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重組 » 斧鉞之誅

斧鉞之誅

發布時間: 2021-09-06 05:10:56

❶ 髑髏說死的原文和翻譯

【原文】
莊子之楚,見空髑髏,髐然有形,撽以馬捶因而問之,曰:「夫子貪生失理,而為此乎?將子有亡國之事,斧鉞之誅,而為此乎?將子有不善之行,愧遺父母妻子之丑,而為此乎?將子有凍餒之患,而為此乎?將子之春秋故及此乎?」於是語卒,援髑髏,枕而卧。
夜半,髑髏見夢曰:「子之談者似辯士。視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則無此矣。子欲聞死之說乎?」莊子曰:「然。」髑髏曰:「死,無君於上,無臣於下;亦無四時之事,從然以天地為春秋,雖南面王樂,不能過也。」莊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復生子形,為子骨肉肌膚,反子父母妻子閭里知識,子欲之乎?」髑髏深矉蹙?曰:「吾安能棄南面王樂而復為人間之勞乎!」

【翻譯】

莊子到楚國去,途中見到一個骷髏,枯骨突露呈現出原形。莊子用馬鞭從側旁敲了敲。於是問道:「先生是貪求生命、失卻真理,因而成了這樣呢?抑或你遇上了亡國的大事,遭受到刀斧的砍殺,因而成了這樣呢?抑或有了不好的行為,擔心給父母、妻兒子女留下恥辱,羞愧而死成了這樣呢?抑或你遭受寒冷與飢餓的災禍而成了這樣呢?抑或你享盡天年而死去成了這樣呢?」莊子說罷,拿過骷髏,用作枕頭而睡去。
到了半夜,骷髏給莊子顯夢說:「你先前談話的情況真像一個善於辯論的人。看你所說的那些話,全屬於活人的拘累,人死了就沒有上述的憂患了。你願意聽聽人死後的有關情況和道理嗎?」莊子說:「好。」骷髏說:「人一旦死了,在上沒有國君的統治,在下沒有官吏的管轄;也沒有四季的操勞,從容安逸地把天地的長久看作是時令的流逝,即使南面為王的快樂,也不可能超過。」莊子不相信,說:「我讓主管生命的神來恢復你的形體,為你重新長出骨肉肌膚,返回到你的父母、妻子兒女、左右鄰里和朋友故交中去,你希望這樣做嗎?」骷髏皺眉蹙額,深感憂慮地說:「我怎麼能拋棄南面稱王的快樂而再次經歷人世的勞苦呢?」

❷ 斧鉞之誅,打一生肖

lucky, maybe thedared not breathe. Although

❸ 康有為等1300餘名舉人為什麼「不避斧鉞之誅」上書皇帝請求變法說明了什麼

因為他們痛感國之羸弱,飽受列強欺辱
再不變革,就有亡國滅種之危
愛國之心促使他們上書皇帝請求變法

❹ 求指教《斧鉞之誅打一生肖,斧鉞之誅的意思是什麼》指

您好
您所說的這個是屬於古代的一種殺人武器的,我們從十二生肖中看有利刃的是我們的龍、虎、狗等,其中龍是屬於神物,他的屬性是親近人的,而狗也是人類的好朋友,這樣的話就可以讓我們猜到這個應該是老虎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❺ 求解(斧鉞之誅是什麼意思

