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股票 » 艾利斯特國際的股票市值

艾利斯特國際的股票市值

發布時間: 2021-08-31 18:40:29

⑴ 工行歷史上最高利息

中國工商銀行
編輯
同義詞 工行一般指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全稱: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In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簡稱ICBC ,成立於1984年1月1日。
成立於1984年,是中國五大銀行之首,世界五百強企業之一,擁有中國最大的客戶群,是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是中國最大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基本任務是依據國家的法律和法規,通過國內外開展融資活動籌集社會資金,加強信貸資金管理,支持企業生產和技術改造,為我國經濟建設服務。
2014年1月29日,工商銀行簽署了一份股份購買協議,工商銀行同意向標准銀行倫敦控股有限公司收購標准銀行公眾有限公司已發行股份的60%,標准銀行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標銀倫敦在股份購買協議項下義務的擔保人簽署股份購買協議。2014年12月,中國工商銀行收購標准銀行獲得銀監會、英國審慎監管局及南非儲備銀行的批准。[1]
2016年6月22日,由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主辦的「世界品牌大會」於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了2016年(第十三屆)《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分析報告,工行名列三甲。[2]
公司名稱
中國工商銀行
外文名稱
ICBC
總部地點
北京
成立時間
1984年
經營范圍
金融,保險
公司性質
國有獨資
公司口號
工於至誠,行以致遠
年營業額
1,487億美元(2014)
員工數
408,859人(2011年)
總資產
31,249億美元(2014)
世界500強
第15(2016)[3]
董事長
易會滿[4]
市 值
2,156億美元(2014)
銷售額
1672.27億美元(2016)[3]
利 潤
440.98億美元(2016)[3]
官 網
http://www.icbc.com.cn/
黨委書記
易會滿[5]
目錄
1 公司文化
▪ 使命
▪ 願景
2 公司規模
▪ 業績
▪ 國內營業
▪ 全球擴張
▪ 工商總部
3 公司管理
4 產品與服務
▪ 電子銀行
▪ 電話銀行
▪ 公司金融
▪ 個人金融
▪ 金融衍生
5 公司榮譽
▪ 國際榮譽
▪ 網銀榮譽
▪ 扶貧榮譽
▪ 其他榮譽
6 大事年表

公司文化
編輯

使命
提供卓越金融服務
中國工商銀行
——服務客戶
——回報股東
——成就員工
——奉獻社會

願景
建設最盈利、最優秀、最受尊重的國際一流現代金融企業價值觀
工於至誠,行以致遠[6]
——誠信、人本、穩健、創新、卓越發展歷程

公司規模
編輯

業績
《金融時報》列出中國工商銀行全球企業500大排行榜第9位。《歐洲貨幣》和英國的《銀行家》雜志以所有權益排序,工商銀行列為全球1,000家大銀行第6位。
2004年,英國《銀行家》雜志及《歐洲貨幣》雜志同時評選中國工商銀行為中國

最佳銀行。同年,中國工商銀行更被美國《環球金融》雜志選為中國最佳個人網上銀行。
2008年《福布斯》發布全球企業2000強排行榜名列42位。2008年度《財富》500強第133位,營業收入51,526 9(百萬美元)。在《中國企業500強》中的排名第4 營業收入39,003,400(萬元)。
2010年,《財富》雜志評出的世界 500強排名榜單中,中國工商銀行排名第87位,市值為2464(億美元)。[7]
2011年,《財富》雜志最新評出的世界 500強排名榜單中,中國工商銀行排名第77,營業收入達到805億美元,比2010年的87名上升10個名次。[8]
中國工商銀行由自助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構成的電子銀行立體服務體系日益成熟,電子銀行業務交易額迅速增長,由2000年的1.93萬億元發展到2004年的38.4萬億元,增長了20倍。2004年電子銀行業務收入2.35億元,在線支付交易額57億元,是中國國內最大的電子商務在線支付服務提供商。
中國工商銀行通過21000多家境內機構、100家境外分支機構和遍布全球的上千家代理行,以領先的信息科技和電子網路,向八百多萬法人客戶和1億多個人客戶提供包括批發、零售、電子銀行和國際業務在內的本外幣全方位金融服務。截至2004年末,現金管理簽約客戶3700多家,為這些客戶的1.96萬個上下游或附屬單位提供了現金管理服務;個人消費信貸客戶數397萬戶,貸款余額4,839億元;個人金融業務高端產品--理財金賬戶客戶總規模超過124萬戶。
2012年上市公司財報,根據中報顯示,所有A股上市公司中,工商銀行以盈利1232億元成為A股的盈利冠軍。根據工商銀行中報顯示,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232億元,增長12.5%。營業收入2628億元,增長13.7%,其中利息凈收入2040.58億元,增長16.9%,占營業收入的77.6%。
2013年榮獲中國品牌500強。
2013年7月22日胡潤國有品牌榜,中國工商銀行以2460億元,排行第二位。
2015年3月26日,中國工商銀行2014年凈賺2763億元, 再度成為最賺錢銀行。[9]
2016年7月20日,在《財富》世界500強排名中,位居第15位。[3]

