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管理
『壹』 中小企业管理方案
首先:建立一套公司规章制度,将公司具体工作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规范,规定什么时候该怎么样,什么工作该怎么样做
有了规章制度后,就有了处罚的依据。因此,同时要建立一套合理而有科学的奖罚制度,一般的员对于所谓的管理,这太抽象了,难以理解,就用直接的罚款、奖励这样,他们会很清楚、很明白也很在意的。但这个奖罚得注意方式方法,而且要严格执行。奖励要适当、适度同时要起来宣扬的作用,奖励不当,让员工反感甚至抗拒,那就失得其反了,奖励过度,会增加公司的成本,而且会惯坏员工,但奖励太少,那又会没有足够的诱惑力,没有效果。
必须要做到,今天张三犯这样的事,奖50元,下次其他员工做了同样的事了要奖50员,今天李四犯这样的错误罚了100元,那么以后谁犯同样的错误都是要罚100元。
有罚要有奖,如果只是罚没有奖,那就惨了。
『贰』 中小企业管理
我觉得这不是老板为人的问题,而是他们管理的方法不同;前者以和谐为主,喜欢创造一种家的气氛,让大家没有压迫感,可以真正发挥个人的能力为公司效力.同时,他又不失一种"家族"领导人的魄力,得到员工认可并赢得大家的信赖与尊重;于公于私都好(我个人比较欣赏这种老板);而后者可能偏重于级别差异(威信),喜欢力压群雄,做领头人物.他欣赏自己的办事风格,承认自己的办事效率,所以要建立威信,让大家佩服他,尊重他,那样他才能带领一支团队勇往直前;如果经常和下属在一起,就会让员工产生随意性,那样他的威信就会大打折扣,有伤自尊哦!
当然这也不扣除他性格方面的问题.
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要适度处理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这样对大家都好!
『叁』 中小企业的管理方案
你的思路是对的,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象制作管理制度这样的事情应该交由专业人士制作,现在有这样的成品能帮你解决问题,让你拿来就能直接用,用了就赢在起跑线上,后面的事情也就一劳永逸了。你可以在网上搜:劳杰士劳动合同书介绍 去找到这个成品,90%的企业管理风险与成本都给你免除掉了。
『肆』 中小企业管理制度
你说的很笼统不具体,每个企业的管理制度都是不一样的,都是根据法律法规和企业、员工本质制定的。当然可以相互借鉴。
『伍』 中小企业应该怎么管理
企业管理工作越来越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复杂化。面对日益复杂的企业管理工作,企业管理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理念,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呢?笔者认为,以下四种理念是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的。
看看这篇文章吧,《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四种管理理念》
http://www.vsharing.com/Blog/bizsoso/A405595.html
『陆』 中小企业管理问题
解决中小企业管理问题可以参考下面几点:
1.梳理清楚自身核心优势
2.其他非核心运作可以做外包组合
3.将精力投入到擅长的部分去发展业务
『柒』 中小企业管理的要点是什么
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达到无为而治,而这个境界对目前国内企业来说还是一个理想而已。“有为而治”,“有为”,我的理解指的是按照企业法治理企业。然企业的生力军是人,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我们管理的要点。
作为被管理者--企业的员工而言,他有思维,有道德观,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我认为如何把企业员工从一个独立的个体走到互相依赖再进入互赖是管理者需要研究的一个话题。即首先要培养员工主动积极,以始为终,要事第一的工作习惯;继而培养员工双赢思维,知己知彼,综合综效的行为习惯;以自觉达到不断创新的效果。因为变是世界万物的根本,管理者更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启发员工的行为。
同时,作为合格的一名管理人员,我认为也需要具备对本行业的专业影响力和个人魅力这样的素质,而两者相比我认为个人魅力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可能会更大一点。专业知识可以通过学习不断进步,而个人在处理事情时是否表现公平,公正;对待纪律时是否以及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等等都决定了你在员工队伍中的影响力大小。管理者是什么?管理者并不是你的位置很重要,而是你的的工作很辛苦。你既自律又律人,这样的管理才是“无为”的管理。
古人语:“上下同欲者胜”,企业的目标和企业员工的愿景切合了,那么,这样的企业“无为而治”也就不难了。
自己在公司的上墙格言栏是这样写的:
“用积极的心态处理事情
用平和的心境对待荣辱
用真诚的心意为员工服务”
最后就是要建立企业的自己的品牌,
当然品牌建设要涉及标志.理念.行为等等,
很多方方面面.刚才看到个 “上知” 还是什么的,
好像就搞这个玩意。
希望自己能一直这样做,也借此机会与大家共勉!