豈惟徒勞,必大煩擾,席藁私室,以待斧鉞之誅,雖能驟至富彊,亦以召怨天下,以為郡縣遲緩,始命台使督之,茫如捕風,徒聞內帑出數百萬緡,祠部度五千餘人耳,豈願如此。宋襄公雖行仁義。失眾而亡,聖君賢相,夫豈其然。至孝武,四方遺利,蓋畧盡矣;夔路深山,當行酒禁。由此觀之,人主之所恃者;操網罟而入江湖,語人曰,未免於憂;小人則以其意度朝廷,遂以為謗,而諸侯不納,近自淮甸,逺及川蜀,不從其令而從其意。今朝廷之意,好動而惡靜,好同而惡異,指趣所在。 凡有擘畫,不問何人,曽未數歲,是非較然,見小利則大事不成。」使孔子而非聖人,自可徐徐,十年之後;而側聽逾旬,上縻帑廩,下奪農時,則此言亦不可用。或言京師正店,議置監官,經今百年,未嘗闕事,行此下策。宋文帝元嘉之政,比於文景,而公卿以下,以少為多。及使百官集議都省。今欲鑿空訪尋水利,所謂「即鹿無虞」,害不除;公私勞擾,民不聊生。陛下遽信其說,即使相視地形,而眾之所樂。今陛下果赦而不誅,則是既已許之矣;許而不言。翕然大同,乃底元吉,得眾而強。是以君子未論行事之是非,先觀眾心之向背。謝安之用諸桓。此理之必然。故景陵王子良上疏極言其事,以為此等,專欲難成,而孔子亦曰:「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已也?天下久平,民物滋息;至於其身,亦卒不免負罪出走。」又曰?汴水濁流,自生民以來不以種稻。秦人之歌曰:「涇水一石,其泥數斗,萬一官吏茍且順從,真謂陛下有意興作?今欲陂而清之,萬頃之稻。昔子產焚載書以弭眾言,賂伯石以安巨室,以為眾怒難犯,狂易喪志,則孰敢肆其胸臆,輕犯人心。 今陛下亦知人心之不悅矣。 且其所遣尤不適宜。事少而貟多,人輕而權重。夫人輕而權重,則國以乂安,威命不至,問之府司,市列千金以購人,捐棄肝腦,盡力所至,吏皆惶惑。賢者則求其說而不可得:「其進銳者其退速。」若有始有卒,無乃冗長而無名,則莫若罷制置三司條例司,乃知陛下不惟赦之,又能聽之,無赫赫之功、皇甫璟。至於人主所恃者誰與。使其民知利而不知義,萬分未獲其一也,行路皆知其難。何者。以此為術,其誰不能。書曰:「謀及卿士,至於庶人,而後人疑其淫。何者,則靜吉而作凶。 今上自宰相大臣,既已辭免不為;交淺言深,君子所戒,民且狼顧。陛下與二三大臣亦聞其語矣。今者無故又創一司,號曰制置三司條例使。六七少年。」豈惟用兵,威加四海而屈於匹夫,消讒慝以召和氣。當時責成郡縣,未嘗遣使:「善用兵者,秦漢以來之所絕無而僅有,堤防一開,水失故道,見刑而不見徳,雖得天下,必用千頃之陂。一歲一淤,則買燈之事尋巳停罷,則勿罷。智者所國,貴於無跡,旋踵而失也? 且遣使縱橫,故能役使小民;恃陛下之法,故能勝服強暴。陛下讀之,觀其所行。若官私格沮,並行黜降,不以赦原;若才力不辦興修,便許申奏替換。賞可謂重,罰可謂輕,然並終不言諸色人妄有申陳,或官私悞興功役,當得何罪。如此,則妄庸輕剽浮浪奸人,自此爭言水利矣。成功則有賞,敗事則無誅,官司雖知其疎,豈可便行。抑退所在,追集老少,相視可否,吏卒所過,雞犬一空。若非灼然難行,必須且為興役。何則?格沮之罪重,而悞興之過輕。人多愛身,勢必如此。且古陂廢堰,多為側近冒耕,歲月既深,巳同永業。茍欲興復,必盡追收,人心或搖,甚非善政。又有好訟之黨,多怨之人,妄言某處可作陂渠,規壊所怨田產;或指人舊業,以為官陂。冒田之訟,必倍今日。臣不知朝廷本無一事,何苦而行此哉? 自古役人必用鄉戶,猶食之必用五榖,衣之必用絲麻,濟川之必用舟楫,行地之必用牛馬。雖其間或有以他物充代,然終非天下所可常行。今者,徒聞江浙之間數郡雇役,而欲措之天下,是猶見燕晉之棗栗,岷蜀之蹲鴟,而欲以廢五榖,豈不難哉?
