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影办
❶ 人影办的不足与局限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在研究这种播云作业,以期增加从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脉流出的水流量。但在90年代因为科学界不热衷于此而放弃。
类似地,俄罗斯也曾经试图通过观察云的动向来人工消雨,以避免破坏莫斯科的户外活动。尽管成功的案例很少,报道显示,去年夏天,俄罗斯空军试图控制天气,以避免干扰该国6月12日的节日庆祝活动。他们向空中抛了一个凝固剂袋子。这个袋子后来砸穿了一户居民的房顶。
美国的气象学家Kottlowski指出,不管如何,向云中喷洒化学药剂,都不会改变气候或影响气候系统。“这只会在数十平方英里内起作用,”他说。“你不可能消除一场12级台风那样的大风暴。”
即使是中国军方的气象人员也坦承,他们控制自然的能力有限。气象专家、空军司令部气象局副局长崔廉清曾对媒体表示:“天气变化中有不少不确定性因素,比如,对厚度1000米以内的低云,可以取得较好的消云效果,但厚度超过1000米的低云,很难使其消散。再比如,如果云的范围很大,我们这些飞机撒下的催化剂,作用对云来讲微乎其微。”
有时,也会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偶然的影响。
2009年10月31日上午,南京下关区姜圩路1号小区张女士的爱人到小区内自家搭建的铁皮棚里取东西时,意外地发现铁皮棚的石棉瓦屋顶被砸了一个洞,外面还挂着一个类似“降落伞”的东西。张女士的爱人觉得蹊跷,打开铁皮棚一看,里面竟然横躺着一枚“火箭弹”,吓得他赶紧报警求助。上午11点多,南京市气象局的姜副局长匆匆赶到现场,在现场查看情况后,姜副局长表示这枚坠落的火箭确实是市气象局在10月29日晚上在浦口区发射的增雨防雹火箭中的一枚。姜副局长解释称,由于南京天气干燥,空气中粉尘等污染物数量太多,为增加空气中的湿度,缓解近一段时间的干旱天气以及改善空气质量,气象局这才在10月29日晚在江北的浦口区发射了一批增雨防雹火箭。但是这批火箭中竟然有一枚降落在了人群密集的市区,这在南京还是首次,这个事情气象部门一定会仔细调查。
❷ 人影办的国外发展
全世界每年有30多个国家开展各种方式的人工影响天气活动。美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国还把人工增雨成套技术向发展中国家(如叙利亚、摩洛哥、泰国等)输出,并成立专门的人工影响天气商业公司,承接人工增雨项目。
至于气象武器,20世纪50年代,美国军方就明确提出“气象控制比原子弹还重要”的观点。21世纪,英国《焦点》杂志曾披露美军投资气象研究项目,包括制造雷电的“天火计划”和改变风暴方向的“暴风雨计划”等。但即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使用的消减雨计划,只采用了比较普通的技术,与气象武器的要求相距甚远。
❸ 人影办的实施“人影”的审批程序
以安徽省宿州市气象局的规定为例,假如宿州市气象台发现该市未来将有冰雹,将首先向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和各县气象局发出预警。
随后进入第二步,“人影办”将向市政府主管领导报告实施人影作业的可行性,征得同意后,还要向相关的空中管制部门提出作业申请。在获得通过后,人影办方可作业。在进行人影活动时,各作业点需要不间断观测天气变化,分析天气演变趋势,对可能进行的作业点进行定位,在达到作业条件时才能发布作业指令;且作业过后,“人影办”要向空中管制部门撤销作业申请。最后,还要向上一级的人影部门和本地政府进行汇报。
❹ 人影办待遇怎么样
人影办的待遇还是不错的,你可以去试一下
❺ 人影办的发展轨迹
发现人工降雨的原理,要归功于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科学家欧文·朗缪尔。1946年7月,朗缪尔使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冰箱中制造出了小型人工降雪(降雪与降雨原理大致相同)。
1944年,朗缪尔发表论文《上升饱和冷气流中过冷却微滴》; 1946年,他首次探索改用碘化银和固体二氧化碳(干冰)降雨;1948年发表《暖积云中连锁反应所导致的降雨》论文,提出了人工降雨中的重要原理——朗缪尔连锁反应。
中国最早做的人工降雨是在1958年,吉林省这年夏季遭受到60年未遇的大旱。这次作业用的是食盐,由空军二航校的飞行员周正驾驶一架图-2型轰炸机,在云层播撒了将近200公斤食盐。图-2型轰炸机是当时解放军的主力机型,这次行动也是一次准军事行动。
1987年5月,大兴安岭特大火灾中发射了降雨弹4700枚,据说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火势。20世纪90年代,国外对人工影响天气的兴趣开始减小。2009年2月,中国北方地区发生了38年罕见的干旱,很多地方使用碘化银炮弹促使增加降水,使人工增雨在中国成为新话题。