『捌』 如何做到中小企业的管理
管理者应具备的六大能力 :
1、沟通能力。为了了解组织内部员工互动的状况,倾听职员心声,一个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其中又以“善于倾听”最为重要。惟有如此,才不至于让下属离心离德,或者不敢提出建设性的提议与需求,而管理者也可借由下属的认同感、理解程度及共鸣,得知自己的沟通技巧是否成功。
2、协调能力。管理者应该要能敏锐地觉察部属的情绪,并且建立疏通、宣泄的管道,切勿等到对立加深、矛盾扩大后,才急于着手处理与排解。此外,管理者对于情节严重的冲突,或者可能会扩大对立面的矛盾事件,更要果决地加以排解。即使在状况不明、是非不清的时候,也应即时采取降温、冷却的手段,并且在了解情况后,立刻以妥善、有效的策略化解冲突。只要把握消除矛盾的先发权和主动权,任何形式的对立都能迎刃而解。
3、规划与统整能力。管理者的规划能力,并非着眼于短期的策略规划,而是长期计划的制定。换言之,卓越的管理者必须深谋远虑、有远见,不能目光如豆,只看得见现在而看不到未来,而且要适时让员工了解公司的远景,才不会让员工迷失方向。特别是进行决策规划时,更要能妥善运用统整能力,有效地利用部属的智慧与既有的资源,避免人力浪费。
4、决策与执行能力。在民主时代,虽然有许多事情以集体决策为宜,但是管理者仍经常须独立决策,包括分派工作、人力协调、化解员工纷争等等,这都往往考验着管理者的决断能力。
5、培训能力。管理者必然渴望拥有一个实力坚强的工作团队,因此,培养优秀人才,也就成为管理者的重要任务。
6、统驭能力。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领袖不会去建立一个企业,但是他会建立一个组织来建立企业。”根据这种说法,当一个管理者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有能力建立团队,才能进一步建构企业。但无论管理者的角色再怎么复杂多变,赢得员工的信任都是首要的条件。
管理者需要具备的管理技能主要有:
1、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对某一特殊活动——特别是包含方法、过程、程序或技术的活动——的理解和熟练。它包括专门知识、在专业范围内的分析能力以及灵活地运用该专业的工具和技巧的能力。技术技能主要是涉及到“物” ( 过程或有形的物体 ) 的工作。
2、人事技能
人事技能是指一个人能够以小组成员的身份有效地工作的行政能力,并能够在他所领导的小组中建立起合作的努力,也即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以使员工能够自由地无所顾忌地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管理者的人事技能是指管理者为完成组织目标应具备的领导、激励和沟通能力。
3、思想技能
思想技能包含:“把企业看成一个整体的能力,包括识别一个组织中的彼此互相依赖的各种职能,一部分的改变如何能影响所有其他各部分,并进而影响个别企业与工业、社团之间,以及与国家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力量这一总体之间的关系。”即能够总揽全局,判断出重要因素并了解这些因素之间关系的能力。
4、设计技能
设计技能是指以有利于组织利益的种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高层管理者不仅要发现问题,还必须像一名优秀的设计师那样具备找出某一问题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的能力。如果管理者只能看到问题的存在,并只是“看到问题的人”,他们就是不合格的管理者。管理者还必须具备这样一种能力,即能够根据所面临的现状找出行得通的解决方法的能力。
这些技能对于不同管理层次的管理者的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技术技能、人事技能的重要性依据管理者所处的组织层次从低到高逐渐下降,而思想技能和设计技能则相反。对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技术技能是最为重要的,具备人事技能在同下层的频繁交往中也非常有帮助。当管理者在组织中的组织层次从基层往中层、高层发展时,随着他同下级直接接触的次数和频率的减少,人事技能的重要性也逐渐降低。也就是说,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说,对技术技能的要求下降,而对思想技能的要求上升,同时具备人事技能仍然很重要。但对于高层管理者而言,思想技能和设计技能特别重要,而对技术技能、人事技能的要求相对来说则很低。当然,这种管理技能和组织层次的联系并不是绝对的,组织规模大小等一些因素对此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玖』 中小企业如何管理
中小企业在开办之初最重要的便是管理设计,而管理设计要解决的问题就是:
1、 制定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即企业要做什么?