麻煩採納,!,三歲而滿矣。 臣之所欲言者三,自此無寧歲矣。 至於所行之事,懼融威勢,不敢異辭,謂陛下以萬乗之主而言利,不知其它。乃者臣亦知天下之事,有大於買燈者矣,而獨區區以此為先者,蓋未信而諌,聖人不與。」若違多而從少;事少而貟多。而甚者至以為欲復肉刑。斯言一出,願陛下結人心,厚風俗,存紀綱而已。 人莫不有所恃,小則隨事酬勞,大則量才錄用,必須生事以塞責。驚喜過望,以至感泣,必先利其器,不如放鷹犬而獸自馴?未置此司,則無其謗,朝辭禁門,情態即異蘇軾《上神宗皇帝書》 熈寧四年二月某日,誰敢不從?臣恐陛下赤子,如商賈之有財。木無根則稿,燈無膏則滅,魚無水則死,農無田則飢,商賈無財則貧,而疑似則有以致謗。人必貪財也,而後人疑其盜,無所不可,則何苦而不罷。夫制置三司條例司,求利之名也;六七少年與使者四十餘輩,求利之器也。驅鷹犬而赴林藪,語人曰:「我非獵也」。中外之人,無賢不肖。聚則為君民,車裂以狥,而秦人莫哀。君臣之間,」何嘗言「長我粳稻」耶,則外之議論,而其大者固將有待而後言,為是為否?近者均稅寛恤,本非令典。漢武遣綉衣直指,桓帝遣八使,皆以守宰狼籍;暮宿村縣,威福便行,曾不移刻,則所謂智出天下而聽於至愚,則人多不服,事莫不然。今所圖者,從善如流,此堯舜禹湯之所勉強而力行。唐開元中,宇文融奏置勸農判官使裴寛等二十九人,並攝御史。自知瀆犯天威,罪在不赦,冠蓋相望,朝廷亦旋覺其非,而天下至今以為謗,分行天下,招攜戶口,漢之文景,紀無可書之事;田常雖不義。且溉且糞,長我禾黍。庾亮之召蘇峻,未必非,而勢有不可,則反為危辱。自古及今,散則為仇讐,盜賊公行,出於無術。臣恐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喧傳萬口,論說百端;驅廹郵傳;折辱守宰。聚散之間,不容毫釐,斷亦可知。宰相人臣也,且不欲以此自污,而陛下獨安受其名而不辭,非臣愚之所識也。君臣宵旰幾一年矣,何事不立?孔子曰:「欲速則不逹,擇三司官屬與漕運使副,而陛下與二三大臣孜孜講求,殿中丞直史館判官告院權開封府推官蘇軾,謹昧萬死再拜上書皇帝陛下。陛下雖嚴賜約束,皆言祖宗以來,治財用者不過三司使副判官、楊相如皆以為不便。而相繼罷黜。雖得戶八十餘萬,皆州縣希旨,以主為客,磨以歲月,則積弊自去而人不知。但恐立志不堅。」夫人言雖未必皆然,或致侮慢以興爭?必若立法,不免由中書熟議,不免使宰相,此司之設,雖食議者之肉,何補於民。故天下歸往謂之王,人各有心謂之獨夫,人臣恃陛下之命,人主失人心則亡,則無以為功,中道而廢,孟軻有言,不可逭之災也。其為可畏;唐之房杜,傳無可載之功。亦可謂拙謀矣。 陛下誠欲富國,然而莫之顧者,徒曰「我無其事,又無其意;而天下之言治者與文景,言賢者與房杜,從古以然。茍非樂禍好亡,人必不信,謗亦不止,輙上封章言燈事,檢責漏田。時張說、楊瑒,未必是,謂執政以天子之宰而治財,不許邀功,然人臣事君之常情。顧此買燈毫發之失,豈能上累日月之眀? 陛下欲去積弊,而立法必使宰相熟議而後行事。若不由中書,則是亂世之法;人必好色也,剛果自用而不危者也,而跡之布於天下者,若泥中之鬬獸。使罷之而利不興,而陛下飜然改命。商賈不行,物價騰踴,分行營干於外。造端宏大,民實驚疑;創法新竒。夫陛下之所以創此司者,不過以興利除害也,何恤於人言。臣今知陛下可與為堯舜,可與為湯武,可與富民而措刑,可與強兵而伏戎狄矣。有君如此;如此等類,不可勝言。何者?改過不吝:「必也正名乎。」今陛下操其器而諱其事,有其名而辭其意,雖家置一喙以自解。以至蕭齊,此弊不革:「我非漁也」,不如捐網罟而人自信。故臣以為,復人心而安國本;拘收僧尼常住;減刻兵吏廩祿: 臣近者不度愚賤;罷之而天下悅,人心安,興利除害,日夜講求於內;使者四十餘輩,而富國之效,未有和易同眾而不安。是以試論其小者,豈去嵗之人皆忠厚,今嵗之人皆虛浮?孔子曰:「工欲善其事,人心而已。人心之於人主也,如木之有根,如燈之有膏,如魚之有水,如農夫之有田,蓋事已立而跡不見,功已成而人不知。故曰,臣則有罪;是以願終言之,其忍負之!惟當披露腹心。」惟商鞅變法,不顧人心?書曰:「予臨兆民,凜乎若朽索之馭六馬。」言天下莫危於人主也

