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而约取
『壹』 博观而约取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广泛地阅览而简要地吸取。
出处:宋·苏轼《稼说送张琥》
选段:
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译文:
唉!你应当去掉这些而专心致志地去学习。广泛地阅览而简要地吸取,丰富地积累而精当地表达。我能告诉你的,就只有这些了。
文本解读
文章以种庄稼作比论述治学修业之道。先提出“富人”种庄稼因“田美而多”,收种及时,耕田得以轮作,所以获得“美稼”。而自家种地耕地不得闲,地力枯竭,所以没有“美稼”。
然后说到古人之所以超过今人,主要在于他们经过长期的自我修养,不轻易使用才能和成果,在才情充分成熟后才应用于世。同时说明人之才学,并非天生,而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由弱到刚,逐渐达到“至足”、“持满”的程度。
最后提出今人“有志于学”的重要,而“务学”之理,在方法上,“博观而约取”;在使用上,“厚积而薄发”。这是作者对朋友的劝告也是自我治学修养的经验总结。文章采用比喻和对比手法说理论事,理随文而成,自然得体,章法严密。
『贰』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什么意思
出自:《稼说送张琥》
博观:指大量的看书,多多阅读,了解事物;约取:指少量的慢慢的拿出来。
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其实上面两句话的意思差不多,总的意思就是指要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
.
【稼说(送张琥)】
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
休,而地方得完。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
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
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
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其
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
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
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
不及也。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
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且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
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
也,其亦以是语之。
『叁』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意思
意思:在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在深厚积累之后慢慢地释放出来。
出处:《稼说送张琥》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杂说。
原文节选: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译文;我现在虽然想到自以为还很不够,但众人却已经胡乱地称颂我了。唉,您要摆脱这种状况而致力于学习啊。
在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在深厚积累之后慢慢地释放出来,我能告诫您的也就到此为止了。
(3)博观而约取扩展阅读
《稼说送张琥》此文是作者写给好友的,也是一篇赠序。全文以种庄稼开篇,以穷富两种人的耕种环境、耕种方法以及收获成果作比,为下文的治学之道做了铺垫;下文则着重阐释了治学与种庄稼的联系,进而揭示文章的主旨:种庄稼要等到成熟才能收割;学习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此文以“稼”作喻,使人于形象的事物中感受到抽象的事理,生动形象,说理明晰透彻,又暗含作者的亲身之感,劝勉他人,感叹自己,至诚动人。
『肆』 请问“博观约取”是什么意思请举例详细解释和说明。
博观:指大量的看书,多多阅读,了解事物;约取:指少量的慢慢的拿出来。
有“博观约取,由博返约”一说。这句话是阐述阅读的道理的:博观约取,就是说读书要博览群书,筛选出有用的精华来吸收;由博反约是说,读书读的多了,思想境界就会得到一个升华,“简约而不简单”,深入浅出,就是通常所说的书越读越薄。
典故:【稼说(送张琥)】
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
休,而地方得完。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
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
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
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其
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
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
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
不及也。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
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且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
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
也,其亦以是语之。
『伍』 "博观而约取"是什么意思
"博观而约取"的意思是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
『陆』 博观而约取的详细意思是什么
原句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意思是广泛地涉猎学习,审慎选择。
『柒』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出处及具体含义!
【意思】在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在深厚积累之后慢慢地释放出来。
【出处】《稼说送张琥》
【节选】
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7)博观而约取扩展阅读:
《稼说送张琥》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杂说。此文是作者写给好友的,也是一篇赠序。全文以种庄稼开篇,以穷富两种人的耕种环境、耕种方法以及收获成果作比,为下文的治学之道做了铺垫;下文则着重阐释了治学与种庄稼的联系,进而揭示文章的主旨:种庄稼要等到成熟才能收割;学习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此文以“稼”作喻,使人于形象的事物中感受到抽象的事理,生动形象,说理明晰透彻,又暗含作者的亲身之感,劝勉他人,感叹自己,至诚动人。
你曾经观察过富人是怎样种庄稼的吗?他们的田地肥沃而且多,他们的粮食富足而且有余。他们的田地肥沃而且多,便可以轮作而使地力得到保全;他们的粮食富足而且有余,便能及时种植而不会误农时,而收获庄稼也能等到庄稼成熟。
所以,富人的庄稼常常非常好,籽粒饱满而很少空秕,可以贮藏很久而不腐烂。现在,我全家有十口人,而一共只有一百亩田地,每一点土地都不能让它空闲,日夜盼望着得到收获,耕、种、收、获像鱼鳞那样挨着一茬又一茬,而地力因此便枯竭了。种的时候常赶不上农时,而收获的时候常常等不到它长熟,这样,哪里还能有美好的庄稼呢!
