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大漲買
A. 已經大漲的股票還能買嗎
昨天大盤小幅下跌,但是個股可以說是驚心動魄,漲停的股票繼續漲停,比如有色金屬股和新能源股,而且漲得更快;下跌的股票繼續下跌,比如前期的一些弱勢股,業績預警股,成長性較差的股票等。 昨日兩市漲停的有40家左右,而跌停的接近70家。收盤後,我的電話響個不停,大家的問題都差不多,就是行情看不懂了,股票不知道是賣還是留…… 我覺得,目前最最值得注意的,不是能賺多少錢,而是迴避風險。你這一波賺得不多不要緊,關鍵是不能在風險來臨的時候犧牲。 我覺得,有三類股票值得現在關注。 一是在不斷大漲的股票中,有些靈魂性的品種,在下跌中反而跌幅會比較小。比如G天威 (600550股吧,行情,資訊,主力買賣),漲了這么多,誰看了都害怕,但是買進,說不定沒有太大的風險,甚至還會繼續上揚。這就是公眾心理,公眾都害怕,那誰在拉?這樣一想就非常明確了。 二是一些具有長期看好概念的,不怕短期震盪,即便下跌也是買入良機的股票。如重慶啤酒 (600132股吧,行情,資訊,主力買賣),治療性乙肝疫苗概念,如果這樣的股票出現像樣的調整,會給你帶來買入的機會。 三是一種穩健的套利股票。如中石化旗下的上海石化、儀征化纖、石煉化、武漢石油等。這些股票的私有化一定要進行,很可能就在本周末。那麼對這些股票進行觀察,你就會發現哪只股票的回購方案可能更好。根據觀察,顯然是石煉化 (000783股吧,行情,資訊,主力買賣)。最近其他同品種股票紛紛下跌,而石煉化上周五漲停,周一在其他股票大幅下跌的情況下繼續上漲。顯然,有先知先覺的資金獲得了其優厚的回購方案。這樣的股票,如果近日繼續逆勢走強,幾乎可以斷定,它不僅是迴避風險的好品種,甚至是獲取穩定收益的好股票。
B. 股票是上漲買入還是下跌買入好
大師們普遍推薦的買入方法是分批買入,但到底該越漲越買還是越跌越買,則各派的方法截然不同。
有人認為決不能在下跌時追加資金攤平成本,應越漲越買,保證每一筆買入的資金都是一開始就盈利的。如果買入後即下跌,說明這次買入是錯誤的,就不應再繼續追加更多資金了。
而價值投資者則是越跌越買,因為其買入的判據是價格低於價值,那當然是價格越低,就越值得買入。
炒股最忌諱的是「貪婪」同「心態不穩」。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這或許在股票市場上有些道理雖然簡單,但真正做到的人卻並不多。就是在股票市場里要操作得好,分析軟體只是輔助工具,須要有好的心態
+
經驗(技巧)+
運氣,有好的心態才能冷靜地判斷操作是否正確,避免出現追漲殺跌,買得好不如賣得准,機會是不會少的。只能順勢而為,不能千篇一律。
所以,不管是漲時還是跌時,都要努力謀求最佳的走勢,看情況而定。
C. 股票買了漲了幾個點後賣了又買進
舉個例子吧:你一元一股買進100股。然後漲到2元一股時你賣出,你這是一筆交易,這筆交易中你掙了100元。可是你接下來把手中的錢再買了這支股票是第二筆交易啊。這筆交易你掙錢與否還得看你的買入和賣出的差額啊
所以你只說了你第二筆的買入情況不知你是否賣出,不敢判斷你是否掙錢啊。當然你第一筆交易理論上是掙錢了,但還有考慮你每筆交易要出的手續費。
不知樓主清楚點了么
對於你的情況你是賺了這個差價0.6元乘以你的股份數再減去你的手續費。
但是你又買進去了,這是第二筆交易,這筆交易不好說了。你什麼價買的又什麼價賣的?這些我都不知道。你只能說是前一筆交易掙了
D. 股票大漲!那漲多少才算大漲呢
股票大漲!那漲5%以上才算大漲。3%以下是小漲,3%-5%是正常的上漲。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既可和企業共同成長發展。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差價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獲取經常性收入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紅派息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入的主要來源。
E. 為什麼股票越漲越買,越跌越賣。
今年的A股市場專治各種不服。
從1200元的貴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恆瑞醫葯,再到3000億市值的醬油股。
什麼樣的白馬股都可能會辜負你,只有消費行業的核心資產才是穩穩的幸福。
不過從傳統意義上的估值情況來看,大消費板塊無論市盈率(PE)還是市凈率(PB),都已經不便宜了:
① 食品飲料行業的PE為32.17倍,達到歷史百分位68%,PB為6.5倍,達到歷史百分位的81%;
② 細分白酒板塊市盈率更是高達32.17倍,遠高於歷史均值水平。
消費股的估值,過高了嗎?