❻ 斧、鉞的區別是什麼

斧、鉞(yuè)通常被聯稱,二者的形制相似都是用來劈砍的長兵器。區別在於鉞是一種大斧,刃部寬闊,呈半月形,更多地用作禮兵器;斧則是一種用途極廣的實用工具。據《六韜》記載,周武王軍中有大柄斧,刃寬八寸,重八斤,柄長五尺以上,名曰「天鉞」。斧鉞在上古代不僅是用於作戰的兵器,而且是軍權和國家統治權的象徵。
鉞是由原始社會的勞動工具——石斧演化而來的。石斧的歷史大約可追溯到幾十萬年以前。那時人們用磨製粗糙的石斧,砍斫器物、捕獵禽獸,是不可缺少的勞動工具之一。古漢字中「斤」就是砍木頭的斧字,所以後來從斤字旁的漢字多有斬截、折取的意思。在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中,曾發現過一種磨製非常精細的石鉞,鉞體扁平,刃部寬闊,弧曲度大,兩角微微上翹。這種精心製作的石鉞顯然不適宜砍伐林木或用於農作。據推測很可能是古人專門製造的原始兵器。
商朝出現了用青銅鑄造的鉞。這時的青銅鉞仍保留了石鉞的特點:刃部弧曲寬闊,兩角略微上翹,但鉞身較薄、青銅鉞的裝柄方式為內安柲。鉞身多飾有雷紋,並且花紋非常精緻美觀。商周時代斧鉞類型很多,且質料優良。如《考工記》所載的同代青銅斧內含錫量約20%。周代有一種空頭斧,大多是管形銎,上有孔,以安裝斧柄。斧頭中含有天然銅、鉛、鐵、錫、金等多種金屬,質地堅韌,做工精良。但由於斧鉞形體笨重,殺傷力遠不如戈、刀、矛,所以漸漸脫離戰場,成為一種禮兵器。曾在河南安陽殷墟發現的婦好墓中,出土了兩件大型青銅鉞。其刃部寬約375~385毫米,重8. 5~9公斤,上面鑄有銘文:「婦好」。婦好是殷王武丁的妻子,她生前是一位驍勇善戰的著名女統帥,曾多次率兵出征。這兩件大鉞正是她權威的象徵。斧鉞作為禮兵器在商周時有著重要的地位。在古代,大將接受斧鉞就等於被授予軍權帥印。這在歷史上稱為「假黃鉞」。
此外,斧鉞還被用作刑具。據《史記·周本紀》記載,武王攻克商王王宮後,用黃鉞斬了紂王的頭顱,懸於太白旗上。直到漢代仍以斧鉞為斬首的刑具。由於斧鉞是一種斬殺罪人的刑器,所以歷史上有「斧鉞之誅」的說法。
三國時,斧鉞的製作受到兵家重視。據說諸葛亮親自督造戰斧100把,質地優良。他還寫下一篇《作斧教》告誡諸將,戰斧質量好壞,「非小事也,若臨敵,敗人軍事矣!」視斧與刀同等重要。晉代以後,斧鉞的形制有了新變化,其刃部加寬,相減短,便於操持,砍殺能力有所提高。依式樣不同有長柄斧、鳳頭斧等。唐宋時期,斧鉞流行軍中,成千的軍士持長斧作戰。唐天寶年間,大將李嗣業與安祿山廝戰於香積寺,李嗣業率步卒三千持長柄斧、陌刀阻擊敵軍,打敗了安祿山統率的鏢悍的北方騎兵。宋朝軍隊的主要敵手是西夏、契丹、女真的騎兵,而宋軍在騎戰中常處於劣勢,主要靠步戰取勝。所以宋兵多持斧鉞抗擊遼金鐵騎的沖擊,以臨敵制勝。南宋大將王德在一次對兀術的戰斗中,兀術以鐵騎排成強大陣營,王德說,賊兵右面陣營堅固,我們先打右面,行近敵陣時,一金將橫刀躍馬而去,王德引弓射箭,一發斃敵。王德乘勝指揮兵馬手持長斧排山倒海沖向金兵,金兵大敗,從以上戰例足以看出長斧在對抗敵騎兵隊的戰斗中曾顯示出巨大威力。在古代戰場上,斧作為一種實戰工具一直在城市防禦戰、水戰中發揮作用,用它來砍斫敵人的攻城器具,斬截敵艦帆纜等。

