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儲備包括股票債券
⑴ 國際儲備
國際儲備是國家擁有的可用於平衡國際收支差額的國際性金融資產。
◎國際儲備資產的構成隨著歷史的發展而變動.二戰前主要由黃金和可兌換成黃金的外匯構成;二戰後由黃金和美元構成.
◎國際儲備資產主要由貨幣黃金、特別提款權、在國際貨幣基金的儲備頭寸、外匯儲備、其他債務組成。
●國際儲備的作用:
◎可以在一國發生國際收支困難時起緩沖作用。
◎國際儲備可用於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的匯率。
◎國際儲備可作為外債還本付息的最後信用保證,並有助於提高國際資信。
●國際儲備的管理:
◎規模管理:適度國際儲備規模的確定要考慮許多因素
◎結構管理:主要包括外匯儲備幣種結構管理和國際儲備資產運用形式管理
⑵ 國際儲備包括哪幾項
就一個國家來說,什麼樣的國際儲備水平才算是合適,目前並沒有一個普遍適用的統一標准。我們只能從一國對國際儲備的需求及其供給兩個方面進行探索。 1、國際儲備需求 國際儲備需求是指為了獲取所需的國際儲備而付出一定代價的願意程度,具體而言,它是指持有儲備和不持有儲備的邊際成本二者之間的平衡。決定一國對國際儲備需求量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持有國際儲備成本 國際儲備實際是一國對國外實際資源的購買力。他們若得到利用,就可以增加國內投資和加快經濟的發展。因此,一國持有國際儲備,實際是將這些實際資源儲備起來,犧牲和放棄利用他們來加快本國經濟發展的機會。這是一種經濟效益的損失,是持有國際儲備的機會成本,即使用國外實際資源的投資收益率的損失。它表明一國持有國際儲備所付出的代價。 但是,一國持有的國際儲備中生息的儲備資產(在國外的銀行存款和外國政府債券)還會有一定的利息收益。這樣,一國持有國際儲備的成本便等於投資收益率與利息收益率之差。這個差額大,表明持有國際儲備的成本高;差額小,則表明持有國際儲備的成本低。受經濟利益的制約,一國需求國際儲備的數量會同其持有國際儲備的成本成相反方變化:持有國際儲備的成本越高,對國際儲備的需求量就越少;反之亦然。 2)對外貿易狀況 對外貿易狀況包括一國的對外貿易在其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貿易條件和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能力等。如果一個國家的對外貿易在其國民經濟中處於重要地位,並且對外依賴程度比較高,它需要的國際儲備就比較多;反之,則需要較少的國際儲備。一個在貿易條件上處於不利地位、其出口商品又缺乏競爭力的國家,則需要較多的國際儲備;相反則需要較少的國際儲備。對外貿易狀況之所以是決定一國需要國際儲備多寡的重要因素,在於貿易收支往往是決定其國際收支狀況的重要因素,而國際儲備的最基本作用也是彌補國際收支逆差。 美國經濟學家特里芬教授在其1960年出版的《黃金與美元危機》一書中總結了幾十個國家的歷史經驗,並得出結論說:一國的國際儲備額應同其進口額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這個比例關系應以40%為最高限,20%最低限。一般認為,一國持有的國際儲備應能滿足其3個月的進口需要。照此計算,儲備額對進口的比率為25%。這即所謂的儲備進口比率法。 3)借用外國資金的能力 一國借用國外資金的能力較強,其國際儲備水平可低些,因為該國的國際清償能力,不致因其儲備水平較低而降低;相反,則需要較高水平的國際儲備。但是,應該指出,一國如果國際儲備水平過低,就不具有較高的國際信譽,因而借用國外資金的能力也會降低。 4)應付各種因素對國際收支沖擊的需要 一國在考慮其對國際儲備的需求量時,必須注意到各種可能出現的因素對本國未來國際收支的沖擊;否則,必將陷入困境。為不致陷於困境,一國應該對這些沖擊的類型和程度有正確的預測。關於沖擊的類型,如系短期性沖擊,即發生暫時性國際收支逆差,則只能依靠經濟調整,即實施開支變更政策和開支轉換政策,來實現國際收支的平衡。關於沖擊的程度,各種因素對一國國際收支沖擊的概率和程度,影響著該國國際收支的穩定性,從而決定其對國際儲備的需求量:各種因素對國際收支沖擊的概率的程度越大,國際收支越不穩定,從而需要的儲備就越多;相反,則需要較少的儲備。 5)經濟調整的強度和速度 一國實施經濟調整來解決長期性國際收支逆差,會引發國內經濟的震盪。這種震盪的劇烈程度,同經濟調整的強度與速度成正比關系,即:經濟調整的強度與速度越高,經濟震盪就越劇烈;反之亦然。但是,一國如在進行經濟調整時也運用國際儲備,則可降低經濟調整的強度與速度,從而能減輕經濟震盪。這樣,一國需要國際儲備的數量,便同其進行經濟調整的強度和速度之間存有一定的替代關系:經濟調整的強度與速度越低,需要較多的國際儲備;反之,則需要較少的國際儲備。 