國內營業
在中國及全球28個國家與地區,2008年,中國工商銀行有385,609名員工,比上年增加7,512人,為1.9億個人客戶與310萬公司客戶提供廣泛而優質的金融產品和服務。近1.7萬家境內外機構,覆蓋中國大部分大中城市與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為客戶直接提供優質服務;國內領先的電子銀行平台,觸手可及的網上、電話、手機與自助銀行四大渠道,提供資金管理、收費繳費、營銷服務、金融理財、代理銷售、電子商務六大類服務;貴賓理財中心、電話銀行、網上銀行專屬通道,專業金融理財師,為貴賓客戶提供獨到的服務。工商銀行還與國內及122個國家和地區的1,400多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全球化服務網路進一步完善。
工商銀行將上市後第一年作為「優質服務年」,從業務流程、分銷渠道、服務模式和產品種類等方面系統地改進和提升了服務,繼續朝著建設國內服務最好金融企業的目標邁進。
作為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工商銀行為公司客戶與個人客戶提供了多元、專業的各項金融服務。其范圍廣,業務量大,業務品種豐富。2003年末個人消費貸款余額達4075億元,個人住房貸款市場份額居國內第一;牡丹卡發卡量9595萬張,消費額973億元左右,2003年累計實現票據交易16771億元;人民幣結算市場份額達45%,在證券、期貨市場上的清算份額保持在50% 以上;中國工商銀行還是國內最大的資產託管銀行,託管基金共28隻,託管總資產581億元。[10]
中國工商銀行擁有中國最先進的科技水平,在數據大集中工程的基礎上,2003年工商銀行成功投產了全功能銀行(NOVA)系統,加上為個性化服務提供技術基礎的數據倉庫,共同構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金融信息技術平台,為業務和管理的進步提供了強健的動力。[11]
在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持下,中國工商銀行各項業務不斷創新。[12] 由自助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構成的電子銀行立體服務體系日益成熟,網上銀行開通城市超過400個,2003年電子銀行交易額達22.3萬億元,網上銀行交易額19.4萬億元。
中國工商銀行實行統一法人授權經營的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體制。中國工商銀行總行是全行的經營管理中心、資金調度中心和領導指揮中心,擁有全行的法人財產權,對全行經營的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負責,在授權和授信管理的基礎上,實行「下管一級、監控兩級」的分支機構管理模式,達到穩健經營,防範風險,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工商銀行在中間業務方面實現了多元、創新的發展。2008年,工商銀行的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達人民幣44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7%,銀行卡、投資銀行、資產託管、企業年金、現金管理、理財等新興業務繼續快速健康發展,各項指標均居國內同業的首位。
銀行卡發卡量超過2.38億張,消費額近8000億元,其中信用卡發卡量突破3900萬張,消費額超過2500億元,市場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投資銀行收入增長78.2%,全年承銷各類債券52支,承銷金額達1646億元,連續第二年成為國內債券承銷發行的第一大行;託管業務收入增長41%,託管資產規模連續11年居國內第一,在基金、年金、保險等託管領域均保持市場領先;企業年金業務的國內市場佔有率接近50%,是國內最大的企業年金服務機構;理財業務繼續強勁增長,全年共推出216款理財產品,其中自主開發理財產品銷售額約21976億元,同比增長715%。
2008年工商銀行繼續推進經營轉型,各項業務結構顯著優化。資產結構中,非信貸資產比重提高至54.5%;收入結構中,非利息收入占營業凈收入的比重上升到15.2%;信貸結構全面改善,貸款收益率由2007年的6.11%提高到2008年的7.07%,提高了96個基點;渠道結構中,離櫃業務比重提高到43.1%;客戶結構中,個人中高端客戶比2007年提高了18.6%,對全行盈利的貢獻進一步提高。
在國際化、綜合化發展方面,2005年,中國工商銀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正式更名為「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商銀行」);2006年,工商銀行成功在上海、香港兩地同步發行上市。公開發行上市後,工商銀行共有A股250,962,348,064股,H股83,056,501,962股,總股本334,0 18,850,026股。[13]
2009年全年實現稅後利潤1111.51億元,較上年增長35.6%,成為全球最盈利的銀行。這已經是工商銀行連續第六年實現高增長,六年中稅後利潤年復合增長率達37.5%,是全球成長性最好的國際性大銀行之一。2008年工商銀行鞏固了全球市值最大銀行的地位,並成為全球最盈利的銀行。在「2011中國企業500強」中,以營業收入3808.21億元人民幣列第7位。[14]

