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船
⑴ 樓船的介紹
樓船,我國古代一種甲板建築特別巨大,船高首寬,外觀似樓,所以被稱作「樓船」。船大樓高,可遠攻近戰,由於古代水戰多以弓箭對射以及船隻對撞和跳幫肉搏為主,艦船的大小直接決定單艦所能容納的水手和戰士的數量以及艦船的撞擊力,所以樓船在古代很大程度上擔任了水戰主力艦只。但由於船隻過高,重心不穩,故多在內河水戰中擔任主力。
⑵ 樓船的由來
樓船是一種具有多層建築和攻防設施的大型戰船,外觀似樓,故曰樓船。漢代大型戰艦「樓船」高十餘丈。三國時東吳建成五層戰船,可載兵3000人。樓船不僅外觀巍峨,而且船上列矛戈,樹旗幟,戒備森嚴,攻守得力,宛如水上堡壘。1955年在廣州出土的一隻漢代陶船模,其上就有船尾舵的設置。文獻記載與出土文物相印證,證明漢代船尾舵確實存在。而遲至1242年西方造船史上才出現舵。帆、舵的發明與使用,使得秦漢時期我國的造船技術已達到很高水平。樓船的出現與建造可以說是漢代造船、航海技術的集大成者。
⑶ 中國古代艦船如艨艟、斗艦、樓船能容納多少人
艨艟蒙牛皮的小艇非常有名,以速度著稱,一般為20餘人.
斗艦 斗艦:古代一種裝備較好的戰船,自三國時期一直使用到唐代。船上設女牆,可高三尺,船下開擎棹孔。船內五尺,又建棚,與女牆齊。棚上又建女牆,重列戰士。前後左右樹旗,幡,金鼓。舷上有女牆,牆下船舷開棹孔,甲板上有棚,棚上又有女牆,棚上無覆背,前後左右豎旗幟金鼓,用來指揮作戰,可壯聲勢。《武經總要》:「斗艦者,船舷上設女牆可蔽半身,牆下開掣棹空,船內五尺又建棚與女牆,其棚上又建女牆重列。戰士上無覆背,前後左右樹牙旗金鼓。」
船身兩旁開有插槳用的孔,船周圍建有女牆,女牆上皆有箭孔,用以攻擊敵人。船尾高台上有士兵負責觀察水面情形。可容納100人以上
樓船船是一種具有多層建築和攻防設施的大型戰船,外觀似樓,故曰樓船可載兵1000到3000人
⑷ 三國志11如何製造樓船
能的 樓上的不要誤導人
三國志11首先水上裝備有很多 樓船算是一種 最牛的算是闘艦
如果你沒有那些東西的話 最基礎的都會給你走軻的
算是初級船隻 不過也能運輸 和打小仗了
⑸ 古代宋朝的樓船是不是代表中國造船最高科技這種船排水量多少能否橫渡太平洋
第一,中國現在的造船技術世界一流,古代的樓船怎麼可能代表中國造船最高科技;第二,這種船橫渡太平洋?你想多了
樓船,中國古代戰船,因船高首寬,外觀似樓,而得名。因其船大樓高,遠攻近戰皆合宜,故為古代水戰之主力。但亦因船隻過高,常致重心不穩,不適遠航,故多隻在內河及沿海的水戰中擔任主力。
樓船之名始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之越國,其設有樓船軍。而真正於大戰爭中出現則是於吳國,吳王僚二年(前525年),於吳楚長岸之戰中,吳國即以大型樓船「余皇」,作為指揮艦。
西漢時期,樓船開始成為主力戰艦,為主帥所乘,船上可容兵員數十至數百名,因此漢代將軍中有統帥水軍的樓船將軍,水軍亦稱樓船士。在漢武帝發兵滅南越、朝鮮等戰爭中,樓船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三國至南北朝時期,樓船仍普遍運用在水戰中,其中東吳所造的樓船如:「飛雲」、「蓋海」等,皆有五層,可載3,000名士兵。西晉泰始八年(272年)晉武帝升王濬為益州刺史,並密命其於四川組建樓船,以滅東吳,其所造之船,最大的可載2,000多人,且能在船上馳馬往來。五代十國時期,南方諸國,設有樓船指揮使一職,閩王王延鈞從子王仁達即曾任此職。至宋代,樓船仍為軍事裝備,但重要性已大不如前。
⑹ 樓船在古代的作用
樓船是一種具有多層建築和攻防設施的大型戰船,外觀似樓,故曰樓船。漢代大型戰艦「樓船」高十餘丈。三國時東吳建成五層戰船,可載兵3000人。樓船不僅外觀巍峨威武,而且船上列矛戈,樹旗幟,戒備森嚴,攻守得力,宛如水上堡壘。我國的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在漢代有了很大的發展。其中就造船而言,漢代最為著名的船,便是樓船。樓船之名最早始於戰國時期南方的越國,越有樓船軍,秦朝及漢朝都有官銜為「樓船將軍」的軍事指揮官。漢代能夠建造這種大型船舶,是因為我國的造船技術發展到漢代時已漸臻成熟。首先表現在帆的使用上。漢以前是否有帆,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但漢劉熙《釋名》書中「釋船」部分已有船帆的解釋:「隨風張幔曰帆,使舟疾泛泛然也。顯然,發展到漢初時,我國船舶使帆技術已經出現了。與帆同時出現的是造船史上最重大的發明之一,船尾舵的發明。它設在船尾部,有使舵拔正航向不偏航的功能。1955年在廣州出土的一隻漢代陶船模,其上就有船尾舵的設置。文獻記載與出土文物相印證,證明漢代船尾舵確實存在。而遲至1242年西方造船史上才出現舵。帆、舵的發明與使用,使得秦漢時期我國的造船技術已達到很高水平。樓船的出現與建造可以說是漢代造船、航海技術的集大成者。