因为如果没有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企业的经营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投资重点,组织结构、管理方法便无法确立,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导致投资分散,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无法适应经营要求。
2、依据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规划指定符合企业发展目标的管理结构,管理方法。即企业要怎么做。
好的组织结构会促进工作的完成,每个人的责、权、利明确,各部门的衔接恰到好处,以最有限的人力资源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
我以为,小型企业的组织结构既要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又尽量要以精简的机构进行运作,以减少管理成本。
目前,小型企业的运作主要体现在人、机、料、法、售五个方面:
人:即指人力资源,人才的培养,劳资等。相对应地应该建立人力资源部门。
机:指设备、厂房等。
料:即指原料、资金等。对应建立财务部门。
法:指生产技术、工艺、产品研发等。对应建立生产部门。
售:指市场销售、开发、维护、售后服务等。对应建立市场部门。
同时,要注重企业决策层的建设,明确决策层的职权范围,避免多头管理的发生。
小型企业有此组织结构,我认为足可以满足经营需求了。
而管理方法的制订则要遵循:为长远发展服务,围绕市场实施,以人为本,以文化管理的原则。注重全员参与,共同发展的思路,这样才可以激发员工的精神,达到管理的目的。
在实践中管理教育与管理实施其实是同步进行的,在企业中,要持续不间断地进行管理教育,在日常工作中即有目的,有计划的向所有员工灌输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的管理制度以及企业文化。这样长久下来,潜移默化,企业的管理思想,规章制度就会在员工的头脑中生根发芽。达到了我自我教育目的。
而且在管理实施中,我们要注意:
一个是要持久,要持之以恒,管理与考核并举,奖惩激励制度要完善。
一个是要严格制度管理
因为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制度管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在实际工作中,管理实施的过程是最为容易走入偏差的。稍有不慎,执行管理的人员就会在执法的尺度上出现把握不准的情况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有人违反了规章制度,但由于事情不大,或碍于面子。或提醒或教育,却不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处理。久而久之,制度慢慢地变成了形式化的废纸。到这个时候,当你明白过来,已于事无补。
所以我们在制度管理中,提倡制度管理的火炭效应,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进行惩罚,必须照章办事,该罚一定罚,该怎么罚即怎么罚。来不得半点仁慈和宽容。
火炭效应的启示在于:当你在工作中违反了规章制度,就象你去碰触一块烧红的火炭,你就会受到烫的惩罚。
这种惩罚的特性在于:
1、即时性:当你碰到火炭时,立刻会被烫,没有丝毫的预先提示,你马上会有烫疼的感受。
2、警示性:火炭是明摆在那里的,而且是火红的,谁都知道碰它会被烧伤。
3、平等性:火炭是很烫的,它不分贵贱亲疏,一律平等,谁碰烫谁,毫不留情。
4、 贯彻性:火炭烫人绝对说到做到决不含糊,不是吓唬人的。
当企业在制度管理的时候,如果能将这几条特性切实的融合到日常的管理行为当中,企业的制度才不会受到任何的质疑与挑战。
但我们说严格制度管理,并不是说,企业只是依靠严格的管理才可以达到目的,我们同样提倡温情管理,但我们所说的温情管理不是实施于制度管理中,而是制度管理的辅助手段。这就要就企业真正的为员工着想,急员工所急,为他们解决困扰他们的实际问题。就好象我们曾经学习过的一个寓言:太阳与北风。
太阳和北风打赌,看谁能最快地将路人的衣服脱掉。寒冷的北风使出最大的力气,向路人吹去,想将路人的衣服掀掉,没想到路人却将衣服越来越裹的更紧,北风无奈地败下阵来。轮到太阳登场,太阳把自己的温暖缓缓地洒向大地,温度不断上升,终于,路人耐不住炎热,脱下了自己的衣服。