國泰君安零售團隊最新發布《堅守消費龍頭,分享中國成長》,詳細地分析了消費股估值邏輯正在發生的轉變。
本文共2303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鍾,拉至本文底部可閱讀本文核心觀點。
還記得美國「漂亮50」嗎?
探討消費白馬股估值是否過高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下美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謂「漂亮50」,指的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備受追捧的50隻大盤股,它們當中有很多我們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的消費品牌,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等。
「漂亮50」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盈利、高PE同時存在,直譯為「很貴的好股票」。
自1971年開始,「漂亮50」股價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數超過40倍,最高的寶麗來公司估值甚至超過了90倍,而同期標普500估值中位數僅為12倍。
縱觀市場,我們不難發現,消費股尤其受到大資金的重點青睞。分析其背後原因,我們認為有兩點:
1、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 2、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消費股抱團行情何時會結束?
仍舊以美國「漂亮50」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終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國大幅的財政赤字和信貸擴張積聚高通脹泡沫,糧食危機觸發CPI上行,美聯儲不得不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導致通脹進一步惡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蝕企業盈利,企業毛利率和盈利增速雙雙下行,股市由牛轉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開始回落,盈利穩定性受到市場質疑。
我們認為,A股機構「抱團取暖」的現象只可能在兩種情況下被打破:
1)消費龍頭業績持續低於預期,但目前而言,貴州茅台、五糧液、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白馬股營收和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2)像美國「漂亮50」那樣,A股遭遇大的外部變動,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級或全球經濟斷崖式衰退,但目前來看概率很小。
兩種情況在目前來看可能性都很小。
後續如何配置?
後續配置上,我們建議從兩條主線主線挖掘投資機會。
1)供給看效率:經營效率高、業績增長穩健、競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將會持續通過擠壓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獲得成長,值得重點關注。
2)需求看紅利:三四線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紅利,看好所處賽道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尤其是戰略重心向低線級市場擴張、能夠通過自身管理及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的龍頭公司。
本文觀點總結:
1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大消費板塊現在已經不便宜了。
2 但消費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龍頭股不應簡單按照市盈率(PE)判斷估值水平高低。
