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寧鐵騎
Ⅰ 關寧鐵騎在真實歷史上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關寧鐵騎,這個詞彙對於了解歷史的朋友,或者看過電視劇《江山風雨情》的朋友應該有印象,這是一支明朝末年的邊防軍,負責山海關到遼東地區的防務,主要作戰任務是防禦滿清八旗軍。
在當今網文和電視劇中,關寧鐵騎戰鬥力剽悍,是明朝末年所有軍隊中的精銳之師,是可以和八旗兵對抗的王牌軍。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歷史上真實的關寧鐵騎到底是什麼樣子呢?
其實,歷史上有一支軍隊和關寧軍十分相似,這就是北宋末年的「常勝軍」。
常勝軍就是薊遼本地人組成的一支軍隊,北宋政府想用他們抵擋金軍,結果常勝軍統帥郭葯師獅子大開口索要巨額軍費,並且在當地大肆劫掠,導致民怨沸騰。北宋政府對他們無可奈何,怕他們撂挑子投降金人。
而在金軍進攻常勝軍的防區後,他們一觸即潰,基本沒有抵抗,便立刻投降了金朝,成為了金軍南下滅宋的急先鋒。
歷史無數次的證明,一個國家只能以國人守國土,而不能單純的以本地人守本地,以本地人守本地疆土,短期可以,長期便會形成軍閥割據,尾大不掉,軍閥為了自己利益會不惜葬送國土,損害國家民族利益,這一點在常勝軍和關寧軍身上展露無余。
Ⅱ 歷史上真正的關寧鐵騎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關寧鐵騎是明末組建的一支兵力並不很多、但戰鬥力相當強的騎兵部隊,是明末最精銳的部隊,能與後金的八旗軍正面交鋒的明末三大軍之一(關寧鐵騎——祖大壽;秦兵——孫傳庭;天雄軍——盧象升)。
“關”是指山海關,“寧”指寧遠,山海關、寧遠、錦州等遼土是大明抵禦後金的重要防線,“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因此在歸附的遼民中精選身體強壯者充實軍隊,同時大力栽培祖大壽、滿桂、趙率教等一大批遼將。明朝的多種書籍中記載了關寧鐵騎的作戰歷程;
《明季北略》中明文提到,三桂手下有“關寧鐵騎”數千,皆敢戰,建州為之懼。
(明崇禎九年)王家彥 《王忠端公文集》 卷四:“關寧鐡騎素為敵憚祖大夀新膺提督之命成師而出。”
一場短兵相接的大混戰,從早晨一直持續到了中午,八旗軍的屍體鋪滿了曠野,寧遠城外血流成河。眼見著傷亡越來越大,皇太極只好下令撤軍。
戰後,皇太極才知道,這支兇猛異常的部隊就是袁崇煥新組建的關寧鐵騎。
廣渠門外再揚威名,九千鐵騎大戰皇太極親自指揮的數萬八旗大軍。完成了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大明王朝因此而延續十多年!
Ⅲ 關寧鐵騎與遼東鐵騎孰強孰弱,誰才是抵禦八旗之主力
在明朝末年的時候,遼東半島時常有戰事發生,其中最為厲害的是女真部落了,努爾哈赤統帥的以建州女真武裝為首的八旗勢力特別強大,鐵騎的戰鬥力十分強大。難道說當時的明朝就沒有能夠作戰的鐵騎了嗎?其實並不是,當時比較知名的有關寧鐵騎與遼東鐵騎,他們的戰鬥力都能夠拉出來與女真八旗鐵騎作戰,那麼它們兩支鐵騎孰強孰弱呢?