2008年北京奥运会,据中国官方披露数据显示,开幕式当晚向天空打了1100多枚消雨火箭。
北方旱情严重,人影办又重新发挥了作用。据新华网济南2月10日电(张玉清、李广君)空军的一架国产运输机9日从济南遥墙机场起飞,在旱情严重的鲁豫苏皖上空成功实施了人工增雨作业。据介绍,这次人工增雨飞行2架次近6小时,发射增雨弹400余枚,实施面积近5万平方公里。此前,执行任务的济空某航运团放弃了春节长假休息,提前熟悉飞行航线、收集研究气象资料,制订了多套人工增雨方案。山东省政府人工增雨办公室副主任赵健说,增雨作业实施后,旱情较为严重的枣庄、菏泽地区开始出现降雪,豫东、苏北、皖北也开始降雪,这次人工增雨对缓解旱情有很大帮助。
❻ 气象局人影办的作业员和指挥员(均为事业编)都是做什么的
指挥员一般是在指挥中心的,申请作业区域,指挥作业员作业什么的。
❼ 人影办的职能与作用
“人影办”,顾名思义,其职责就是根据人类需要改变天气,增雨抗旱、防雹减灾、保障重大社会活动。
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是人工降雨防雹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主要负责制定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和业务发展规划,统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负责人工影响天气的业务实施及效果分析、效益评价;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应用技术研究。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作为一项利民、利国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投入少、效益大,在 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十五”的全面发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已初步建立了一支业务技术精、政治素质强、作风过硬、有一定作业能力的管理和专业技术队伍。人影作业服务内容已涵盖了人工增雨抗旱、防雹以及人工增雨森林防火、植水库蓄水、农田增湿保墒等方面。
❽ 人影办的介绍
全称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是气象防灾减灾主要部门之一,主要开展局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是为人民群众提供防灾减灾措施的公益性部门,目前主要开展人工御防冰雹、人工增雨等业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防灾减灾的部门之一。
❾ "人影办"是什么机构的简称
“人影办”的全称是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8年。当时开展人工降雨工作,气象部门必须和武装力量联手,“人影办”也应运而生。简单地说,气象部门为“人影办”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武装力量提供设备和增雨必须的炮弹。
❿ 人影办的成本与收益
根据国内外的人工增雨试验统计,正确应用人工催化技术,可增加降水量6%~25%,北京多年人工增雨率是13%左右。目前我国在降雨作业中应用最广泛、成效最明显的催化剂仍是碘化银。
一次人工增雨的天气过程,大概会用百十发炮弹和2~4枚火箭弹。一枚含碘化银的高炮炮弹价格从56元到88元不等。在北京人影办,记者看到了这种炮弹,不足1米高,与普通炮弹并无明显区别。
相对于炮弹,增雨火箭弹的身价要高很多,约为1000~2000元。与炮弹一样,火箭弹爆炸产生的高温可将碘化银分裂成无数的碘离子和银离子。在温度降低后,碘离子和银离子又会重新结合在一起,形成大批碘化银微粒。火箭弹打入零下8摄氏度至零下12摄氏度的云层中,1克碘化银可形成1015个冰核。也就是说,1克碘化银有可能形成1015颗雨滴。火箭弹的特殊之处在于,完成任务后,会在设定的开伞时间打开降落伞,携带火箭弹残骸安全着陆,伤及地面人员的可能性大为降低。
人工消减雨主要是两招:一是让雨提前下---在保护区上风方及周围邻近地区进行人工增雨作业;二是让雨憋着不下---通过过量播撒高浓度冰晶,抑制云降水。从具体操作来说,二者的方法都要利用火箭等工具。
人工防雹与增雨是反其道而行之。这种方法在雨季非常有用,可以“阻挡”破坏性冰雹,为小麦等农作物收割赢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