古时候的人,他们的才能并不远远超过今天的人。日常努力于自我修养而不轻易地等成果自己到来,小心翼翼就象期望婴儿健康成长一样。气弱的人通过修养以达到刚强,空虚的人通过修养以达到充实。
年近三十而后出来做官,年过五十而后才得到爵位。在长期的压抑中得到伸展,在极为充实之后才去运用;已经满得超出来才外流,把弓拉满之后才放箭。这便是古人之所以远远超过今天的人,而今天的君子所以不及古人的缘故。
我从少年时代起便立志学习,不幸的是比你早二年考中进士。你考中进士也不能说不早。现在我虽然想自认为不足,而众人已经不切实际地对我推许了。唉!你应当去掉这些而专心致志地去学习。广泛地阅览而简要地吸取,丰富地积累而精当地表达。我能告诉你的,就只有这些了。
你回去路过京城去问一问,有一个名叫苏辙字子由的,他是我的弟弟。把我对你讲的这些话告诉他。
参考资料:网络-稼说送张琥
『捌』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是什么意思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意思是:指要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稼说送张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详细解释:
1、只有广见博识,才能择其精要者而取之;只有积累丰厚,才能得心应手为我用。积之于厚,发之于薄。
2、这“薄”是从“厚”中提炼出来的最精粹、最美妙的一层,任岁月冲刷,而永葆青春。这一厚积与薄发的辩证法恰恰表述了一切事业成功者和求知者的一个共同特点,即都要勤于积累和精于应用。
3、博观:指大量的看书,多多阅读,了解事物;约取:指少量的慢慢的拿出来。
4、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拓展资料:
《稼说送张琥》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杂说。此文是作者写给好友的,也是一篇赠序。全文以种庄稼开篇,以穷富两种人的耕种环境、耕种方法以及收获成果作比,为下文的治学之道做了铺垫;下文则着重阐释了治学与种庄稼的联系,进而揭示文章的主旨:种庄稼要等到成熟才能收割;学习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此文以"稼"作喻,使人于形象的事物中感受到抽象的事理,生动形象,说理明晰透彻,又暗含作者的亲身之感,劝勉他人,感叹自己,至诚动人。
『玖』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是啥意思
在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在深厚积累之后慢慢地释放出来。
出处:宋·苏轼《稼说送张琥》
原文: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
白话译文:
广泛地阅览而简要地吸取,丰富地积累而精当地表达。我能告诉你的,就只有这些了。你回去路过京城去问一问,有一个名叫苏辙字子由的,他是我的弟弟。把我对你讲的这些话告诉他。
(9)博观而约取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稼说送张琥》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杂说。此文是作者写给好友的,也是一篇赠序。全文以种庄稼开篇,以穷富两种人的耕种环境、耕种方法以及收获成果作比,为下文的治学之道做了铺垫;下文则着重阐释了治学与种庄稼的联系,进而揭示文章的主旨:种庄稼要等到成熟才能收割;学习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这篇杂说作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末或十年初,作者苏辙正在京都任职,时逢进士张琥归家之前来看望苏轼,作者有感于当时士大夫中滋长着急功近利,浅薄轻率的风气,因而特地写了这篇短文送给张琥,并愿与之共勉。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
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二人正锐意于诗文革新,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颇感愤怒,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
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调为湖州知州。他在地方任职时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