所以我们说,单单依靠严格,还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要以员工的满意度,认同感为基础,用太阳般的温暖做为辅助手段,制度管理才可以真正地落实到实处。慢慢地你的制度会贯彻到员工的头脑之中。增加员工的自我约束能力,达到自我管理的高度。
所以我们认为,中小企业只有将管理设计、管理教育、管理实施都依据自身的发展需要,扎扎实实地建立并落实下来,才可以使企业的生产经营依照自己设定的目标走下去,发展壮大。
一、充分了解企业的员工
每个人对自己都是如此简单,而对他人却是如此复杂。作为管理者,要能充分的认识你的员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管理者如果能充分理解自己的员工,工作开展起来会顺利得多。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一个能够充分了解自己员工的管理者,无论在工作效率,还是人际关系上他都将会是个一流的管理者。
了解员工,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阶段的程度区别,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了解员工的出身、学历、经验、家庭环境以及背景、兴趣、专长等。同时还要了解员工的思想,以及其干劲、热诚、诚意、正义感等。
第二阶段:当手下员工遇到困难,你能实现预料他的反应和行动。并能恰如其分的给员工雪里送炭,这就表明你对员工的认识更进一步。
第三阶段:知人善任。能使每个员工在其工作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潜能。给自己的员工足以考验其能力的挑战性工作,并且在其面临此种困境时,给予恰当的引导。
总之,管理者与员工彼此间要相互了解,在心灵上相互沟通和默契,这一点对一个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
二、聆听员工的心声
中小企业的管理者都有强烈的自我主张,这种倾向有助于果断、迅速的解决问题,但另一方面也会使管理人员一意孤行,听不进他人意见,导致决策失误。
在企业的管理中,聆听员工的心声,也是团结员工,调动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一个员工的思想除了问题,会失去工作热情,要他卓越的完成你交给他的任务是不可能的。这时,作为管理者,应耐心的得去听取他的心声,找出问题的症结,解决他的问题或耐心开导,才能有助于你的管理目标的实现。
对待犯错误的人员,也应当采取聆听的办法,不应一味责难它们,而应给他们解释的机会。只有了解个别情况后,才能对他们对症下药,妥善处理。
三、管理方法经常创新
管理员工就象开汽车,司机在开车时需小心的看着指示器和路面,路面有新的变化,指示器的指针有变化,他就应转动方向盘,防止翻车撞人。管理员工也是如此,管理人员要让其员工在制定的轨道上运行,就要仔细观察、经常调整,以防止其出现偏误。在稳定的大企业中,管理者要多注意员工的各种变化,在基本管理框架内灵活的运用各种技巧管理下属。而对于活跃的中小企业管理者而言,他们的责任更加繁重。他们不仅不能墨守成规的管理下属,也不能用哭定的模式去涉及企业的蓝图。
管理者要不断采用新的方法处理员工管理中的新情况,就必须要有超越陈规的一年和能力。70年代末80年代初,福特公司的经营思想日渐保守,公司业绩步步下滑,最后滑到了亏损的边缘。艾柯卡出任克莱斯勒总裁后,积极开拓创新,激发了员工的干劲,不到两年,终于使濒临波产的公司奇迹般的起死回生了。
四、德才兼备,量才使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在能力、性格、态度、知识、修养等方面各有长处和短处。用人的关键是适用性。为此,作为管理者在用人时,先要了解每个人的特点,是个员工十个样,有的工作起来利落迅速;有的谨慎小心;有的擅长处理人际关系;有的却喜欢独资埋头在统计资料里默默工作。
在许多企业的人事考核表上,都有一些关于处理事务的正确性、速度等评估项目,能够取得满分这才称的上是优秀的职员。作为一个管理者,不仅要看到人士考核表上的评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观察,结合每个员工的长处给于是当的工作。在从他们工作过程中观察其处事态度、速度和准确性,从而真正测出其下属的潜能。也只有如此,管理者才能灵活、有效、成功地管理他的员工、使事业蒸蒸日上。
五、淡化权利,强化权威
对员工的管理最终要落实到员工对管理者,或下属对上司的服从。这种领导服从关系可以来自权利或权威两个方面。管理者地位高,权力大,谁不服从就会受到制裁,这种服从来自权力。管理者的德行、气质、智慧、知识和经验等人格魅力,使员工资源服从其领导,这种服从来自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要成功的管理自己的员工,特别是管理比自己更优秀的员工,人格魅力形成的权威比行政权力更重要。