6)對外貿和外匯的管製程度 當一國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既不靠外匯資金來融通,也不靠實施經濟調整來扭轉,而是通過對外貿和外匯的直接管制來擴大外匯收入和限制外匯支出,從而實現國際收支的平衡。這些管制越嚴格,需要的儲備就越少;管制越松,需要的儲備就越多。當然,一國實行的管制越嚴格,就越反映該國國際儲備的短缺。 7)匯率制度與外匯政策 在實行固定匯率制度和穩定匯率的外匯政策條件下,為干預外匯市場平抑匯率,對國際儲備需要的數量較大;反之,則對國際儲備需要的數量較小。 8)貨幣的國際地位 一國貨幣如果處於儲備貨幣的地位,它可以通過增加本國貨幣的對外負債來彌補國際收支逆差,而不需要較多的儲備;反之,則需要較多的儲備。 前面所述說明,確定一國對國際儲備的需求量是很復雜的,但有一點是明確的:應將上述各種因素綜合起來考慮,僅從某個因素來考慮是片面的。 鑒於確定一國國際儲備需求量的復雜性,IMF曾採用幾項客觀標志來反映一國國際儲備不足和對國際儲備需求量增加的情況:第一,持續實行高利率政策,這表明該國抑制資本外流和吸引外資內流,以增加儲備和滿足對儲備的需要;第二,對國際經濟交易加強限制,這主要是由於儲備不足,而加強對國際貿易與資本國際流動的限制;第三,實施增加儲備為目標的經濟政策,如獎勵出口和限制進口、緊縮銀根的政策等;第四,匯率的持續性不穩定;第五,儲備增加的結構變化,如一國儲備的增加,主要來自於向國外的借款,則表明該國儲備不足。 2、國際儲備供給 一國的國際儲備水平,不僅取決於它對國際儲備的需求量,而且還取決於其國際儲備供給的數量。 黃金儲備、外匯儲備、普通提款權和特別提款權這四項儲備形式中,後兩者是一國不能主動增減的。這是因為,他們都同份額緊密相連,而會員國繳納給 IMF又以該國的經濟實力為基礎,在其經濟實力無明顯變化或在IMF未調整份額的情況下,該國持有的普通提款權和特別提款權就不會增減。這樣,一國國際儲備的增減,便主要取決於其黃金儲備和外匯儲備的增減。 1)黃金儲備 一國黃金儲備增加,是通過黃金的國內外交易實現的。就黃金的國際交易來說,儲備貨幣發行國若用本國貨幣在國際市場上購買黃金,該國的國際儲備可隨之擴大;非儲備貨幣發行國只能用其外匯儲備在國際市場上購買黃金,其結果只能改變該國國際儲備的構成,而不能擴大其國際儲備。但是,若從黃金的國內交易來說,不論是儲備貨幣發行國,還是非儲備貨幣發行國,中央銀行以本國貨幣在國內收購黃金,即所謂的「黃金貨幣化」都可增大它們的黃金儲備量。當然,靠這種辦法來增加黃金儲備量要受到黃金產量的制約。 2)外匯儲備 一國增加其外匯儲備的渠道,首先是該國中央銀行針對本國貨幣升值所進行的拋售本國貨幣和收進外匯的市場干預,其次是一國政府或中央銀行向國外借款,第三是國際收支順差。第三種渠道是一國增大其外匯儲備最穩定、最可靠的來源。由於經常賬戶收支順差往往是形成一國外匯儲備的主要因素,經常賬戶收支順差便成為一國外匯儲備的最主要來源。當然,資本金融賬戶收支順差也是一國外匯收支的一項來源。但是,資本金融賬戶收支順差並不是一國外匯儲備中最穩定、最可靠的來源,因為長期資本項目收支順差,如果沒有新資本流入,發生外國資本抽回投資,就將消失;至於短期資本則具有轉移不定的特點。
⑶ 1. 什麼是國際儲備外匯是什麼外匯有什麼用
國際儲備(internationalreserve)是指各國政府為了彌補國際收支赤字,保持匯率穩定,以及應付其他緊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國際間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動資產的總稱。
外匯是以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結算的支付憑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外匯的解釋為: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和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包括:外國貨幣、外幣存款、外幣有價證券(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等)、外幣支付憑證(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外匯是購買國外貨物的結算貨幣,今後,如果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則可以將人民幣視同外匯。
⑷ 國際儲備的構成有哪些哪一種儲備占的比重最高
國際儲備的構成有外匯儲備、黃金儲備、特別提款權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外匯儲備占的比重最高
⑸ 國際儲備與外匯儲備有什麼區別
你好,