全球擴張
中國工商銀行通過國際資本市場的並購在香港成立了工商東亞和工銀亞洲。[15]
2001年7月,中國工商銀行向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注入香港分行商業銀行業務,促使中國工商銀行(亞洲)的客戶基礎擴大、改善存款及貸款組合及使服務產品組合更趨多元化。透過此業務轉移,大大提升中國工商銀行(亞洲)的競爭力。
2004年四月30日,中國工商銀行(亞洲)購入華比富通銀行之零售及商業銀行業務。華比富通銀行隨後易名為華比銀行,成為中國工商銀行(亞洲)的全資附屬公司。[16]
工商銀行不斷推進跨國經營,加快建立本外幣、境內外業務均衡協調發展的經營格局。截至2004年末,工商銀行在全球各主要國際金融中心設有100家分支機構和控股銀行,外幣總資產495億美元,各項外幣存款余額309億美元,外幣貸款余額284億美元。2004年全年辦理國際結算業務2,122億美元,完成代客外匯資金業務1,489億美元,結售匯業務量955億美元,代客外匯買賣449億美元。[17-18]
2005年10月,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正式將華比銀行並入。當年末工銀亞洲總資產為993億港元,實現賬面利潤7.6億港元,按總資產排序在香港銀行業中升至第6位。
2005年11月23日,中國工商銀行(亞洲)獲穆迪投資給予A2/Prim e-1長期/短期存款評級及D+級銀行財務實力評級。
2007年10月25日,工商銀行與南非標准銀行聯合宣布,雙方已就股權交易和戰略合作事宜達成協議。根據協議,工商銀行將支付約366.7億南非蘭特(約54.6億美元)的對價,收購標准銀行20%的股權,成為該行第一大股東。
2007年,中國工商銀行和印尼哈利姆(Halim)銀行股東簽署收購協議,將收購後者90%的股份。這是工商銀行首次以收購方式進入國外市場,也是該行首次跨國銀行收購。 2007年11月12日中國工商銀行(印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銀印尼」)在雅加達舉辦了成立慶典。[19]
2008年1月28日,工商銀行以澳門幣46.83億元(相當於人民幣41.47億元)收購誠興銀行119900股普通股,占誠興銀行發行總股本79.93%。2009年7月11日起,中國工商銀行澳門分行與澳門誠興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合並,更名為中國工商銀行(澳門)股份有限公司。[20]
2010年4月21日,工商銀行宣布,該行已經完成對泰國ACL銀行大眾有限公司的自願要約收購,並於當日完成股份和資金交割。通過自願要約收購,工商銀行共收集到ACL銀行約97.24%的股份。2010年11月3日,中國工商銀行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慶典,宣布將其在泰國成功並購的ACL銀行正式更名為中國工商銀行(泰國)股份有限公司[21]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憑借中國工商銀行的龐大分行網路優勢、領導地位及豐富經驗,將繼續開拓廣泛之銀行及財務業務,包括各類存款與貸款、貿易融資、匯款、清算、工商業貸款、銀團貸款、出入口押匯、中國業務咨詢及融資、證券業務及黃金買賣之經紀服務及保險代理等。
2011年8月5日,工商銀行宣布,其已就阿根廷標准銀行及其兩家關聯公司(一家基金管理公司Standard Investments S.A.和一家商務服務公司Inversora Diagonal S.A.)80%股權買賣交易與南非標准銀行等達成協議,並於2011年8月4日(阿根廷時間)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簽署了股份買賣協議文件。雙方將隨後履行監管報批手續。交易完成後,工商銀行將負責阿根廷標准銀行及其關聯公司的營運和管理。[22]
2011年1月23日,工商銀行與東亞銀行聯合宣布,雙方已就美國東亞銀行股權買賣交易達成協議,並於2011年1月21日(美國中部時間)在芝加哥簽署了股份買賣協議。
