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賣出中芯國際股票代碼
① 中芯國際上市時間
7 月16日。
中芯國際回 A 之路創下多項科創板記錄。從受理到過會,僅用時 19 天,堪稱 " 閃電過會 ",從提交上市申請到正式上市僅用 45 天;7 月 16 日,中芯國際上市首日,開盤價 95 元 / 股,較發行價上漲 245.96%,市值高達 6780 億元,這是 A 股近十年來最大規模的 IPO ;本次共募集資金總額最多達 532 億元,是妥妥的 " 募資王 "。
中芯國際是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晶元製造企業,是內地第一家提供 14 納米技術節點的晶圓代工廠。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僅有 4 家晶圓代工企業有技術能力提供 14 納米技術節點。技術型 CEO 梁孟松帶領團隊僅用了 298 天就實現了 14 納米量產,這項技術突破改變了以往中芯國際與台積電之間差距不斷拉大的趨勢,並將差距縮小到了 2-3 代。
據悉,中芯國際目前有研發人員 2530 人,碩士及博士人員佔比為 20.52%。2019 年投入 研發費用為 47.44 億元,約為台積電 1/5;招股書顯示,2019 年中芯國際營收 31.16 美元, 約為台積電 1/10;凈利潤 2.35 億美元,約為台積電 1/50;毛利率為 20.83%,約為台積電 1/2。
中芯國際的 IPO《招股書》披露的數據顯示,該公司 2019 年研發人員的平均薪酬為 36.7 萬元。同年,中芯國際員工薪酬的中位數是 38.3 萬元。
② 中芯國際為什麼要在美股退市回歸A股
因為這樣能夠降級到OTC市場,嚴格來講中芯國際是從紐交所退市而不是從美國退市 。
③ 為什麼會有兩只中芯國際的股票
中芯國際,是在香港和滬市科創板都上市的股票,所以就會出現兩只的情況。
④ 台積電的股票上市了嗎
台積電在美股上市;上市代碼:USTSM
⑤ 中芯國際股票代碼
中芯國際股票代碼為688981,2020年7月16日,中芯國際正式在科創板上市。首日收盤漲201.97%,報82.92元,換手率為53.08%,成交額達到479.7億,占科創板所有股票成交額近50%,躋身A股市場歷史第四大單只個股成交金額。
從募集資金看,中芯國際不僅是科創板最大的IPO,也是過去10年A股之最。創紀錄的不僅是募集資金,中芯國際上市過程也極為迅速。其提交材料從受理到過會僅用19天時間,這是科創板最快的審核記錄。到7月7日網上申購,也僅用37天,可謂史上最快IPO。
⑥ 中國投資者如何買中芯國際股票
中芯國際是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只要你去券商哪裡開通滬港通業務,就可以直接通過現有的股票交易通道,直接交易了。給交易A股沒啥區別的,只是交易時間和規則有不同而已。
⑦ 中芯國際CEO提出辭職,這對中芯國際的股價會有什麼影響
中芯國際的股價可能會因此而呈現一定程度的下滑趨勢。
而此次梁孟松辭職的主要原因是董事會決定空降一位新上級與梁夢松搭檔,這讓梁孟松感覺到董事會對他並不是充分信任的,他覺得自己的能力受到了質疑。而且新來的人員對於自己的行政效率以及決策的制定,也會造成一部分阻礙。在充分權衡之後,梁孟松選擇了辭職。
而梁孟松辭職之後,這一事件對中芯國際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對我國半導體事業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中芯國際這次事件後一定會受到重大打擊。股價大降也是必然的趨勢了。
⑧ 中芯國際是國企嗎
中芯國際是國企。
中芯國際創立之初,屬於一家外國法人獨資企業,簡單來說就是外資企業。隨著中芯國際的不斷發展壯大,外資、國有資本開始入股中芯國際,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中芯國際的主要股東都是國有資本,外資成分大大降低。
(8)台積電賣出中芯國際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截止2009年5月,中芯國際已在上海建有一座300mm晶元廠和三座200mm晶元廠,在北京建有兩座300mm晶元廠,在天津建有一座200mm晶元廠,在深圳有一座200mm晶元廠在興建中,在成都擁有一座封裝測試廠。
中芯國際還在美國、歐洲、日本提供客戶服務和設立營銷辦事處,同時在香港設立了代表處。此外代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經營管理一座300mm晶元廠。中芯國際自創建以來,已經成長為中國大陸規模最大、技術水準最高,世界排名第四的晶片代工企業。
在現任總裁兼首席執行長邱慈雲的帶領下,中芯國際將著重強化生產運營能力、客戶服務能力、技術研發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同時發展長期戰略合作客戶,走進穩定、發展及戰略競爭的新紀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芯國際
⑨ 台積電的股票上市了嗎
上市了,在美國上市的。
實時股價
17.32 -0.24 (-1.37%)
今開: 17.43 成交量: 852.69萬
昨收: 17.56 換手率: 0.02%
最高: 17.47 市值: 898.2億
最低: 17.24 市盈率: 14.56
i美股中概指數 1162.39 (+2.38%)
數據由雪球網提供,更新時間:09月25日 15:59
編輯本段公司簡介