外匯是以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結算的支付憑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外匯的解釋為: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和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包括:外國貨幣、外幣存款、外幣有價證券(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等)、外幣支付憑證(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 。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狹義而言,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國用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償還對外債務的外匯積累。廣義而言,外匯儲備是指以外匯計價的資產,包括現鈔、國外銀行存款、國外有價證券等。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國際清償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對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有重要的影響。
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即外匯儲備。同黃金儲備、特別提款權以及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可隨時動用的款項一起,構成一國的官方儲備(儲備資產)總額。
⑹ 儲備存款,債券和股票的特點各是什麼
儲蓄存款,債券和股票的特點各有不同,主要指收益的多少和風險的大小各有不同。儲蓄存款的利息比較穩定,但相對較少,債券的利息雖然較儲蓄存款要多一些,但存在到期違約的風險,而股票則是風險和收益都要遠遠大於儲蓄存款和債券的。
⑺ 債券是什麼外匯儲備又是指什麼外匯儲備多對國家有什麼幫助
債券是債務人向債權人出具的承諾到期還本付息的書面憑證。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它是指一國貨幣當局所持有的外國可自由兌換的貨幣和其他短期流動性金融資產。
一國國際儲備中,90%以上為外匯儲備,其作用
(一)彌補國際收支逆差,平衡國際收支
一國對外交往中,國際收支不平衡是絕對的。當其由於進口商品或國內政治、經濟以及自然條件的變化等原因,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通過國際儲備來彌補是既方便又見效快的方法,從而保證國內經濟發展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各國政府歷來都十分重視國際收支問題,每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利用國際儲備來彌補臨時性的國際收支逆差,作為一個國家調節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緩沖器,進而採取相應的政策措施。同時,也可避免採取對外借債、壓縮進口等強制性措施,對國內經濟造成的不良影響。但是,任何一個國家的國際儲備都是有限的,一般都保持在維持三個月的進口水平上。如果出現結構性的國際收支不平衡,僅靠國際儲備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對於結構性的國際收支不平衡,需要進行長期的調整,把重點放在整個國民經濟結構的調整上,支持投資少、見效快、創匯多的部門和企業的發展,在擴大出口的同時,適當壓縮進口,從而從根本上改善國際收支狀況,同時,又可保持適度的國際儲備水平。
(二)發展對外貿易和增強國家信用的保證
國際儲備是衡量一國經濟金融實力的標志,是對外支付能力強弱的象徵。如果一個國家的國際儲備充足,即使在出口極為不利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必要的進口支付能力,從而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同時,國際儲備又是一個國家信譽的保證。一國國際儲備充裕,就比較容易取得借款,從而可以充分利用外貿來保證國內經濟的發展,也可以彌補暫時的國際收支逆差和促進借款到期的順利償還。
(三)干預外匯市場,穩定外匯匯率