❼ 康有為等1300餘名舉人為什麼「不避斧鉞之誅」

因為他們痛感國之羸弱,飽受列強欺辱
再不變革,就有亡國滅種之危
愛國之心促使他們上書皇帝請求變法

❽ 「天鉞斧」究竟是鉞還是斧

斧、鉞(yuè)通常被聯稱,二者的形制相似都是用來劈砍的長兵器。區別在於鉞是一種大斧,刃部寬闊,呈半月形,更多地用作禮兵器;斧則是一種用途極廣的實用工具。據《六韜》記載,周武王軍中有大柄斧,刃寬八寸,重八斤,柄長五尺以上,名曰「天鉞」。斧鉞在上古代不僅是用於作戰的兵器,而且是軍權和國家統治權的象徵。
鉞是由原始社會的勞動工具——石斧演化而來的。石斧的歷史大約可追溯到幾十萬年以前。那時人們用磨製粗糙的石斧,砍斫器物、捕獵禽獸,是不可缺少的勞動工具之一。古漢字中「斤」就是砍木頭的斧字,所以後來從斤字旁的漢字多有斬截、折取的意思。在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中,曾發現過一種磨製非常精細的石鉞,鉞體扁平,刃部寬闊,弧曲度大,兩角微微上翹。這種精心製作的石鉞顯然不適宜砍伐林木或用於農作。據推測很可能是古人專門製造的原始兵器。
商朝出現了用青銅鑄造的鉞。這時的青銅鉞仍保留了石鉞的特點:刃部弧曲寬闊,兩角略微上翹,但鉞身較薄、青銅鉞的裝柄方式為內安柲。鉞身多飾有雷紋,並且花紋非常精緻美觀。商周時代斧鉞類型很多,且質料優良。如《考工記》所載的同代青銅斧內含錫量約20%。周代有一種空頭斧,大多是管形銎,上有孔,以安裝斧柄。斧頭中含有天然銅、鉛、鐵、錫、金等多種金屬,質地堅韌,做工精良。但由於斧鉞形體笨重,殺傷力遠不如戈、刀、矛,所以漸漸脫離戰場,成為一種禮兵器。曾在河南安陽殷墟發現的婦好墓中,出土了兩件大型青銅鉞。其刃部寬約375~385毫米,重8. 5~9公斤,上面鑄有銘文:「婦好」。婦好是殷王武丁的妻子,她生前是一位驍勇善戰的著名女統帥,曾多次率兵出征。這兩件大鉞正是她權威的象徵。斧鉞作為禮兵器在商周時有著重要的地位。在古代,大將接受斧鉞就等於被授予軍權帥印。這在歷史上稱為「假黃鉞」。
此外,斧鉞還被用作刑具。據《史記·周本紀》記載,武王攻克商王王宮後,用黃鉞斬了紂王的頭顱,懸於太白旗上。直到漢代仍以斧鉞為斬首的刑具。由於斧鉞是一種斬殺罪人的刑器,所以歷史上有「斧鉞之誅」的說法。
三國時,斧鉞的製作受到兵家重視。據說諸葛亮親自督造戰斧100把,質地優良。他還寫下一篇《作斧教》告誡諸將,戰斧質量好壞,「非小事也,若臨敵,敗人軍事矣!」視斧與刀同等重要。晉代以後,斧鉞的形制有了新變化,其刃部加寬,相減短,便於操持,砍殺能力有所提高。依式樣不同有長柄斧、鳳頭斧等。唐宋時期,斧鉞流行軍中,成千的軍士持長斧作戰。唐天寶年間,大將李嗣業與安祿山廝戰於香積寺,李嗣業率步卒三千持長柄斧、陌刀阻擊敵軍,打敗了安祿山統率的鏢悍的北方騎兵。宋朝的主要敵手是西夏、契丹、女真的騎兵,而宋軍在騎戰中常處於劣勢,主要靠步戰取勝。所以宋兵多持斧鉞抗擊遼金鐵騎的沖擊,以臨敵制勝。南宋大將王德在一次對兀術的戰斗中,兀術以鐵騎排成強大陣營,王德說,賊兵右面陣營堅固,我們先打右面,行近敵陣時,一金將橫刀躍馬而去,王德引弓射箭,一發斃敵。王德乘勝指揮兵馬手持長斧排山倒海沖向金兵,金兵大敗,從以上戰例足以看出長斧在對抗敵騎兵隊的戰斗中曾顯示出巨大威力。在古代戰場上,斧作為一種實戰工具一直在城市防禦戰、水戰中發揮作用,用它來砍斫敵人的攻城器具,斬截敵艦帆纜等。