根據雙方簽署的協議,工商銀行將向東亞銀行支付約1.4億美元的對價,收購美國東亞銀行80%的股權,東亞銀行持有剩餘20%的股權。同時,東亞銀行還擁有賣出期權,可在本交易完成後,按雙方協議約定的條款和日期,將其剩餘股份轉讓給工商銀行。雙方將隨後履行監管報批手續。交易完成後,工商銀行將負責美國東亞銀行的營運和管理。這是中資銀行對美國商業銀行的第一次控股權收購。[23]
2012年5月10日,美聯儲宣布通過工行收購東亞銀行在美業務,這是首例中資銀行在美國收購案。意味著中資銀行未來可以收購方式登陸美國,並成為中資銀行在美業務擴張的新里程碑。東亞銀行(截止到2012年)擁有約7.8億美元資產,在紐約和加利福尼亞州設有13家分行(紐約3家、舊金山5家、洛杉磯5家),基本覆蓋了中國在美投資的主要地區,主要從事零售和商業銀行業務。
中國工商銀行在國內擁有近二萬二千多家營業網點,並已建立起全球業務網路,在中國香港(香港分行、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中國澳門(中國工商銀行(澳門)股份有限公司)、哈薩克(中國工商銀行(阿拉木圖)股份公司)、新加坡(新加坡分行)、日本(東京分行、大阪分行)、韓國(首爾分行、釜山分行)、德國(法蘭克福分行、慕尼黑分行)、盧森堡(中國工商銀行(歐洲)有限公司、盧森堡分行)、美國(中國工商銀行(美國)有限公司、紐約分行)、澳大利亞(悉尼分行、珀斯分行)、卡達(多哈分行)、阿聯酋(中國工商銀行(中東)有限公司、阿布扎比分行)、英國(中國工商銀行(倫敦)有限公司、倫敦中國城分行、倫敦分行)、英國開曼群島(開曼群島
工行英國分行
分行)、俄羅斯(中國工商銀行(莫斯科)股份公司)、印度尼西亞(中國工商銀行(印度尼西亞)有限公司)、加拿大(中國工商銀行(加拿大)有限公司)、泰國(中國工商銀行(泰國)股份有限公司,清邁、普濟、孔敬、羅勇、合艾等19家分行)、馬來西亞(中國工商銀行(馬來西亞)有限公司)、越南(河內分行)、法國(巴黎分行)、比利時(布魯塞爾分行)、荷蘭(阿姆斯特丹分行)、義大利(米蘭分行)、西班牙(馬德里分行、巴塞羅那分行)、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分行、卡拉奇分行)、印度(孟買分行)、寮國(萬象分行)、波蘭(華沙分行)、秘魯(中國工商銀行(秘魯)有限公司)、阿根廷(中國工商銀行(阿根廷)有限公司)、巴西(中國工商銀行(巴西)有限公司)、緬甸(仰光代表處)、南非(開普敦代表處)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支機構。截至2013年1月,工商銀行已在全球34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200多家海外機構,並與132國家和地區的1453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形成了跨越亞、非、歐、美、澳五大洲的全球經營網路,跨市場與全球化服務能力顯著增強。與4萬多戶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外合資企業、跨國公司等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
隨著全球擴張的步伐,中國工商銀行已經在互聯網上建立起全球主站和各境外分行站點。為全球客戶提供網上辦理業務和了解中國工商銀行的平台,網站界面簡潔、架構清晰、內容充實。
2013年9月26日,中國工商銀行巴西有限公司在聖保羅宣布正式對外營業。[25]
2014年10月1日, 緬甸已經向中國工商銀行發放有限經營許可,目的是刺激外資投資於該國剛剛擺脫數十年來軍政府統治的經濟。中國工商銀行將可以設立一家分行,並可以向外資公司提供貸款,但必須是外幣貸款。而向緬甸企業放貸則需和當地機構合作進行[26] 。
2014年11月7日,墨西哥銀行與證券監督委員會(CNBV)正式批准中國工商銀行在墨西哥的銀行牌照申請,同意設立中國工商銀行(墨西哥)有限公司。這標志著中國工商銀行成為第一家獲准在墨西哥成立營業機構的中資銀行,結束了墨西哥沒有中資銀行的歷史。[27]

