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向外求
Ⅰ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这句话怎么理解
意思把自己修行好足矣
Ⅱ 佛向心头做,莫向心外求是什么意思
佛向心头做,是告诉大家,佛法是心法,修佛当修心,要从心上求证。
莫向心外求,是说修佛修自心,向心外求就是心外求法,是外道行,因此不能执着外尘,著相修行。
Ⅲ 寺庙里,出门时,大门上的`莫向外求,是什么意思
莫向外求理解是:专修佛法,不向外道去“求”。
人的福德固然有前世的因果注定,但后天的积福才是更重要的,若多行善,少作恶,原本福薄的人就可以广种福田,让自己和家人有更多的福报。
“福田”是一个很好的比喻,当你得到一块贫瘠的田地,只要努力“施肥”,也就是断恶行善,这块地就一定能成为沃土,长出丰硕的果实。
我们平时都是向外追求攀缘,认为外在有我所需要的。佛教告诉我们,从生命的源头上来说,一切都是本来具足的,本来就圆满的,无须向外追求,自心中本来就具足一切法。
(3)莫向外求扩展阅读:
莫向外求,反求诸己,是灵修或修佛之道。
正如很多寺庙的外墙上都会画的“生命之轮”描绘的一样:阎罗王手里拿的,是一面镜子,上面映出的是包括“十二因缘”在内的场景。
镜子的作用是什么,是照自己的。所以,莫向外求,意思就是不用去寻求外力的帮助,如同照镜子一样,去探寻自己就够了,即去除我执。
正如在重元寺吃斋时,餐牌上写的一样:生命如此短暂,有所营谋,必有所烦恼;有所执著,必有所束缚;有所得,必有所失。
莫向外求,反求诸己,不执著,不期待,便可以看破滚滚红尘了,也就释然。
Ⅳ “求外向莫”这四个字的含义是
如果你是在寺庙之类的地方可能看反了,他是从右向左写的,所以是莫向外求意思是做人也好做事也罢,先提升自我,修行先修心。
Ⅳ 心即是佛莫向外求来此做甚.怎么解释
佛既是大智慧,也是大觉者。
信佛也好、皈依也好,佛不是保佑你富贵通达的,佛因为是大智慧,是让你去愚顽增智慧、去烦恼得自由的。
因为佛是靠心灵去感受、感悟的,所以:心即是佛,莫向外求。向外求而离不开心灵,要用心对外,用心感受。
佛是大智慧、大觉者,信佛也好、皈依也好,佛不是保佑你富贵通达的,佛是让你去愚顽增智慧、去烦恼得自由的。所以:心即是佛,莫向外求。
因为过去我们不明白这些,说信佛是迷信,其实是我们的愚昧无知!
来此做甚?
甚么同什么,你来这里干什么?
这一问,问得好,问得妙,问得意味深长,问得禅意飞扬!看来来去去的居士们或者游客们,我想可能很少有几个真正思考这个禅问的!可能多数人会回答,来此拜佛的。
Ⅵ 莫向外求什么意思
“莫向外求”意思是,专修佛法,不向外道去“求”。
莫向外求,意思就是不用去寻求外力的帮助,如同照镜子一样,去探寻自己就够了,即去除我执。
莫向外求,固然有不求外道的意思,但是更多的,应该是“求”自己的内心,愿行一切善,愿除一切恶,努力提高自己的修为,积累自己的福报。
(6)莫向外求扩展阅读
平时的心都是向外追求攀缘的,认为外在有我所需要的。从生命的源头上来说,一切都是本来具足的,本来就圆满的,无须向外追求,自心中本来就具足一切法。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莫向外求,反求诸己,是灵修或修佛之道。
心即是佛,莫向外求,性净明体为本体,佛名号和咒为用。体用不二,都是自性。咒即是心,心就是咒。
开悟是拨开遮障,见到清净自性的本体,恰恰是念佛持咒拨云见日的结果。
Ⅶ 平常心是道,直心是道场,莫向外求,做好每一天,求解
学佛不用好高鹜远,只须在日常生活中体会。
“平常心是道,直心是道场”,求远必自近,求高必自低,就在日常一举一动中,能锻炼自己与一般人不同,就是个好的佛教徒。
佛教徒要注意因果,凡事要小心谨慎,不能随便毁谤他人。
妄想,明明知道办不到,为何还要打呢?明明知道是妄想,为何不收拾干净?这就是一般人的习气毛病,明知故犯。说穿了,就是看不破,放不下,执东执西,着男着女,把宝贵光阴浪费掉了。
Ⅷ 北海有一座庙上面写着一句“莫向外求”是什么意思
佛学理论——不向外求,佛早就断言:有求皆苦。又说:无求品自高。心无外物,就等同虚无,谁求虚无?虚无如何求呢?
慧广法师:能统帅雄兵的人,不如降伏自我的人。能灵辩涛涛的人,不如莫向外求的人。故六祖垂教“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有求皆苦,有欲非真。我们修行人不是要去拥有外在的名利,而是要拥有心灵的智慧,拥有宁静的生活,安详的心态。
Ⅸ 哲学问题 老子达到天地境界否 他说天地不自生故长生。佛说: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道说:游心于...
老子显然是没达到天地合一的境界的。老子的思想与佛家思想相反,老子是以自然为师,天地不自生故长生意思是天地并非是自己要发展所以发展的,他不自求发展,但却能得永生,是无为。佛家是主观唯心主义。是求内。