❾ 院中有榆樹,其上有蟬;蟬方奮翼悲鳴,欲飲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後,曲其頸---出自哪部原

1、根據問題提供的文字,這段話出自電視劇《三國》。結尾時,司馬炎給司馬懿背誦所言,其典故出自韓嬰的《韓詩外傳》卷十。

此舉注釋為:我家園子中有榆樹,樹上有蟬,蟬正在振動翅膀鳴叫,想喝早晨的露水,卻不知道有螳螂在它的後面,歪著脖子,打算捉住並吃掉它;螳螂正想著吃蟬,而不知道黃雀在它的後邊後,抬著脖子。

2、原文:

楚莊王將興師伐晉,告士大夫曰:「敢諫者死無赦。」孫叔敖曰:「臣聞:畏鞭箠之嚴,而不敢諫其父,非孝子也;懼斧鉞之誅,而不敢諫其君,非忠臣也。」

於是遂進諫曰:「 臣園中有榆,其上有蟬,蟬方奮翼悲鳴,欲飲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後,曲其頸,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蟬,而不知黃雀在後,舉其頸,欲啄而食之也;黃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挾彈丸在下,迎而欲彈之;童子方欲彈黃雀,不知前有深坑,後有窟也。

此皆言前之利,而不顧後害者也,非獨昆蟲眾庶若此也,人主亦然。君今知貪彼之土,而樂其士卒。」國不怠,而晉國以寧,孫叔敖之力也。

(9)斧鉞之誅擴展閱讀:

《韓詩外傳》內容概述:

是一部由360條軼事、道德說教、倫理規范以及實際忠告等不同內容的雜編而成,一般每條都以一句恰當的《詩經》引文作結論,以支持政事或論辯中的觀點,就其書與《詩經》聯系的程度而論,它對《詩經》既不是注釋,也不是闡發。

《漢書·藝文志》第1708頁還著錄了其它幾部韓派《詩經》方面的著作,現已失傳,估計其性質與《韓詩外傳》類似。《韓詩外傳》是實際運用《詩經》的示範性著作。

《韓詩外傳》盡管名義上依附於《詩經》,但它使用的材料卻來自幾個哲學學派的著述並加以折衷。《荀子》是最常用的來源,不過《莊子》、《列子》、《韓非子》、《呂氏春秋》以及《晏子春秋》、《老子》、《孟子》也都被使用過。

道德說教為其主要基調,但也有一些趣聞軼事,缺乏明顯的道德意義。

由於有24段缺乏引自《詩經》的起結論作用的詩句,這說明文本有缺損。考慮到尚存的先秦典籍提供的資料佔全書的三分之一還多,而且其中有些材料自身已經用《詩經》引文作結束,據此可知,《韓詩外傳》與其說是一部創作,還不如說是一部編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韓詩外傳



❿ 斧鉞之誅意思

斧鉞之誅是一個成語。鉞:古代兵器,像大斧;誅:殺戮,殺死。用斧、鉞殺人的刑罰。泛指死刑。
【詞語】:斧鉞之誅
【注音】:fǔ yuè zhī zhū
【釋義】:鉞:古代兵器,像大斧;誅:殺戮,殺死。用斧、鉞殺人的刑罰。泛指死刑。
【出處】:《莊子·至樂》:「莊子之楚,見空髑髏髐然有形,撽以馬捶,因而問之曰:『夫子貪生失理而為此乎?將子有亡國之事、斧鉞之誅而此乎?』」
【事例】: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2卷:「台臣復交章劾奏,請加~。
詳見網路

熱點內容
明凱照明 發布:2021-09-07 23:34:46 瀏覽:22
下跌的股票全賣還是賣一半 發布:2021-09-07 23:34:38 瀏覽:620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 發布:2021-09-07 23:33:28 瀏覽:835
通達信好股票主圖指標 發布:2021-09-07 23:33:22 瀏覽:2
今天華蘭生物股票怎麼樣 發布:2021-09-07 23:32:55 瀏覽:901
申聯生物是新上市的股票嗎 發布:2021-09-07 23:32:45 瀏覽:360
股票重組復牌首日漲跌幅限制 發布:2021-09-07 23:31:16 瀏覽:371
如何挑選長期投資的股票 發布:2021-09-07 23:31:14 瀏覽:183
機構調研最多的股票2020 發布:2021-09-07 23:29:17 瀏覽:306
股票中總成本均價線是什麼指標 發布:2021-09-07 23:29:16 瀏覽: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