『拾』 如何做好中小企业的管理
有效管理的十六个模块 1、优秀的管理团队。
2、科学的战略决策。
3、完善的企业制度。
4、合理的薪酬制度。
5、有效的激励机制。
6、有效的沟通机制。
7、和谐的组织气氛。
8、详细的工作计划。
9、健全的培训体制。
10、5S管理。
11、学习型组织。
12、创新型组织。
13、风险管理。
14、质量管理。
15、安全管理。
16、走动式检查管理。
等等。
有效管理六原则
一、注重成果
管理重在追求或取得成果。
检验管理的一个原则是:是否达到了目标,是否完成了任务。
当然,这个原则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管理者应该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行得通”的事情上。
二、把握整体
管理者之所以成为管理者,是因为他们眼观全局,着眼于整体,把整体发展视为己任。
管理者应该理解自己的任务,不应从自己的职位出发,而应着眼于如何运用源于职位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来为整体效力。
三、专注要点
专注要点的关键在于专注少数真正重要的东西。
许多管理者热衷于寻找所谓的“秘方”,其实这是一种冒险行为。
倘若真的有什么“秘方”,那就是专注要点应该是最重要的。
要具备专注要点的能力、技巧和纪律性,是效率高的典型表现。
四、利用优点
利用优点是指利用现有的优点,而不是那些需要重新建立和开发的优点。
但现实中,很多管理者总是致力于与之相反的方面,即开发新的优点,而不是发挥现有的优点。
如果这样,即使管理方法很有技巧,看上去也很科学,但造成的管理失误却是无法弥补的。
五、相互信任
怎样在自己的部门或组织内部创造和谐、完美的工作氛围呢?有些管理者一板一眼地按照教科书上说的来做,但效果却不是很好。
其实,只要管理者能够赢得周围其他人的信任,那么他所管理的部门或组织的工作气氛就会是和谐的。
六、正面思维
正面思维的关键在于运用正确的或创造性的方式思考。
正面思维的原则能让管理者把注意力放在机会上。
事实上,发现和抓住机会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这并不是说管理者可以忽视存在的问题。
有效率的管理者能够清楚地看到问题和困难,并不加以回避,而是先去寻找可能的办法和机会。
有效管理五项任务
第一项任务:制定目标 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是实现目标的一半。
作为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在工作过程中去找到并制定合理的目标。
中层管理者,要为部门以及下属指定任务。
目标关键在于它的内容,而不是在于它的形式。
设定目标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设定个人的目标。
设定个人一年的目标,一个季度的目标,甚至一个月的目标。
因为只有把目标分解到个人,才有希望实现的目标。
如何制定合理的目标: 第一个原则是制定尽量少的目标。
目标太多的话,肯定是没有办法实现的。
制定少数的目标,逼迫你确定那个目标是重要的。
第二个原则制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要注意目标的现实性,如果目标跳起来也够不着的话,那么大多数人的反应就是“破罐子破摔”!做为上司要通过制定目标来引导和管理团队。
第三个原则是把目标尽量地量化。
如果一个目标不可以量化的话,那么你就很难实现它。
第四个原则是目标和措施、资源要相匹配。
第五个原则是局面越是困难,就越需要短期目标。
当十次、二十次、几十次实现短期目标的时候,你会发现突然之间,你的大目标实现了。
所以局面越是危险,越是困难,我们越需要短期的、具体的、小的目标。
最后一个原则是目标应该有书面的记录,这样便于检查目标是否实现。
第二项任务:组织实施 组织实施就是怎么去设计自己的组织结构和流程。
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回答下面三个问题:第一,怎么设计,才能够让组织更好的实现客户的需求。
第二,怎么设计,才能够让员工能够更好的完成任务。
第三,怎么设计,组织结构能够让高层完成任务。
要在组织不同的发展阶段去寻找适合企业完成任务的组织架构。
大的组织架构完成了,那么怎么能把事情具体到个人。
实际上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所谓的转换矩阵。