綜上所述,關寧鐵騎是在抗清的時候建立的,他們的指責就是保衛自己的家園,所以說要想抵禦努爾哈赤的八旗鐵騎,自然應該是關寧鐵騎當主力了。
Ⅳ 歷史上的關寧鐵騎,他們的戰鬥力究竟有多強
如果是按照《明朝那些事兒》的記述來看,確實關寧鐵騎的戰鬥力被誇大了。不過這支鐵騎軍確實明朝末年實力最強的隊伍,雖然不像小說里那樣可以壓著清軍打,但是和滿清八旗的正白鑲黃同等人數打個五五開還是沒什麼大問題的。
所以說雖然關寧軍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強,但也絕對是明軍里實打實的中堅力量了。
Ⅳ 關寧鐵騎的簡介
關寧鐵騎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精銳部隊,是歷代騎兵中的強
明朝關寧鐵騎
悍軍隊之一。關寧鐵騎與三國曹魏的騎兵方隊;漢武帝的重裝騎兵;唐太宗李世民的」玄皂騎兵」;岳飛的「背嵬軍」,共同記載於歷史典籍。明朝的多種書籍中記載了關寧鐵騎的作戰歷程;《明季北略》中明文提到,三桂手下有「關寧鐵騎」數千,皆敢戰,建州為之懼。關寧鐵騎全部使用當時最先進之三眼神銃,極為強悍。這種武器全身帶刺,即可遠戰,也可近戰當狼牙棒使。 翻閱的史籍中,吳偉業在清順治九年成書的《綏寇紀略》中明文使用「關寧鐵騎」這四個字。但是依據當時的輿論傾向,「關寧鐵騎」不大可能是指袁崇煥訓練的騎兵,而有可能是戚繼光抗倭之兵中的一個分支。袁崇煥當時有「投敵叛國」之嫌,直到清朝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清人根據《清太宗實錄》編寫《明史》時,乾隆下詔為袁崇煥翻案,而這時已經是150年後了。而《綏寇紀略》成書於順治九年,此外《 太宗實錄 》六十八卷,吳偉業本人沒有參與《 太宗實錄 》的編纂,不可能有機會提前知道內幕,所以他本人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而為袁家軍歌功頌德。
根據《綏寇紀略》明確指出所謂「關寧鐵騎」指的就是祖大壽的家將入關所帶的軍隊。 祖寬(胡人,見明史)是祖大壽的家僕,祖大樂是祖大壽的堂弟。此兩人攜家將部隊入關清繳農民軍。
根據《明季北略》明確記載祖大壽組織家丁,形成一支善戰的部隊。《明季北略》明確給出了關寧鐵騎的定義:「鐵騎者,山北近河北、山西、遼陽人,俱控弦習戰之士。」可見家丁中的來路是比較復雜的,多是弓騎的戰士。
同時《明季北略》里說吳三桂也有一支」關寧鐵騎「。考慮祖大壽與吳三桂的關系(祖大壽是吳三桂的舅舅,吳三桂之父吳襄是祖大壽的部下),這是同一支部隊。談遷的《國槯》參考了《綏寇紀略》等書,這里談遷稱之為」關遼鐵騎「,同樣指出是漢人組成。
《明史》中介紹遼東將領尤世威中,也有這么一段:「七年命偕寧遠總兵官吳襄馳援宣府。坐擁兵不進,褫職論戍。未行,會流賊躪河南,詔世威充為事官,與副將張外嘉統關門鐵騎五千往剿。」與《綏寇紀略》《明季北略》,經查詢史料確定,此為楊嗣昌崇禎四年任山永巡撫時在山海關所編練的關門鐵騎營。與傳聞中的關寧鐵騎無關。
所謂鐵騎,不外乎兩種解釋:1 披掛鐵甲的戰馬的騎兵,2 借指精銳的騎兵。因祖大壽和吳三桂的兵屬於關寧軍,才稱其為「關寧鐵騎」。 這與傳聞中的鐵血軍團沒什麼關系,可證傳聞為假。
而關寧鐵騎也並非為孫承宗所編練,根據熹宗實錄,天啟六年袁崇煥上書遼鎮軍編制,依然沿用孫承宗所額定的編制,並沒有關寧鐵騎。到天啟七年,戶部尚書郭允厚疏言:關門內外兵馬自樞輔裁定,而後連匠役雜兵一萬一千三百八十一員名在內共一十萬七千三員名馬騾五萬三千八百五十二匹頭 。」又一次證明關寧軍依然是孫承宗所定編制。
根據《明檔》記載,崇禎元年三月前後,有約十萬眾蒙古部落歸順明廷,被時任遼撫安置在錦州附近,遼鎮將領即從中招募大批精壯善戰之夷人充做家丁,時錦州總兵祖大壽更直接將部分蒙古人整編為降夷左右營,以蒙古部落首領為將,成為了祖大壽直屬指揮的一直精銳軍隊,人數約三千人左右。
關寧鐵騎也並非袁崇煥所編練,袁崇煥被任命薊遼督師是崇禎元年四月,七月入都見皇帝,後面一直忙著平兵變,策劃殺毛文龍,然後就是己巳之變被捕下獄。短短一年多時間並未來得及對關寧軍做出變動。梁啟超《袁崇煥傳》與金庸所著《袁崇煥評傳》也均無關寧鐵騎的記載。
袁崇煥下獄後,祖大壽成為了遼軍方面的軍事首腦,任遼鎮總兵官。從此,以祖大壽為首的以降夷為主要戰力的祖家軍跨上了主導明代遼東十數年的歷史舞台。隨著崇禎八年,祖家軍的將領祖寬、祖大樂帶以降夷家丁為主的部隊入關剿匪,祖家軍的善戰之名即在關內傳開,至崇禎九年,有人開始以「關寧鐵騎」稱呼祖大壽所領的以家丁為主力的祖家軍。