工商總部
中國工商銀行總部大樓由美國SOM設計師事務所設計,樓高13層,建築面積近13萬平方米,分矩型區和弧型區兩大部分,中間以天橋形式聯為一體。大樓為整體鋼結構工程,技術要求高,工藝復雜,其結構形式為磨擦型高強度螺栓聯接,底層插入柱為箱形截面,全熔透焊接最大板厚達100mm;總用鋼量達8000噸,由中鐵武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原武漢橋機廠)進行施工詳圖深化設計,並完成全部鋼結構的工廠製造任務。該項目按《鋼結構工程施工驗收規范》(GB50205-95)製造、安裝並驗收,檢驗合格,受到了業主及監理的一致好評,為中鐵武橋重工在首都樹立了形象,贏得了信譽,整體工程獲得國家頒發的魯班獎。

公司管理
編輯
中國工商銀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建立了由
公司治理結構
中國工商銀行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組成的治理架構,形成了權力機構、決策機構、監督機構和高級管理層之間各司其職、相互協調、有效制衡的工作機制。
董事會下設戰略委員會、審計委員會、提名與薪酬委員會、風險管理委員會、關聯交易控制委員會等五個專門委員會;監事會下設監督委員會。
為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制定了股東大會對董事會授權方案和董事會對行長授權方案,調整董事會下設專門委員會的職責和成員結構,實行首席風險官制度,補選職工監事,制定了股票增值權計劃以建立健全公司激勵機制,積極探索與境內外投資者加強溝通和戰略合作的途徑,不斷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工商銀行始終將公司治理作為增強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工程,圍繞公司價值可持續增長和卓越股東回報的經營目標,積極借鑒公司治理國際領先實踐和原則,構建完善由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組成的現代公司治理架構,修訂完善《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等公司治理規章制度,不斷提高董事會的獨立性和運作效率,形成了權力機構、決策機構、監督機構和執行機構之間權責分明、各司其職、相互協調、有效制衡的組織架構和運作機制。截至報告期末,本行董事會共有董事15名,其中執行董事3名,非執行董事6名,獨立董事6名。監事會共有監事6 名,其中股東代表出任的監事2名,外部監事2名,職工監事2名。
銀行初步建立了一套多維度、多層次的社會責任規劃管理及落實監督體系。在董事會的直接領導下,總行戰略管理與投資者關系部協調推進社會責任工作、統一編制社會責任報告,總行相關部室及各分支機構分頭組織實施,共同推進社會責任的履行和落實。