為了維護本國貨幣的信譽和本國的經濟利益,一國貨幣當局必須利用國際儲備干預外匯市場,使本國貨幣幣值穩定在政府所希望的水平上。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國際金融市場匯率經常波動,嚴重地影響了有關國家的經濟發展與穩定。因此,西方各國政府往往通過動用國際儲備,干預外匯市場,以達到穩定本國貨幣匯率的目的。各國用來干預外匯市場的儲備基金,稱為外匯平準基金,通常由黃金、外匯和本幣構成。當外匯匯率上升,本國貨幣幣值下跌,超過政府所期望的目標區間時,政府就向外匯市場拋售外匯,換回本國貨幣,抑制本國貨幣幣值的下降趨勢;當外匯匯率下跌,本國貨幣幣值上升過快時,政府則向外匯市場拋售本幣,收進外匯,以便抑制外匯匯率下跌的趨勢,從而達到穩定匯率的目的。
⑻ 國際儲備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管理如題 謝謝了
國際儲備資產的結構管理,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
1、黃金儲備的結構管理。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978年宣布黃金非貨幣化以後,西方主要工業國家基本採取維持黃金儲備實物量基本不變的政策。有些石油輸出國和非產油發展中國家曾採取有限增加黃金儲備的政策,目前也改為採取黃金儲備量基本不變的政策。南非採取統一出售黃金政策。
2、外匯儲備的結構管理。與其他儲備資產相比,外匯儲備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流動性強,它能及時而較自由地用於對外支付和清償的需要;二是不穩定性,它經常隨著各種內外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即匯率經常上下波動;三是風險大,作為儲備貨幣的匯率變動和持有儲備的機會成本都會給外匯儲備帶來較大的風險。
⑼ 國際儲備有哪些類型各自的特點如何求解
具體哪些資產構成國際儲備,即國際儲備的資產構成,隨著歷史的發展而有所變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黃金和可兌換成黃金的外匯構成了各國的儲備資產,戰後,IMF先後給會員國提供兩類資產,用以補充會員國的國際儲備,目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會員國的國際儲備,一般可分為四種類型:貨幣性黃金、外匯儲備、在IMF的儲備頭寸和特別提款權。
(1)貨幣性黃金 即一國貨幣當局作為金融資產持有的黃金。顯然,非貨幣用途的黃金(包括貨幣當局持有的)不在此列。在金本位制度下,黃金為全世界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資產。但由於黃金的開采量受自然條件的限制,而且私人窖藏、工業與藝術用途的黃金需求不斷增長,黃金日漸難以滿足世界貿易和國際投資的擴大對國際儲備的需要。能自由兌換成黃金的貨幣(如英鎊,美元)就取代其成為主要的國際儲備資產。 目前,各國貨幣當局在動用國際儲備時,並不能直接以黃金實物對外支付,而只能在黃金市場上出售黃金,換成可兌換的貨幣。所由黃金實際上已不是真正的國際儲備,而只是潛在的國際儲備。
(2)外匯儲備 為各國貨幣當局持有的對外流動性資產,主要是銀行存款和國庫券等。一國貨幣充當國際儲備貨幣,必須具備兩個基本特徵:①能夠自由兌換為其他貨幣(或黃金),為世界各國普遍接受作為國際計價手段和支付手段。②內在價值相對比較穩定。
(3)在IMF的儲備頭寸。 指在IMF普通賬戶中會員國可自由提取使用的資產,具體包括會員國向IMF繳納份額中的外匯部分和IMF用去的本國貨幣持有量部分。1MF成立的一個宗旨是在會員國遭受國際收支困難時向其提供短期融通資金。普通貸款最高限制是會員國份額的125%。會員國份額中25%用黃金、美元或特別提款權認購,其餘75%用本國貨幣認購。前者(25%)稱為儲備檔貸款,在使用時不需要IMF批准,會員國隨時可以用本國貨幣購買(在規定期限內再購回本國貨幣),故是一種國際儲備資產。儲備頭寸的另一部分是IMF為滿足其他會員國的資金要求而使用掉的本國貨 幣。這部分是對IMF的債權,IMF隨時可向會員國償還,亦即會員國可以無條件用來支付國際收支赤字。
IMF向其他會員國提供本國貨幣,就會使IMF的本國貨幣持有量低於份額的75%。故加上可在儲備檔提取的金額,一國的凈儲備頭寸就等於它的份額減去IMF對其貨幣的持有額。 (4)特別提款權 IMF對會員國根據其份額分配的,可用以歸還IMF貸款和會員國政府之間償付國際收支赤字的一種帳面資產。IMF分配的而尚未使用完的特別提款權,就構成一國國際儲備的一部分,特別提款權作為使用資金的權利,與其儲備資產相比,有著顯著的區別: ①它不具有內在價值。是IMF人為創造的、純粹帳面上的資產。 ②特別提款權不像黃金和外匯那樣通過貿易或非貿易交往取得,也不像儲備頭寸那樣以所繳納的份額作為基礎,而是由IMF按份額比例無償分配給各會員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