一是把要做的事情列出来,二是设计一些有具体的人来负责的岗位,第三件事情是想办法把要做的事情和这些岗位配合起来。
通过这样一个转换矩阵,就可以把要完成的任务交给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个人。
第三项任务:做出决策 怎么把决策做好,需要注意四点。
第一点,一定要弄清楚问题所在。
往往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问题,所以做出的决策是无效的。
第二点,尽量不要在逼迫的情况下去做出一个决策。
在逼迫情况下作出的决策,通常不是好的决策。
第三点,应该知道除了知道的选择之外,一定还有其他选择。
做决策不外乎在不同的选择之中找出最有利且风险最小的。
如果去尝试找到一个其他的选择的话,通常会找到一个更好的决策。
第四点,决策本身是重要的,但是实施比决策还重要。
最后一点,决策的过程中,很重要的是要知道不同的意见。
正确决策的前提是要有不同的意见充分表达出来。
要做一个正确的决策,当然要关注决策的程序。
要发现正确的问题,要了解做决策的前提条件,要知道有什么样的选择以及选择之后的风险和后果,根据风险和后果来作出决策。
做完决策之后是实施,实施之后是不停地反馈。
根据这个反馈,去调整决策。
实际上要想做一个正确的决策,需要有这样一个完整的决策的流程。
第四项任务:监督和控制 为什么好多事情落实不下去,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监控的工具和监控的措施。
怎么样才能有效的监控: 第一点,不要想监控得太多,也就是说只去监督和控制最重要的环节。
如果去监督控制过多的东西,反倒最后会把最应该监督的东西给漏掉。
第二点,从监督的方法上来看,要抽查,而不一定要逐一地检查。
逐一地检查意味着要花大量的时间,同时也意味着对员工的不信任,而抽查能起到很好的监督的作用。
第三点,监督和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是为了搜集信息。
第四点,监控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未来,是为了让未来照我们的意愿去发展,而不是事后的校正。
监控的目的是为了不让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发生,也就是说我们要控制未来,而不是事后的校正,这实际上是监控的本质。
管理者做好控制闭环,要完成六个步骤:第一步确定控制的范围;第二步确定要控制的关键元素是什么;第三步确定控制的标准;第四步搜集数据和信息;第五步要衡量效果,到底我们的标准是达到了没有;第六步是做修正。
在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中,重点范围是成本的控制、业务流程控制和风险的控制。
第五项任务:培育人才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管理者就是让别人帮你完成任务,招聘和培养人才是高级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
我们可能面临的选择,是从外面招聘空降兵好还是自己内部培养好。
表面上看招空降兵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找到的人拿来就能够用。
而自己培养的,好象是一个漫长而无效的过程。
但从公司的长远发展来讲,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培育人才。
可能在某一些特殊的岗位上的某一个特定的时间,你可以有一两个空降兵这样的人才招进来。
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寄希望于这些人能够马上发挥作用。
因为他们熟悉公司环境需要大概一年时间,第二年他大概有一些感觉,知道这个事情该怎么去做了。
到第三年的时候,他的作用才真正能够发挥出来。
而我们大部分企业家或者是经理人是等不到第三年的。
了解了一个外部人到内部发挥作用需要时间的话,我们会更倾向于在内部去培养一个人。
让他从一开始到能够独立自主去做一件事情也许需要两年、三年的时间。
但是你可以相信这两三年的时间你培养出来的人,是完全适合你这个公司的环境的。
所以内部培养的人才要比外部的人才更好用。
如果希望企业长期发展,要尽量培育内部的人才,宝洁的企业原则就是不从外面招经理人。
当然这涉及到一个问题,认为内部人不够格,必须去找外部的人。
实际上一个人的潜能是很大的。
西方谚语说:上帝在给一个人任务的时候,通常也会给他一份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