3消費行業的估值體系正在從PE模型向DDM模型轉變。消費龍頭一旦建立起足夠深的「護城河」,穩健增長、市佔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續分紅等就足以支撐其估值水平。
4 國內資金和海外資金在大消費行業保持了較高的配置熱情。消費股受到大資金青睞的原因是其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且在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5 消費股抱團行情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打破。後續配置上,從供給看,關注龍頭企業;從需求看,關注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
F. 股票的上漲是因為買入的人多還是因為利好
股票的上漲分為短期和長期
短期的上漲和下跌是正常的波動,買的多了 就上漲 賣的多了 就下跌
長期的話 要看公司的實際情況 業績比較多 或者有利好的消息的話 長線是會上漲的
G. 股票上漲的最佳買點在哪裡
買股票主要是買未來,希望買到的股票未來會漲。炒股有幾個重要因素———量、價、時,時即為介入的時間,這是最為重要的,介入時間選得好,就算股票選得差一些,也會有賺,但介入時機不好,即便選對了股也不會漲,而且還會被套牢。
一、股價穩定,成交量萎縮。在空頭市場上,大家都看壞後市,一旦有股票價格穩定,量也在縮小,可買入。
二、底部成交量激增,股價放長紅。盤久必動,主力吸足籌碼後,配合大勢稍加力拉抬,投資者即會介入,在此放量突破意味著將出現一段飆漲期,出現第一批巨量長紅宜大膽買進,此時介入將大有收獲。
三、股價跌至支撐線未穿又升時為買入時機。當股價跌至支撐線(平均通道線、切線等)止跌企穩,意味著股價得到了有效的支撐。
四、底部明顯突破時為買入的時機。股價在低價區時,頭肩底形態的右肩完成,股價突破短線處為買點,W底也一樣,但當股價連續飆漲後在相對高位時,就是出現W底或頭肩底形態,也少介入為妙,當圓弧底形成突破時,即可大膽買入。
五、低價區出現十字星。表示股價已止跌回穩,有試探性買盤介入,若有較長的下影線更好,說明股價居於多頭有利的地位,是買入的好時價。
六、需要強調的是,股指、股價在箱體底部、頂部徘徊時,應特別留意有無重大利多、利空消息,留意成交量變化的情況,隨時准備應付股指、股價的突破,有效突破為「多頭行情」、「空頭行情」;無效突破為「多頭陷阱」、「空頭陷阱」。
H. 股票大漲後怎麼買股的最新相關信息
一、長陽重在低位溫和放量後出現一根帶量長陽,同時成交量為上叉陽量托,馬上直撲追漲。
二、吞並反轉第一個交易日長陰,第二個交易日漲停,包容第一個交易日長陰,可在第二個交易日漲停時追漲買進。
三、攻擊迫線第一個交易日漲停板,第二個交易日先上後下,收長上影(7%以上)十字線(陰陽均可),成交量放大,往往第三個交易日會用長陽吃掉第二個交易日上影線。投資者可在第二個交易日形態確立後追漲買進,必有厚報。
四、牛熊不敗個股依託底部形態,向上沖擊年線,若漲停突破,直接在漲停板追入,牛熊不敗,是必勝的K線形態。
五、三外有三一輪中級以上行情,通常會有連續三個漲停板的個股,成為龍頭,投資者可在第三個漲停附近追漲買入,後勢還有15%以上升幅。
六、喜鵲鬧梅在漲停板之前連續三日收出小陰或小陽強勢整理形態,好似樹上三隻喜鵲鬧梅,喻示冬天過去春天來臨,在形態確認後買進,後市會快速上漲。
七、切割線指在平台整理的末端,股價先向下猛的一沉,並有擊破10日均線的動作,之後用中陽穿越平台,投資者可以直接追漲。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在股市中沒有百分之百的成功戰術,只有合理的分析。每個方法技巧都有應用的環境,也有失敗的可能。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牛人榜里的牛人去操作,這樣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I. 購買股票的人越多,股票的價格就會大漲是嗎
拋售股票的人越多 ?你有一個概念不清楚,什麼是成交。有賣就有買的,對應是一筆成交。有買就有賣的,對應也是一筆成交。每一筆都是這樣。拋售股票的人越多,買入的人可把它全接下了,不然你拋售給誰,沒有接盤不是跌停板嗎?
股票的價格漲跌很復雜呀! 其實不復雜,主要有供求關系決定。就像菜市場的菜價。冬瓜在冬天一元一斤,為何夏天1毛一斤。物以希為貴。那種股票稀少,你想想?