另:古代中國海軍裝備的一種大型戰船。船上建有重樓,因而得名。有的作為指揮艦。春秋時期,隨著戰船建造技術和作戰需要的發展,出現具有重樓式上層建築的戰船,統稱樓船。公元前525年,在吳楚長岸之戰中,吳軍曾以吳王座艦——大型樓船余皇,作為指揮艦。公元前522年,楚國大夫伍子胥由楚奔吳後,在同吳王闔閭的問對中,伍稱:「樓船者,當陸軍之樓車。」這說明,吳、楚舟師中均已裝備有樓穿。至漢代,樓船進入大發展階段。漢武帝准備征服南越,遂建造大型樓船,起上層建築3--4重,高10丈(27.6米),可載1000人。各重上層建築均設有艙室、女牆、戰格,作為士卒戰斗的依託和防護設施。船上多豎旌旗,以壯聲威。樓船成為舟師的主力戰艦,從而亦成為舟師的代稱,故漢代舟師通成為樓船軍,簡稱樓船,或船軍;士卒稱為樓船士,領率官稱為樓船將軍。督造樓穿的稱為樓船官。三國時期,吳國水軍裝備有5層樓的樓船,如「飛雲」、「蓋海」等大型樓船,可載士卒3000人。此後,歷代水軍,都以樓船作為主力戰艦。西晉時,樓船上裝設有拍竿。東晉時期,孫恩、盧循海上起義軍也擁有一支以大型樓船為主力的舟師。隋代初期的舟師裝備有大型樓船—五牙艦。宋代將車船建造技術運用於建造樓船,發展出裝有多達24車的樓船,船上有的裝設拍竿6座。明代初期,鄭和下西洋的寶船可遠渡重洋進行洲際航行的巨型樓船,這是中國古代樓船建造技術的最高成就。【歷史和典籍中的樓船】
《釋名》中對樓船上層建築的記述是:
其上屋曰廬,像廬舍也。其上重屋曰飛廬,在上故曰飛也。又在其上曰爵(雀)室,於中侯望之如鳥爵之警視也。
唐《太白陰經》記載:
樓船:船上建樓三重,列女牆、戰格......忽遇暴風,人力不能制,不便於事。然為水軍,不可不設,以張形勢.
《太平御覽》記載,漢武帝造豫章大船:
可載萬人,船上起宮室。
《後漢書》記載,公孫述盤踞漢中,曾打造十層赤樓帛蘭船。吳主孫權也曾造大樓船,名曰「長安」,可載戰士三千。
西晉滅東吳時,益州刺史王濬造大樓船:
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人。以木為城,起樓櫓,開四齣門,其上皆得馳馬來往。
隋時著名樓船稱五牙戰艦,楊素和前輩王濬一樣也在四川打造戰船,其中最大者:
名曰五牙。上起樓五層,高百餘尺。左右前後置六拍竿,並高五十尺。容戰士八百人。旗幟加其上。
漢唐距今久遠,迄今並未發現樓船實物,但有漢樓船紋銅鏡背飾圖,船體並列成雙,船後部有雙檐高層樓閣;另外還有漢代廣州城磚上的樓船圖,不但有重檐亭閣,而且有帽形帆。
史書記載梁武帝侯景之亂時,侯景水師使用一種快速戰船(舟鳥)(舟尞),船小而狹長,兩邊各八十槳,全船共160條槳。單從槳數論已接近古代西方的三槳座戰船。 【樓船的缺陷及消亡 】
樓船一般不安全,抗風暴能力差,如孫權的「長安」,因大風驟起,而沉沒江中。還是三國時期的吳國,孫權命董襲「督五樓船往濡須口」,不料風暴驟起,五樓船全部沉沒。
樓船多用於江湖(主要是長江),也用於近海,由於樓船重心高,抗風浪能力差用於遠海是相當危險的。樓船參與的著名戰役幾乎都在長江之上,比如赤壁之戰、西晉滅吳之戰、隋滅陳之戰、元滅南宋之戰等。自宋元以後樓船的使用及記載漸無。
⑺ 漢代樓船的介紹
漢代樓船是中國漢代樓船軍的主要戰船,也是中國早期出現的戰船之一,它的主要特徵是具有多層上層建築。樓船是水軍的代稱,也是對戰船的通稱,如把水兵稱為樓船卒、樓船士,水軍將校稱為樓船將軍、樓船校尉等。
⑻ 樓船的簡介
樓船是一種具有多層建築和攻防設施的大型戰船,外觀似樓,故曰樓船。漢代大型戰艦「樓船」高十餘丈。三國時東吳建成五層戰船,可載兵3000人,明代袁可立的登萊水軍也廣泛使用這種艦船。樓船不僅外觀巍峨威武,而且船上列矛戈,樹旗幟,戒備森嚴,攻守得力,宛如水上堡壘。
⑼ 越國舟師的戰船「樓船」,看上去像城樓一樣,它興於漢代,延用到( )
沿用到清代。
樓船多用於江湖(主要是長江),也用於近海,由於樓船重心高,抗風浪能力差用於遠海是相當危險的。樓船參與的著名戰役幾乎都在長江之上,比如赤壁之戰、西晉滅吳之戰、隋滅陳之戰、元滅南宋之戰等。自宋元以後樓船的使用及記載漸無。明代末期,袁可立組建的登萊水軍多次使用樓船挫敗後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