、種、收、獲像魚鱗那樣挨著一茬又一茬,而地力因此便枯竭了。種的時候常趕不上農時,而收獲的時候常常等不到它長熟,這樣,哪裡還能有美好的莊稼呢!
古時候的人,他們的才能並不遠遠超過今天的人。日常努力於自我修養而不輕易地等成果自己到來,小心翼翼就象期望嬰兒健康成長一樣。氣弱的人通過修養以達到剛強,空虛的人通過修養以達到充實。
年近三十而後出來做官,年過五十而後才得到爵位。在長期的壓抑中得到伸展,在極為充實之後才去運用;已經滿得超出來才外流,把弓拉滿之後才放箭。這便是古人之所以遠遠超過今天的人,而今天的君子所以不及古人的緣故。
我從少年時代起便立志學習,不幸的是比你早二年考中進士。你考中進士也不能說不早。現在我雖然想自認為不足,而眾人已經不切實際地對我推許了。唉!你應當去掉這些而專心致志地去學習。廣泛地閱覽而簡要地吸取,豐富地積累而精當地表達。我能告訴你的,就只有這些了。
你回去路過京城去問一問,有一個名叫蘇轍字子由的,他是我的弟弟。把我對你講的這些話告訴他。
參考資料:網路-稼說送張琥
『捌』 博觀而約取 厚積而薄發是什麼意思
博觀而約取 厚積而薄發意思是:指要經過長時間有準備的積累即將大有可為,施展作為。
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稼說送張琥》:「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吾告子止於此矣。」
詳細解釋:
1、只有廣見博識,才能擇其精要者而取之;只有積累豐厚,才能得心應手為我用。積之於厚,發之於薄。
2、這「薄」是從「厚」中提煉出來的最精粹、最美妙的一層,任歲月沖刷,而永葆青春。這一厚積與薄發的辯證法恰恰表述了一切事業成功者和求知者的一個共同特點,即都要勤於積累和精於應用。
3、博觀:指大量的看書,多多閱讀,了解事物;約取:指少量的慢慢的拿出來。
4、厚積:指大量地、充分地積蓄;薄發: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積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準備充分才能辦好事情。
拓展資料:
《稼說送張琥》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雜說。此文是作者寫給好友的,也是一篇贈序。全文以種莊稼開篇,以窮富兩種人的耕種環境、耕種方法以及收獲成果作比,為下文的治學之道做了鋪墊;下文則著重闡釋了治學與種莊稼的聯系,進而揭示文章的主旨:種莊稼要等到成熟才能收割;學習要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此文以"稼"作喻,使人於形象的事物中感受到抽象的事理,生動形象,說理明晰透徹,又暗含作者的親身之感,勸勉他人,感嘆自己,至誠動人。
『玖』 博觀而約取 厚積而薄發是啥意思
在廣博讀書而簡約審慎地取用,在深厚積累之後慢慢地釋放出來。
出處:宋·蘇軾《稼說送張琥》
原文: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吾告子止於此矣。子歸過京師而問焉,有曰轍、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語之。
白話譯文:
廣泛地閱覽而簡要地吸取,豐富地積累而精當地表達。我能告訴你的,就只有這些了。你回去路過京城去問一問,有一個名叫蘇轍字子由的,他是我的弟弟。把我對你講的這些話告訴他。
(9)博觀而約取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稼說送張琥》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雜說。此文是作者寫給好友的,也是一篇贈序。全文以種莊稼開篇,以窮富兩種人的耕種環境、耕種方法以及收獲成果作比,為下文的治學之道做了鋪墊;下文則著重闡釋了治學與種莊稼的聯系,進而揭示文章的主旨:種莊稼要等到成熟才能收割;學習要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這篇雜說作於北宋熙寧九年(1076)末或十年初,作者蘇轍正在京都任職,時逢進士張琥歸家之前來看望蘇軾,作者有感於當時士大夫中滋長著急功近利,淺薄輕率的風氣,因而特地寫了這篇短文送給張琥,並願與之共勉。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嘉祐元年(1056年),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蘇洵帶著二十一歲的蘇軾、十九歲的蘇轍,自偏僻的西蜀地區,沿江東下,於嘉祐二年(1057年)進京應試。
當時的主考官是文壇領袖歐陽修,小試官是詩壇宿將梅堯臣。二人正銳意於詩文革新,蘇軾清新灑脫的文風,一下子把他們震動了。
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頗感憤怒,於是讓御史謝景在神宗面前陳說蘇軾的過失。蘇軾於是請求出京任職,被授為杭州通判。
熙寧七年(1074年)秋,蘇軾調往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豐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豐二年(1079年)四月調為湖州知州。他在地方任職時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