董事長

姜建清

副董事長、行長

易會滿

獨立非執行董事

黃鋼城

獨立董事

田國強

獨立董事

柯清輝

產品與服務
編輯
銀行卡的業務
工商銀行是國內最大信用卡發卡行及信用卡品牌最齊全的發卡行之一。陸續推出歐元信用卡、牡丹運通商務卡、牡丹銀聯卡、牡丹運動卡、新版牡丹交通卡等新產品;推進營業網點服務體系、VIP客戶服務中心等渠道建設;積極選擇境外機構代理發卡,進一步加強與國際卡組織合作。
2007年末,信用卡發卡量2,338萬張,實現消費額1,619億元,繼續保持發卡量及消費額雙領先的市場地位。信用卡透支余額82.41億元,增長59.5%。
截至2009年末工商銀行信用卡發卡量超過了5200萬張,一年增加了近1300萬張,增幅高達33%,不僅繼續穩居國內信用卡第一發卡銀行的地位,更在一年內連續超越美國發現卡、美國運通和第一資本三家世界級信用卡巨頭,完美實現「三級跳」,成為僅次於摩根大通、美洲銀行和花旗集團的全球第四大信用卡發卡行。建立以借記卡為平台的個人金融服務模式;憑借牡丹靈通卡一卡多戶、一卡多能的優勢,加強營銷渠道整合;發揮牡丹靈通卡支付結算作用,分流櫃面壓力。2007年末,借記卡發卡量1.87億張,增加858萬張,年消費額4,543億元,增長71.4%。[28]
2007年末,銀行卡發卡量突破2.1億張,增加2,149萬張。實現銀行卡業務收入45.37億元,增長40.6%。[28]
工商銀行積極推動晶元卡的推廣應用,截至2012年5月末,工商銀行各類晶元卡的發行量已超過550萬張,穩居國內同業首位。其中晶元信用卡發卡量達538萬張,較年初增長111萬張,增幅為26%,理財金賬戶晶元卡等晶元借記卡發卡量近13萬張。同時,工商銀行還下大力完善晶元卡受理環境,工商銀行90%以上的自助機具都可以受理晶元卡,為晶元卡的進一步普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與使用磁條的傳統銀行卡相比,每張晶元卡都帶有一顆微晶晶元,大大增加了卡片的信息存儲容量,不僅能夠實現普通磁條銀行卡的所有金融功能,更能夠為客戶提供離線交易、非接觸式交易、會員管理和積分管理等個性化智能服務。同時,晶元卡還進一步升級了防偽技術,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工商銀行是中國最早開始晶元銀行卡研發的商業銀行之一,在晶元卡技術研發、行業合作、發卡規模等領域長期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早在1995年,工商銀行就發行了國內首張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智能晶元卡,2005年底發行了國內首張晶元信用卡,2009年起又在國內同業中率先開始全面推廣晶元卡。截至2010年末,工行已發行各類晶元卡900多萬張,45萬台POS機中95%能夠受理「磁條加晶元」[29] 。

工行銀行卡 (5張)

在晶元卡發卡量、交易量不斷增長的同時,工商銀行晶元卡的應用領域也日益擴大,為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工商銀行晶元卡的行業合作范圍已覆蓋交通管理、鐵路客票、高速

望採納

⑵ 世界十大城市排名

1、美國紐約(NewYork)

紐約是美國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它不僅是美國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紐約位於紐約州東南哈得孫河口,瀕臨大西洋,佔地面積1214平方公里,它由五個區組成:曼哈頓、布魯克林、布朗克斯、昆斯和里士滿,市區人口833.6萬,包括郊區在內的大紐約市人口1900萬。

2、英國倫敦(London)

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距離泰晤士河入海口88公里。倫敦的行政區劃分為倫敦城和32個市區,倫敦城外的12個市區稱為內倫敦,其它20個市區稱為外倫敦。倫敦城、內倫敦、外倫敦構成大倫敦市。大倫敦市又可分為倫敦城、西倫敦、東倫敦、南區和港口。

倫敦城是金融資本和貿易中心,西倫敦是英國王宮、首相官邸、議會和政府各部所在地,東倫敦是工業區和工人住宅區,南區是工商業和住宅混合區,港口指倫敦塔橋至泰晤士河河口之間的地區。整個大倫敦市面積1580平方公里。

3、日本東京(Tokyo)

東京是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城市,位於本州關東平原南端,下轄23個特別區、27個市、5個町、8個村以及伊豆群島和小笠原群島,東京總面積2188平方公里,人口約1300萬(截至2012年8月),人口密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4、法國巴黎(Paris)

巴黎是歐洲大陸上最大的城市,也是繁華的都市之一。地處法國北部,塞納河西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峽)375公里。塞納河蜿蜒穿過城市,形成兩座河心島(斯德和聖路易)。首都巴黎人口為220.1578萬人 (截至2009年1月1日) 巴黎還是一座「世界會議城」。

它以明媚的風光、豐富的名勝古跡、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以及現代化的服務設施,迎來了眾多的國際會議,據統計,1987年在巴黎共舉行了365次國際性會議,超過了紐約、倫敦、布魯塞爾、日內瓦,居世界首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組織的總部均設在巴黎。