吳三桂其父為吳襄,與祖大壽是姻親關系,也屬於祖大壽軍事家族內的一員。當祖大壽於松錦之戰投降於皇太極後,吳三桂即成為祖家軍在明朝遼軍方面的代表。其麾下三千家丁也成為其所依賴的重要戰力。
綜上,歷史上真實的關寧鐵騎實為祖大壽為首,以家丁為主要戰鬥力的一隻家族化的軍隊。因大凌河之戰與松錦之戰,祖氏家族大部降清,這只軍隊也得以為清廷所用,成為了漢八旗的重要組成部分。
Ⅵ 打大清不行的關寧鐵騎,其真正實力到底如何呢
在明末亂局中,涌現出了很多名聲赫赫的軍隊,比如孫傳庭領導的秦兵、盧象升領導的天雄軍,還有白桿兵、關寧鐵騎等等,在這裡面,要數「關寧鐵騎」名聲最響、形象最強。
在後世很多書籍裡面,「關寧鐵騎」被捧成了明末戰力最強的一支隊伍、唯一能和滿清八旗兵「正面硬剛」的軍隊。但是真正地深入探尋歷史真實會發現,「關寧鐵騎」的強大名聲多是吹出來的,這支名義上是騎兵,打的卻都是守城戰;名義上是大明軍隊,打滿清哪哪不行,打南明卻戰鬥力爆表的軍隊,稱不上是「鐵騎」,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搶來的都是自己的,此刻對於關寧鐵騎而言,它已經和八旗騎兵沒有太大區別了。所以關寧鐵騎一路往南一直打到雲南,甚至一直打到了緬甸,狼奔冢突、所向披靡。這就是為什麼打滿清,哪哪都不行,調轉槍頭打自己人,卻英勇異常。
清朝建立以後,關寧鐵騎跟隨吳三桂,繼續存在於雲南獨立的軍政個體中,直到康熙12年(1673年),康熙決定撤藩,「三藩之亂」爆發。平定三藩的主力已經是由由漢人組成的綠營兵了,八旗騎兵大部分已經上不了馬拉不開弓了。
而這場戰爭持續了8年多,於康熙20年(1681年)冬,清軍攻入昆明。」三藩之亂」才宣告徹底結束。而「關寧鐵騎」,也隨之消散在歷史的煙塵中。
《孫子兵法》裡面形容軍隊面貌,有一句很著名很形象的話:「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而明末有句話形容關寧軍也很形象:「關寧鐵騎,撤退轉進其疾如風,迂迴包抄其徐如林,危害百姓侵略如火,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Ⅶ 歷史上真實的關寧鐵騎是什麼樣的
從明末各種史料裡面來看,關寧鐵騎這個名稱出現的頻率其實很低,恐怕並不是時人所常用的稱呼,遼東鎮是明朝設立的九大軍鎮之一,在明朝官員的奏疏里,一般稱之為遼東軍或遼軍、遼兵、遼東兵,這一稱呼一直沿用到明清戰爭末期,最為常見。
關寧鐵騎本是一支本土騎兵部隊。在對抗後金軍的戰斗中立下了赫赫的戰功。正是因為有關寧鐵騎的存在,無論是袁崇煥,還是後來的統帥吳三桂,都是靠著關寧鐵騎馳騁沙場縱橫天下。
遇到這樣的情況,是個男人都要奮起拼搏!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帶領著關寧鐵騎與李自成的部隊展開了一片搏殺,後金的部隊趁機襲擊李自成,一舉擊潰了李自成的部隊,並且與關寧鐵騎合作佔領了整個大明的天下。
Ⅷ 歷史上的關寧鐵騎是怎麼回事
明末,在練兵的問題上,袁崇煥力主「以遼人守遼土」。袁崇煥將這些客兵歸納為「南(江南〕兵脆弱」。說到最後,還是民風剽悍,有切身利害 關系,而且多善騎馬的遼人最適於守遼土。因此,袁崇煥在歸附的十餘萬遼民中精選身體強壯者,充實各軍,同時大力栽培祖大壽等一大批遼將。借著寧遠大捷後明軍士氣有所回升,開始敢於與後金軍作戰的機會,袁崇煥苦練出了一支兵力並不很大,但戰鬥力相當強的騎兵。這支部隊後來被人們稱作 「關寧鐵騎」。
Ⅸ 關寧鐵騎和遼東鐵騎的區別
1、所建朝代不同
關寧鐵騎:是明末組建的一支兵力並不很多、但戰鬥力相當強的騎兵部隊,是明末最精銳的部隊,能與後金的八旗軍正面交鋒。「關」是指山海關,「寧」指寧遠,山海關、寧遠、錦州等遼土是大明抵禦後金的重要防線。
遼東鐵騎:指的是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梁父子麾下的部隊,李氏一門擅長騎兵突襲,麾下最精銳的部隊為李家家將騎兵隊,人數約三千,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在征服蒙古土蠻部和萬曆朝鮮之役中戰無不勝,還多次平定女真各部落的叛亂。
2、領導的人不同
關寧鐵騎:是關外(即錦州沈陽等地)失守後,由失去家園的流民組成,孫承宗組建的,由袁崇煥領導。
遼東鐵騎:是李成梁和李如松父子領導。
3、戰鬥力不同
遼東鐵騎:肯定要強,由軍人組成,裝備三眼銃。遼東鐵騎時內患很少。
關寧鐵騎:則流民組成,少數三眼銃,之所以強悍,是因為關寧鐵騎守衛的是自己家園(都由當地人組成)。關寧鐵騎時已到明朝大限,內憂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