台積公司透過遍及全球的營運據點服務全世界半導體市場。台積公司立基台灣,目前擁有三座最先進的十二吋晶圓廠、五座八吋晶圓廠以及一座六吋晶圓廠。公司總部、晶圓二廠、三廠、五廠、八廠和晶圓十二廠等各廠皆位於新竹科學園區,晶圓六廠以及十四廠位於台南科學園區,而十五廠則位於中部科學工業園區。此外,台積公司亦有來自其轉投資子公司美國WaferTech公司、台積電中國有限公司以及新加坡合資SSMC公司充沛的產能支援。客戶服務與業務代表的據點包括台灣新竹、日本橫濱、荷蘭阿姆斯特丹、美國加州的聖荷西及橘郡、德州奧斯汀,以及麻州波士頓等地。[1]
台積電是張忠謀在1987年創立,是全球首創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的公司。身為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業的創始者與領導者,台積公司在提供先進的晶圓製程技術與最佳的製造效率上已建立聲譽。自創立開始,台積公司即持續提供客戶最先進的技術及台積公司 TSMC COMPATIBLE® 設計服務。
2011年,台積公司所擁有及管理的產能達到1,322萬片八吋約當晶圓。台積公司在台灣設有三座先進的十二吋超大型晶圓廠 (Fab 12, 14 & 15) 、四座八吋晶圓廠 (Fab 3, 5, 6 & 8) 和一座六吋晶圓廠 (Fab 2),並擁有二家海外子公司 WaferTech 美國子公司、TSMC中國有限公司及其它轉投資公司之八吋晶圓廠產能支持。
此外,考慮到公司長期的成長和策略發展,台積公司決定投資照明 (Lighting) 和太陽能 (Solar Energy) 相關產業,並計劃透過提供差異化的領導技術及提供客戶獨特價值的定位策略,來追求其中的諸多新商機。
台積公司股票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2330,另有美國存托憑證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股票代號為TSM。[1]
編輯本段
編輯本段股份構成
荷蘭飛利浦公司持股14%,行政院持股12%。
於2002年,由於全球的業務量增加,台積公司是第一家進入半導體產業前十名的晶圓代工公司,其排名為第九名。台積公司預期在未來的數年內,這個趨勢將會持續的攀升。
除了致力於本業,台積公司亦不忘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常積極參與社會服務,並透過公司治理,致力維護與投資人的關系。台積公司立基台灣,客戶服務與業務代表的據點包括上海、台灣新竹、日本橫濱、荷蘭阿姆斯特丹、美國加州的聖荷西及橘郡、德州奧斯汀,以及波士頓等地。台積公司股票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其股票憑證同時也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以TSM為代號。
2010年中,台積公司為全球四百多個客戶提供服務,生產超過七千多種的晶元,被廣泛地運用在計算機產品、通訊產品與消費類電子產品等多樣應用領域;2011年,台積公司所擁有及管理的產能預計將達到1,360萬片八吋約當晶圓。台積公司在台灣設有二座先進的十二吋超大型晶圓廠 (fab 12 & 14)、四座八吋晶圓廠 (fab 3, 5, 6 & 8) 和一座六吋晶圓廠 (fab 2),並擁有二家海外子公司 WaferTech 美國子公司、TSMC (中國) 有限公司及其它轉投資公司之八吋晶圓廠產能支持。此外,台積公司預計將於2011年完成另一座十二吋超大型晶圓廠 (fab 15) 的興建。
台積公司2010年全年營收為新台幣4,195.4億元,再次締造新高紀錄。台積公司的全球總部位於台灣新竹科學園區,在北美、歐洲、日本、中國大陸、南韓、印度等地均設有子公司或辦事處,提供全球客戶實時的業務和技術服務。
編輯本段
編輯本段創立背景
1987年,張忠謀創立台積電,幾乎沒有人看好。但張忠謀發現的,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在當時,全世界半導體企業都是一樣的商業模式。Intel,三星等巨頭自己設計晶元,在自有的晶圓廠生產,並且自己完成晶元測試與封裝——全能而且無可匹敵.
而張忠謀開創了晶圓代工(foundry)模式,「我的公司不生產自己的產品,只為半導體設計公司製造產品。」這在當時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情,因為那時還沒有獨立的半導體設計公司。
編輯本段
編輯本段價值觀
誠信正直
這是我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理念。我們說真話;我們不誇張、不作秀;對客戶我們不輕易承諾,一旦做出承諾,必定不計代價,全力以赴;對同業我們在合法范圍內全力競爭,我們也尊重同業的知識產權;對供應商我們以客觀、清廉、公正的態度進行挑選及合作。
在公司內部,我們絕不容許貪污;不容許有派系;也不容許「公司政治」。我們用人的首要條件是品格與才能,絕不是「關系」。
我們稟持以下的經營理念,致力於和客戶及廠商建立互惠的關系。
創新
創新是我們的成長的泉源。我們追求的是全面,涵蓋策略、營銷、管理、技術、製造等各方面的創新。創新不僅僅是有新的想法,還需要執行力,做出改變,否則只是空想,沒有益處。
客戶信任
客戶是我們的夥伴,因此我們優先考慮客戶的需求。我們視客戶的競爭力為台積公司的競爭力,而客戶的成功也是台積公司的成功。我們努力與客戶建立深遠的夥伴關系,並成為客戶信賴且賴以成功的長期重要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