5、中國香港(HongKong)

香港位於中國東南端,是發展日漸迅速的東亞地區的樞紐,地理條件優越。香港面積1104平方公里(截至2013年10月),人口約720萬,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522人。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全球第十一大貿易體系、第六大外匯市場及第十二大銀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場規模之大,在亞洲排名第二。

6、新加坡(Singapore)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南端,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隔,並以長堤相連於新馬兩岸之間。新加坡是亞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新加坡在城市保潔方面效果顯著,故亦有「花園城市」之美稱。2011年數據顯示新加坡是全世界投資移民門檻最高的國家。

7、中國上海(Shanghai)

上海的優勢在於成長發展潛力大,在所有45個參評城市中排名第一位。在五大新興經濟體城市(上海、聖保羅、莫斯科、約翰內斯堡、孟買)之中,受訪者對上海構建全球金融中心的信心程度最高。

正在舉辦的世博會,有利於提高科技創新力,更有利於促進上海金融市場的活躍程度。從各種構建國際金融中心的子要素分析,上海目前都處於積極發展的地位,並具有強大的待開發潛力。

然而,上海在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方面也存在短板。根據IFCDIndex顯示,上海在金融市場和產業支撐方面排名均為第7位,但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的得分均在50分以下,遠低於其他入圍城市。

8、澳大利亞悉尼(Sydney)

悉尼是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位於澳大利亞東南部城市,是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和澳大利亞最古老的城市,也是一個日益國際化的國際大都市,2000年悉尼奧運會使悉尼的國際聲望和知名度空前提高。

9、韓國首爾(Seoul)

首爾是韓國首都,面積為605.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0.61%,2000年統計人口為1032萬。首爾共有25個區,522個洞,是直接受中央管轄的地方自治團體「特別市」。是韓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根據這兩家公司的統計辦法,每座城市的排名根據對該城市的四個指數的分析,包括經濟活力、政治影響力、科研基礎以及生活水平。但名列前茅的幾個城市並非在所有指數中均據第一,比如,紐約市在「經濟活力」、「科研基礎」兩個指數中最高,但在政治影響和生活水平方面卻位居第二和第八。根據這項統計,華盛頓的政治影響力最高,而巴黎的生活水平最高。

10、德國法蘭克福(Frankfurt)

歐洲統一使用歐元之後,歐洲中央銀行就設在法蘭克福,其前身是設在法蘭克福的歐洲貨幣局。如此得天獨厚的"心臟"位置決定了法蘭克福在金融中心中的地位。

這座位於歐洲心臟的大都市,其優勢在於其發達的金融市場,在此次排名中,法蘭克福的金融市場排名居第6位。目前共有300多家德國和外國的銀行、金融機構駐扎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是世界著名交易所之一,僅次於紐約和東京的交易所。

(2)艾利斯特國際的股票市值擴展閱讀:

1、國際大都市,是城市化進程中一頂給城市戴上的皇冠,是一個城市有幸被視為偉大的城市的極高搭配。這樣的城市是指那些具有超群的政治、經濟、科技實力,並且和全世界或大多數國家發生經濟、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關系,有著全球性影響的國際一流都市。

2、理解國際大都市概念的關鍵點是「影響力」問題,這種「影響力」是奠基在一定經濟實力基礎上的,這種影響能力既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也是一個相對比較的概念。現今世界公認的國際大都市為紐約、倫敦、巴黎、東京、香港五大城市。

⑶ 世界富翁排行榜

比爾-蓋茲再度當選全球首富

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茲(Bill Gates)再度位居《財富》雜志2005年億萬富翁榜榜首,蓋茲已是連續第十一年成為全球首富。

微軟公司(MSFT)創始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以465億美元的個人資產當選全球首富,略低於去年同期的466億美元。

天才投資者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以440億美元的資產位居次席,2004年他的個人資產為429億美元。