J. 現在買入什麼股票,十年後會大漲
如今的經濟大環境下,及未來十年經濟發展趨勢,以下這些東西可能在未來出現增值或貶值。
十年後暴跌的東西:
1、現金
2014 年的100元人民幣,購買力是2004年時候的幾分之一?去麥當勞,買到的東西也許差不了多少,但買房子、雇保姆、看病,孩子上培訓班,差別就大了。 2004年的時候,深圳保姆月薪是1000元,目前要3500到4000元;好地段差一點的小區,新房子當年是6000元一平米,現在至少要3.5萬了。 目前按中國的通貨膨脹率計算,就是10年後的購買力,你算出來了嗎?100元相當於今天的48.4元。
這種計算的前提,是不 爆發經濟危機。我們知道,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後,中國執行了寬松的貨幣政策。而這樣的年份,正是綠城地產宋衛平這種「賭徒」,從崩潰邊緣翻盤大賺,成 為超級富豪的年份。我們的錢,就這樣聚集到了富商的手裡。所以,持有大量現金是非常危險的。即便你存余額寶,做銀行理財產品,也低於7%的年收益,相對於 7%左右的真實通脹率,你的財富還是貶值。資金量大的可以做信託,達到10%年收益,但如果借錢的企業破產了呢?這個風險顯然非常高。
2、房子
中 國房價再怎麼漲,總會有一些房地產泡沫即將破裂,房地產市場馬上崩盤的聲音。普通購房者懼於這些聲音遲遲不敢下手,畢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買房花費了自己大 半生的積蓄。事實上,如果剔除通貨膨脹的因素,十年後中國最便宜的東西有可能就是房子。說十年後房子便宜,是相對人均收入而言的,比如現在人均月收入是 3000元、房屋均價是每平方8500元,而十年後人均月收入是1萬元時,房屋均價可能是每平方12000元,相對而言,房屋的價格當然比現在便宜多了,因此,現在高價買的房屋放到十年後非但不保值增值,還會嚴重貶值!
十年後,中國的老齡人口比例將達到25%,可能會有大量老年人住進老人院(「獨一代」以一對四,無力照顧這些老人),老人們住進老人院後會產生大量空置房屋,也許今天的許多老新村在十年後因人氣太少將淪為「鬼村」。
鑒於以上所述的原因,房屋將不會成為財富保值增值的手段,那些做了幾十年房奴的人等來的將是房屋的貶值。
3、傳統媒體
網路媒體進入傳播領域對傳統媒體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沖擊波。報紙、雜志在這種洗牌的年代、顛覆的年代,能活下來的肯定是少數。所以,如果你投資傳媒股,需要瞪大眼睛看清楚了。凡是機制陳舊的,即便講了「新故事」,最終也將是浮雲。
但新媒體會崛起,只不過,這種崛起遇上了鼓勵創業的好時代,所以最終會是這樣的: 傳統時政類報紙被包養,其核心內容成為禁地;私人背景的新媒體難以介入時政領域,但空間更大的,媒體的服務、娛樂甚至游戲功能,將被私有化,被做大做強。 一批新富豪會在這個領域誕生。其實對於九零後來說,時政內容恰恰是他們最不關心的,也是最沒有市場價值的。而澎湃新聞,搞的就是這類風險最大、最沒有價值 的東西。
4、地產股
雖 然大城市中心區房價會持續跑贏通脹,但開發商的好日子結束了。未來10年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說,是殘酷的擠壓「過剩產能」時代。過去10年眼睛長到頭頂上的 從業人員,將開始體會到傳統媒體所經歷的痛苦,絕大部分中小房地產企業會死亡,7成左右的從業人員需要轉行,大量的高管、中層將從「錦衣玉食」的層面, 「淪落在風塵」。
如今的房地產行業已經進入大鱷爭食的時代,中小房企的生存境遇愈發艱難。隨著行業集聚程度的進一步深入,相對於規模越做越 大的大型房企,中小房企的處境可謂「凄涼」,對外,在拿地、銷售等方面要面臨大房企的激烈競爭,對內,融資、轉型等都將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與此同時,大 型房企的市場份額卻在不斷增加,50強房企的銷售額門檻已經高達140億元。對諸多中小房企而言,繼續尋求規模擴張極有可能碰壁而亡,如何在夾縫中謀求生 存空間,已經成為這些企業不得不思考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