印度鋼鐵巨頭拉克希米-米塔爾(Lakshmi Mittal)旗下擁有Mittal Steel (MT),2005年其個人資產為250億美元,位居第三位。

墨西哥電訊業巨子赫魯(Carlos Slim Helu)本月表示Verizon和Qwest對MCI的收購報價都過低。他的個人財富為238億美元,位居第四位。2004年他的個人財富還僅位居17 位;沙烏地阿拉伯阿瓦尼王子(Prince al-Waleed Bin Talal Al Saud)位居第五位;宜家的瑞典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Ingvar Kamprad)從去年的第13位升至第6位。

億萬富翁的人數從去年的587人創紀錄升至691人,其財富總額攀升3000億美元,至2萬2000億美元。

退出億萬富翁排名前十位的包括微軟創始人之一保羅-埃倫(Paul Allen)和德國超市連鎖經營商卡爾-阿爾伯特(Karl Albrecht);甲骨文公司的勞倫斯-埃利森(Lawrence Ellison)和沃爾瑪的沃爾頓(S. Robson Walton)重新回到前10位。

其他四位沃爾頓家族成員分別位居第11位至第13位,其中愛麗斯-沃爾頓(Alice Walton)和海倫-沃爾頓(Helen Walton)以180億美元的財富再度蟬聯最富裕女人的稱號。沃爾瑪創始人薩姆-沃爾頓(Sam Walton)的五位家族成員的財富總額在900億美元以上。

俄羅斯富翁柯多爾科夫斯基(Mikhail Khodorkovsky)被判入獄18個月,其財富縮減至128億美元,成為排行榜上最大的輸家。

最大的蠃家是Google的創始人布林(Sergey Brin)和佩吉(Larry Page),兩人的財富都在10億美元左右,去年首度入選億萬富翁排行榜。

2004年新增的131名億萬富翁中,在其中的68位女性億萬富翁(去年該數字為53名)中,瑪莎-史都華(Martha Stewart)的財富攀升至10億美元。盡管瑪莎-史都華承認自己在售出股票過程中撒謊並入獄服刑5個月,她的財富仍出現成長。

《財富》雜志表示,上述財富排名計算的是2月11日的財富值,以及當日公開上市股票的市值。

⑷ 工商銀行市值

工商銀行市值有多高?全球僅次於一家銀行!

最近,隨著工商銀行股價的不斷上漲,工商銀行市值有了新的突破,超越了富國銀行,全球排行第二! 其中,凈利潤排名全球第一!

所有的人,都祝你快樂
廣告

全球市值前五大銀行一覽表,美國和中國霸佔。美國摩根大通最新市值3033億美元排名榜首,中國工商銀行上升一位市值2639億美元排名第二,超越富國銀行。此外,建設銀行以2098億美元市值排名第五。

雖然,中國工商銀行市值排名第二,不過凈利潤方面:工行卻排名第一,建行排名第二,利潤率達到了40%左右,世界第一大銀行摩根大通凈利潤在25%左右,只能排第三。靜態市盈率方面,工行和建行在6%左右都不高,美國幾大銀行基本在維持12%左右。

工商銀行能否成為世界第一大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成立於1984年1月1日。2006年10月27日,成功在上交所和香港聯交所同日掛牌上市。向全球532萬公司客戶和4.96億個人客戶提供廣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是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目前工商銀行的凈利潤已經達到了世界第一,並且連年增長,粵商貸小編認為按照這個趨勢,工商銀行超越摩根大通成為世界第一大銀行是遲早的事情!

熱點內容
明凱照明 發布:2021-09-07 23:34:46 瀏覽:22
下跌的股票全賣還是賣一半 發布:2021-09-07 23:34:38 瀏覽:620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 發布:2021-09-07 23:33:28 瀏覽:835
通達信好股票主圖指標 發布:2021-09-07 23:33:22 瀏覽:2
今天華蘭生物股票怎麼樣 發布:2021-09-07 23:32:55 瀏覽:901
申聯生物是新上市的股票嗎 發布:2021-09-07 23:32:45 瀏覽:360
股票重組復牌首日漲跌幅限制 發布:2021-09-07 23:31:16 瀏覽:371
如何挑選長期投資的股票 發布:2021-09-07 23:31:14 瀏覽:183
機構調研最多的股票2020 發布:2021-09-07 23:29:17 瀏覽:306
股票中總成本均價線是什麼指標 發布:2021-09-07 23:29:16 瀏覽: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